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西师大版小升初数学考试题含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估算是利用“四舍五入法”,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然后进行口算即可. 【解答】解:A、453÷3≈450÷3=150 B、820÷8≈800÷8=100 C、560÷4=140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除法的估算方法.

2.【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C、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3.【分析】小玲做了18朵花,是小丽所做的花的3倍,用小玲做的朵数除以3即可求出小丽所做的朵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8÷3=6(朵) 答:小丽做了6朵花.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4.【分析】A、从左面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2个,左齐.把每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1,从正面看到的面积就是3;

B、从正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1个,下层3个,左齐.把每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1,从正面看到的面积就是4;

C、从上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上层3个,下层1个,左齐.把每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1,从正

面看到的面积就是4;

D、由以上分析可知,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形的面积不相等. 【解答】解:A、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的面积最小.此种说法正确; B、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图的面积最小.此种说法错误; C、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的面积最小.此种说法错误; D、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的面积相等.此种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5.【分析】

的分母是13,13的一半是6.5,

的结果接近1. 接近,大于,所以

的结果接近1. 的分子5接近6.5,所以

接近,

,即

大于,所以【解答】解: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估算,注意题目中两个分数值接近于哪个数.

6.【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一个儿童你的手掌面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即可得解.

【解答】解:你的手掌大约是1平方分米;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7.【分析】把这条水渠的全长看作单位“1”,王叔叔每天挖整条水渠的叔叔每天完成这条水渠的【解答】解:1÷(=1÷==

(天)

天挖完.

,李叔叔单独10天可以挖完.李

,根据合作的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和,据此列式解答. )

答:两人合作,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8.【分析】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还要注意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倍数关系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解答】解:16和32是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是16,最小公倍数是32;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连乘积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还要注意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倍数关系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9.【分析】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看作单位“1”,已经行了全程的,正好行了24千米,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24=24× =64(千米),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64千米. 故选:B.

【点评】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基本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10.【分析】先算出40减去25的差,以及20加上13的和,然后用得到的差乘和即可. 【解答】解:(40﹣25)×(20+13) =15×33 =495

答:积是495. 故选:C.

【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要分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清列式的顺序,列出算式或方程计算;要注意:体现数量关系的词,比如:和、差、积、商、除以、除…等等. 11.【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解答】解:(28+)×=28×=1+=1

故选:B.

【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2.【分析】圆锥的体积=πr2h,其中π是一个定值,半径r扩大3倍,则r2就扩大9倍,高h扩大3倍,由此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即可解答.

【解答】解:圆锥的体积=πr2h:半径r扩大3倍,则r2就扩大9倍,高h扩大3倍,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得:圆锥的体积就扩大了:9×3=27倍;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在圆锥的体积公式中的灵活应用.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3.【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除了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还存在着其它的不成任何比例的关系. 【解答】解:例如:差一定,被减数与减数.

被减数与减数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被减数随减数的变化而变化,但是被减数与减数之间是差一定,它们的乘积和比值都不一定,所以被减数与减数不成任何比例关系.

从而得出结论:被减数与减数虽然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但是不成任何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14.【分析】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87,可用连续三个奇数的和除以3,得到的是这三个连续奇数的平均数即连续三个奇数的中间一个数,然后再用中间的数分别减去2、加上2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三个连续奇数的平均数为:87÷3=29, 三个连续奇数中第一个奇数为:29﹣2=27, 三个连续奇数中第三个奇数为:29+2=31,

答:连续三个奇数之和是87,这三个奇数分别是27,29,31.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利用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求得三个连续奇数的中间一个数,然后再分别计算出另外两个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