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0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解析:解:因为P=UI, 所以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因为P=,

10s=110J。 所以灯泡消耗的电能为W=Pt=11W×

故答案为:0.05;110。

已知灯泡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利用公式I=得到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已知灯泡额定功率和正常工作时间,利用公式W=Pt得到灯泡消耗的电能。

此题考查了电功率变形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和变形公式,根据需要正确选择,是解答电学计算类问题的基础。 27.答案:4.97×104电磁波

=0.05A;

106J,1.38×10-2kW?h=1.38×10-2×3.6×106J=4.97×104J, 解析:解:(1)1kW?h=3.6×

(2)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且传递信息的质量高、传输距离远,所以,5G支持下的超高清传输、远距离视频传输利用了电磁波。

104;电磁波。 故答案为:4.97×

106J; (1)1kW?h=3.6×

(2)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本题考查了千瓦时与焦的换算,以及电磁波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28.答案:0.6 ; 25

解析:解:

(1)由v=得汽车行驶距离: s=vt=20m/s×500s=10000m=10km, 因为每百公里的油耗为6L,

所以行驶10km(公里)消耗汽油: V=

×6L=0.6L;

(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Vq=0.6L×3.3×107J/L=1.98×107J, 因为汽车匀速行驶, 所以汽车牵引力: F=f=495N, 牵引力做功: W=Fs=495N×10000m=4.95×106J, 汽油机的效率: η==

×100%=25%。

故答案为:0.6;25。

(1)利用v=求汽车行驶距离,知道每百公里的油耗为6L,可求行驶10km(公里)消耗汽油;

第17页,共22页

(2)利用Q=Vq求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由于汽车匀速行驶,汽车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利用W=Fs求牵引力做功,汽油机的效率等于牵引力做的功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功的公式、效率公式的应用,明确效率的意义(汽油机的效率等于牵引力做的功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是关键。 29.答案:3.25

解析:解: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2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00cm-5.25cm=3.25cm; 故答案为:3.25。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体温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零刻度,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

30.答案:96

解析:解:

由图知,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100”在“9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0℃,为96℃。 故答案为:96。

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

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读数,在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31.答案:137

解析:解:

小明家月末电能表示数:918.5度;月初电能表示数:781.5度; 小明家本月用电为:

W=918.5度-781.5度=137度。 故答案为:137。

电能表的读数方法:①月末的减去月初的示数,②最后一位是小数,③单位是kW?h。 本题考查了电能表的读数方法、电能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 32.答案:解:(1)正方体的重力G=mg=0.4kg×10N/kg=4N;

10-4m3, (2)正方体浸没在水中,V排=V=1.25×

103kg/m3×10N/kg×1.25×10-4m3=1.25N; 则F浮=ρ水gV排=1.0×

(3)正方体沉在底部,由于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力平衡,即G=N+F浮, 所以,N=G-F浮=4N-1.25N=2.75N;

由于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可知正方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N=2.75N, 正方体的边长L=

=

=0.05m, =1.1×103Pa。

则正方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第18页,共22页

答:(1)正方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为4N;

(2)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F浮=1.25N;

103Pa。 (3)容器底部对正方体的支持力的大小为2.75N,正方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1×

解析:(1)知道正方体的质量,利用G=mg即可求出正方体的重力;

(2)正方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相等,根据F浮=ρ水gV排求出受到的浮力; (3)正方体沉在底部,根据重力和浮力利用力的平衡即可求出支持力;

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可知正方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利用p=计算正方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此题考查浮力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关键是浮力公式、液体压强公式和压强定义式的应用,此题难度适中,适合学生训练,是一道好题。

33.答案:解:(1)因为P==,

10s=80J; 所以灯泡产生的热量为QL=PLt=8W×

(2)当开关S1、S2闭合,开关S1断开,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滑到b端时,灯泡与整个滑动变阻器串联。

由图象知,灯泡实际功率P实L=1W时,灯泡两端电压为U实L=2V,I实=0.5A, 因为I=,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2=I实R2=0.5A×12Ω=6V, 所以电源电压为U=U实L+U2=2V+6V=8V;

(3)当开关S、S1、S2同时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最左端,灯泡和定值电阻R1并联。 因为U实L′=U=U额=8V,

所以灯泡实际功率P实L′=P额=8W; 定值电阻阻值为R1=所以R1功率为P1==

=10Ω, =6.4W;

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为P总=P实L′+P1=8W+6.4W=14.4W。 答:(1)灯泡正常发光10s,电流通过灯泡产生的热量为80J; (2)电源电压为8V;

(3)当开关S、S1、S2同时闭合,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4.4W。

解析:(1)已知灯泡额定功率和正常发光时间,利用公式Q=Pt得到产生的热量;

(2)当开关S1、S2闭合,开关S1断开,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滑到b端时,灯泡与整个滑动变阻器串联。由图象可以得到灯泡实际功率为1W时的电压和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得到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已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和通过的电流,得到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得到电源电压;

(3)由P=知,在电源电压一定,并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电路总电阻最小时,总功率最大,所以当开关S、S1、S2同时闭合,滑片应位于最左端,此时定值电阻R1和灯泡L并联。因为电源电压等于灯泡额定电压,所以灯泡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由图象先得到R1阻值,然后利用公式P=得到定值电阻功率,最后得到总功率。

第19页,共22页

此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和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明确电路连接关系,通过图象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4.答案:解:小球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力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小球的重心上;

重力竖直向下画,标上符号G;拉力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F;因小球静止,则F与G是平衡力,F=G,注意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如图所示:

解析:小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力平衡,受到重力和拉力,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上,力的大小相等。 平衡状态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作出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35.答案: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

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36.答案:解:由小磁针S极靠近螺线管的左端,所以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根据安培螺旋定则,螺线管中的电流应由左端流入,所以电源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解析:先由小磁针的指向判断出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再根据安培螺旋定则:右手弯曲的四指与大拇指垂直,四指指向与螺线管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螺线管的N极,找出电流的方向,再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安培螺旋定则建立了螺线管中电流与两端磁极极性的关系,要做到能根据电流判断出磁极极性,也要根据磁极极性判断出电流方向或电源正负极。

第20页,共22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