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师有选择的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二、合作交流,梳理知识 1、回忆知识。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第三单元中学习的乘法的知识来解决。回想一下,在这一单元中,你都学了哪些知识?请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整理所学的知识,可对照课本来梳理回顾。 2、梳理知识。 小组合作交流,梳理知识点(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总结) 3、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网络。 在全班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 三、独立探索 巩固知识 1、谈话: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你能充分利用好你的本领当一名合格的 小裁判吗?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3、学生进行交流,评选合格的小裁判。(在学生进行交流时,都要说明自己的想法,是怎样想的?利用到了哪些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1、看谁算的对。千万别马虎呀! 30×3= 120×3= 80×4= 400×4= 600×8= 402×2= 110×9= 60×6= 20×5= 6×100= 3× 40= 800×2= 9×200= 2×30= 3×100= 42×2= 3×300= 30×5= 200×1= 0×480= 2、估一估,连一连 30×67 42×15 49×23 94×87 接近800 比1000大 末尾有0 个位数字是2 3、列竖式计算 37×32= 32×2= 12×53= 21×44= 11×29= 56×72= 4、脱式计算 16×7×8 (24+56)×62 576+57×8 56-8×6 5、5、找一找 谈话: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来解决?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讲) 五、评价总结 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怎么样?你认为自己哪一方面 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丰收园”篮子中的苹果,然后在小组内评一评,其他同学的表现。 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还想说点儿什么? 本学期总第22课时 本单元第1课时 课题:看新房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件出示新房: 师:老师买了新房了,想去看看吗?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得更全面一些,请看房屋的平面图,仔细观察,动脑思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我们所说的“大”指的是什么? 活动二: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师:大家都知道什么是面积 ,那么教室和桌面相比,谁的面积大?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了,而且也不敢肯定了。这么说只靠我们的眼睛观察不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了。我们得想个办法。生:把它们重叠在一起,把多的地方剪下来,再比一比。你们对他的想法有没有意见和建议? 房间的面积就是指房间的地面的面积,能不能真的又剪又拼? 学生自主探究: 师:一会儿9 个,一会儿36个,为什么同样的房间测出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人们交流的方便,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大小,要用统一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作单位。今天呀,咱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 活动四:认识1 平方厘米 1、打开学具找出边长是1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 平方厘米。可以用cm2来表示,用手摸一下,感受1 平方厘米的大小 。 2、从生活中找一找什么东西的大小是1 平方厘米 如:一个小钮扣的大小、一个指甲盖的大小、一颗门牙的大小,键盘 3、有没有比1 平方厘米这个单位更大的面积单位呢? 认识1 平方分米 1、边长是1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单位就是1平方分米。可以用dm2来表示,用手来表示一下,感受1 平方分米的大小。 2、从生活中找一找什么东西的大小是1平方分米 如:面颊的大小 ,一个手掌心的大小 ,粉笔盒的大小,课程表的大小 课堂练习: 1、一个小板凳面的面积大约是6 ( ) 2、一个灯开关的面积大约是80( ) 本学期总第23课时 本单元第2课时 课题:看新房练习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5、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6、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 1、第一题:你能按每块草坪的面积大小排一下顺序吗? 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面积的大小 。 2、第二题:是数方格面积比较面积大小的题目。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说说怎样看图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明确只要分数出每个图形包含的小方格数就可以了。交流时,说学生说说是怎样数的。告诉学生不满一格的,按半格数。 3、第三题:下面的4 个字母分别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彩板? H E L P 9个 10个 5 个 9个 4、第四题:是摆图形的练习。 目的是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为后面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积累感性经验。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学具摆平面图形,既可以自己摆,也可以同桌合作,并说说摆成有图形面积的有大。 5、第五题:是选择合适面积单位的填空题。 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估计题中所提供的物体表面的面积,根据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估一估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 6、第六题: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 树叶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可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数一数,然后说说是怎样数的。有的学生可能用填补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用借鉴对称的原理只数其中的一半……在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解决具体问题的不同策略。该题树叶的面积大约是40 平方厘米,只要以接近这个数就可能了。此外,老师还可以找一些不规则的物体的面让学生进行估测。 7、 第七题是个实践性的题目。 教材提供的只是一种实践活动方式。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教室里或教室外的物体,对其面积用适当面积单位进行估测。通过交流,体会估测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估测能力。 8、“聪明小屋”:是一道数图形的思考题。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尝试去数,再交流数的方法,初步学会既不遗漏也不重复数图形的方法。该题的答案按题目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答案分别是6条线段、10个长方形,18个长方形,14个正方形。 本学期总第24课时 本单元第3课时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填空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2)边长是1(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 边长是1(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2、今天我们继续在豆豆的新家参观,装修一新的房子真漂亮,可是,豆豆却一直有个问题:这个新房子每个房间到底有多大呢?你们能不能帮助豆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操作感悟、探究新知 1、这是新房子的平面图纸,你从图纸上都发现了什么?能不能提出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厨房的面积有多少?客厅的面积有多大?挂毯的面积是多少?他们家整个有多大?房间都是什么形状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我们先来解决“厨房的面积有多大?”你想怎样做?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