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Al+3O22Al2O3

108 204 1g×(1﹣48%) z

=z≈1.0g

则该合金与氧气反应后生成固体的质量最多是0.8g+1.0g=1.8g。 故答案为:

(1)温度,盐酸的浓度。 (2) ①0.32g; ②1.8g。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9.(8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鹊桥”号上伞状通信天线是用表面镀金的钼丝编织而成的金属网。这种镀金钼丝纤维只有头发丝四分之一细,其性能稳定。“编”出来的金属网既强韧,受得住发射飞行外力“折腾”,又能在太空中收放自如,可以说是“刚柔并济”。

(1)钼能制成细丝,是利用了钼 延展 性。

(2)钼丝表面镀金,原因之一是利用了金的化学性质 不活泼 。 (3)我国的钼矿储量非常丰富,用辉钼矿(AMS)制备的过程如图

①完成过程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oS2+7O2②

2MoO3+4 SO2 。 个

第一阶段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1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第一阶段 MoO3+H2

MoO2+H2O 。

第二阶段 MoO2+2H2Mo+2H2O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置换反应 。

【分析】(1)根据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金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②根据题干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类型进行分析。 【解答】解:(1)钼能制成细丝,是利用了钼的延展性;

(2)钼丝表面镀金,是为了防止钼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原因之一是利用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3)①在化学方程式:2MoS2+7O2

2MoO3+4 中,反应物:2个Mo;4

个S;14个氧原子;生成物中:2个Mo;6个O; 故空格上的化学式是:SO2;

②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和框图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MoO3和H2在高温的条件反应生成MoO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MoO3+H2

MoO2+H2O;

第二阶段:MoO2和H2在高温的条件反应生成Mo和水,化学方程式为:MoO2+2H2故答案为: (1)延展; (2)不活泼; (3)①SO2; ②MoO3+H2

MoO2+H2O MoO2+2H2

Mo+2H2O 置换反应。

Mo+2H2O;该反应符合“一换一”的特点,是置换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钼、金的性质、钼的制取、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类型,综合性强,掌握相应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6分)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H、I由两种元素组成,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用作干燥剂,J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E和J分别与足量I反应的生成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

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J NaHCO3 ,B Ca(OH)2 。

(2)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gNO3+CaCl2=2AgCl↓+Ca(NO3)2 。

【分析】根据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H、I由两种元素组成,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用作干燥剂,所以C是氧化钙或氯化钙,J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J是碳酸氢钠,E和J分别与足量I反应的生成物相同,所以E是碳酸钠,I是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会与碳酸钠反应,A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会转化成G、H,G也会转化成H,所以G是二氧化碳,H是水,D会与C、F反应,所以D是硝酸银,C是氯化钙,F是氯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H、I由两种元素组成,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用作干燥剂,所以C是氧化钙或氯化钙,J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J是碳酸氢钠,E和J分别与足量I反应的生成物相同,所以E是碳酸钠,I是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会与碳酸钠反应,A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会转化成G、H,G也会转化成H,所以G是二氧化碳,H是水,D会与C、F反应,所以D是硝酸银,C是氯化钙,F是氯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J是NaHCO3,B是Ca(OH)2;

(2)E→F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C与D的反应是硝酸银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化学方程式为:2AgNO3+CaCl2=2AgCl↓+Ca(NO3)2。 故答案为:(1)NaHCO3,Ca(OH)2;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2AgNO3+CaCl2=2AgCl↓+Ca(NO3)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

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3分)

21.(13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实验回顾】

(1)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的主要成分反应 。 【实验探究】

(2)如图1所示,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加热上述试管,发现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紫色,写出上述变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 H2CO3H2O+CO2↑ 。

(3)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 压强的降低而减少 。 (4)如图2所示,在C处放入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完成以下实验: 在A处持续而缓缓地通入气体X.当关闭K时,C处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当打开K后,C处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

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的二氧化碳,则B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 AB (填字母)。 若气体X为未经干燥且混有氯化氢的二氧化碳,则B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为 AB (填字母)。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交流反思】

(5)该小组用空气样品和提高二氧化碳含量的空气的样品,控制相同条件测定二者在光照前后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3.则与空气样品对应的温度变化曲线是 a (填“a”或“b”),二氧化碳可以产生温室效应。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