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7-2018学年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共安排了九个单元的内容,教学内容根据2011年版课标的修订,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领域。“数与代数”部分包括“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运算律”、“解决问题的策略”五个单元;“图形与几何”部分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三个单元以及探索规律“多边形的内角和”;此外安排有“整理与复习”单元。实践活动分别是“一亿有多大”和“数字与信息”。

1. “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5个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运算律”、“解决问题的策略”。

(1)“认识多位数”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相应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全单元包括:认识整万数;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认识整亿数;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多位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较大的数,会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三位数乘两位数”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本单元内容分四段安排:先安排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安排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复合单位表示单价和速度等;接着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最后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包括口算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

(3) “用计算器计算”

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在本单元更重要的是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帮助学生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4) “运算律”

探索并了解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运算性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的分配率),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会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解决如相遇问题之类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线段图、直观示意图等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逐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内容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等三个单元以及探索规律“多边形的内角和”。

(1)“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进一步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特征的认识;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水平或者垂直平移或旋转(90°),能把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全。

(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和三角形内角和,加深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三角形分类,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的特征,认识等腰梯形。

(3) “确定位置”

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或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用数对描述现实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第二段,用数对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经验上升到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同时为学生第三学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作一些铺垫和准备。

(4) 探索规律“多边形的内角和”

引导并启发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知识,从简单的情况想起,合理转化,有序思考并抽象概括出多边形的内角和的算法,初步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与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3.“实践活动”安排了两次:“一亿有多大”和“数字与信息”。 (1)一亿有多大”

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等活动,推算数一亿本练习本的时间、一亿枚1元硬币的高度、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数字与信息”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交流,了解数字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会自主设计编码的方案,从而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符号化思想。主要结合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调查与交流,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有关知识,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会自主设计编码的方案,从而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字编码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整理与复习”。

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四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是“数的世界”,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用计算器计算,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常见的数量关系,以及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段是“图形王国”,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方式 ,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第三段是“应用广角”,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调查等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意识。

第四段是“自我评价”,主要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评价,增强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能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探索并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会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方法,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能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在情境中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

2. 数学思考方面:

(1)在理解多位数的意义、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推理等能力,发展良好的数感。

(2)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以及进行有关计算的过程中,提高运算能力,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初步的符号意识,感受转化、归纳、符号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4)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图形运动的有关规律,以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问题解决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抽象出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2)在解决有关面积、行程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画图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几何直观。

(3)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初步形成自觉反思解决问题的意识,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4)在测量、作图,以及简单的图形变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必要地解释与说明。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