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课后答案(终结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经济史课后答案(终结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生产即是指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

汉代以后,小农经济基本被认为是五口之家,除去交换之外,所剩无多,不足心应付家庭正常支出的需求,而且家庭普遍贫困。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必须在农业生产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3农业的高剥削率

虽然赋税制度经历了户调制、租用调制、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等形态的演化,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实际上附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小农的产出不仅指粮食产出还应当包括各项农副产品的产出,如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在日益窘迫之下,不得不更多的依赖于副业。5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副业。而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影响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土地所有制结构,二是租佃关系。

1.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意义。在以农业为基本生产方式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土地占有关系成为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农业的现代化程度。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土地所有质、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2)国家土地所有制

国家土地所有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国家土地所有制主要包括:大量未开垦的土地,诸如山林川泽沙漠荒地等。国家所有的耕地,即官田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直接控制的可耕土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中国传统社会最大量、普遍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这种土地所有制实际上是一种小土地所有制,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为一体的一种农业生产组织结构。

但是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只是小规模的。由于它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占有土地的数量受自身经营能力的制约,在资金等物质生产条件都较恶劣的环境中只能寻求在数量有限的小块土地上不断地投入劳动力,强化精耕细作的程度。另一方面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极其不稳定,流转速度很快。一些自耕农通过购买土地上升为地主,更多的自耕农则可能丢失土地而破产。土地买卖机制、土地兼并机制、土地离散机制同时起作用的结果,造成土地关系的剧烈动荡。导致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及其高昂,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力量诞生的希望在这种动荡中化为泡影。所以因为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制约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过程十分缓慢。

2.租佃关系

在中国传统社会地主制经济下,地主的土地除部分自营生产之外,大部分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形成租佃制度。传统社会租佃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

(1)以依附农为主体的租佃制,这是一种超经济强制关系,地主对于佃客及其家属的人身享有管辖、处罚和役使的权利,还有权限制他们的自由,可以迁徙转让他们。 (2)以分成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租佃质,这是一种经济强制关系,佃农基本上拜托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但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还处于半分离状态。 (3)以定额租契约佃农为主体的租佃制,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发生分解。

这三种租佃质对佃农的剥削是十分残酷的。严重影响了我国近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综上所述,土地所有制结构和租佃关系是影响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主要原因。 三、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地权变动趋势。

1.土地买卖机制

土地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在中国传统社会很早就进入交换领域,开始商品化。特别自唐宋始,土地买卖更是合法化,“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 2.土地兼并机制

指各种社会财富不断地产化、土地占有不断集中化 。土地兼并早在秦汉时代就已产生,这种兼并土地的经济活动几千年来始终没有终止。 3.土地离散机制

是指通过土地买卖或其他方式,使土地占有规模日趋小型化、分散化的一种趋势土地离散机制是使我国传统社会一直未能出现稳定的大地产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 工商业发展与主要制度安排 一、论述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及其特征 发展阶段: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手工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1、汉代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要反映在铁器的广泛使用、丝制品的发展与造纸工业的创建三个方面

2、宋代手工业的发展主要反映在矿冶业、雕版印刷工业以及纺织业的规模扩张及印染技术的进步等方面。

3、明清时期的手工业的突出发展反映在制瓷、棉纺织等生产领域。 发展特征

1、 手工部门不断增加

在原始社会,手工业种类很少,后来逐渐增加了冶铜业、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

2、 手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

任何一个手工业部门,不论早晚,一旦创立,他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其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细密的。 3、 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

从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

4、 官府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的同时并存

自从奴隶制国家建立后,就有官府手工业的存在,在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官府都设有作坊,从东汉开始,社会分工有了进一步发展,民间手工业者不断从农村中分化

出来,向城市集中,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到明清时期,官府手工业走向衰落,民间手工业不断发展,但二者并存的发展状况始终没有改变。 5、 经济中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起初是在北方的,以后逐渐移至南方,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生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至南方。 二、简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 与历史上整个经济重心转移相适应,商业中心也逐渐南移,这一过程,三国南朝始

见征兆,唐后期加快发展,到宋代乃告完成。

2、 商业活动现主要在城市中进行,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唐时加快,明清时突

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以致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

3、 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

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加,行业细分,为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的地位提升。

4、 在农村,商品交换开始只是为数不多的、小区域短距离、产销直接见面的余缺调剂,

主要商品通过商业远销于农村的只是少数,后来才有较多种类的商品销往农村市场。 5、 商业开始时一般局限于流通领域,到传统社会末期逐渐与生产过程结合,如向小生

产者预购、订货、贷款、当包买商等。

三、试述中国古代主要的商业制度及其对其时商业发展的影响 1、专卖制度

所谓专卖制度指的是某些重要的工商业部门禁止私人经营,而由政府垄断,或由政府特许的商人经营。主要有盐、铁、酒、茶等专卖政策。

专卖政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早期阶段,可能在抑制没落的奴隶主和豪强势力、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巩固统治政权方面发挥过某种积极作用。但这种垄断经营一般来说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利的。由于专卖商品的运销为政府和专商独占,无竞争之虞,他们利用特权,在向生产者收购时任意压价,大秤强买。运输到销售区就高价卖。随着社会进步,专卖制度的问题日益严重,普通民众和私营工商业者反对的呼声越来越高,私煮私铸的现象无法禁绝。总之专卖制度是用一种行政的方法管理经济的行为,很难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其最终结果是造成生产萎缩,人民的需求不但不能扩大,反而日趋下降,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应不断减少。 2、均输平准法

(1)均输法 汉武帝时,由桑弘羊创设了“均输法”,规定把郡国应缴贡物连同运费所抵充的财政上缴额,按照当地的正常市价,折为一定数量的、当地出产的土特产品,这些产品是商人们一向贩运出境的物品,郡国只要就地交给均输官就行了。均输官像过去的商人那样将这些商品运往需要该种物品的其他地方去销售。这样一来就把贡品商品化了,政府不必再加一文钱就可以从土特产的辗转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而民营商业的贩运贸易却部分的被官府取代了。

随着均输法的全国推行,活跃了地区间的各种物资的交流。大大扩充了财政收入,私人批发商的贩运贸易则受到很大的限制。

(2)平准就是由官府来吞吐物资,平抑物价。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政府的平准机构就以较低的价格抛售;反之,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过分低廉,就由平准机构收买使物价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

平准与均输一是管理零售市场,一是掌握批发环节,共同对粮食等商品的市场价格起干预作用。

第四章 古代社会的财政、货币与金融

一、中国古代的财政收入制度,为什么会经历从控制人丁为主到控制地产为主的演变过程?

任何时代的国家都是需要依赖财政收入来维持其统治机器的运转,财政收入由财物和劳务构成,在传统农业社会,财物主要来自土地,劳务的主要提供者是农民,专制国家为了获得赋税和力役收入则加强对土地和农民的控制。由于生产力水平差异和土地制度的差异,中国古代财政制度大致分为人丁为本和地产为本两个阶段。

1、人丁为本阶段 中国古代的早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剩余产品有限且不稳定,国家必然对劳动者人身的直接控制作为获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法,便形成了人丁为本的财政收入制度。

按人丁征收赋役的财政原则,反映了专制国家在物质财富尚不丰富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劳动者人身来控制社会资源的制度取向。

2、地产为本阶段 由于唐中期均田制度名存实亡,逃避赋役,地主兼并等原因,不少农民远离故土,四处流散,没有固定的产籍,严重冲击了赋役征收,租庸调制难以为继,以地产为本获得财政收入的制度开始了,其标志是两税法的实施。以后,宋、元、明、清时期,以地产为本的财政收入格局基本保持不变。

总之在中国古代早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货币经济脆弱,财富剩余有限,以此为基础,为了维护统治,财政制度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政治状况高度关联,财政制度中对劳动者的人身的控制多于对土地的控制,财政收入结构表现为人头税对于土地税,以控制人丁为主,随着农业生产进步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力役和人头税直逐渐被摊入土地,从控制人丁为主演变为控制地产为主。

三、试从制度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变迁。 1、战国秦汉的金钱并行货币制度

秦统一全国后,秦汉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但黄金一般只作为价值尺度,支付工具和储藏手段,并不作为流通手段,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铜钱,因此,流通手段专用铜钱。 2、魏晋南北朝隋唐的钱帛兼用制度

由于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虽然铜钱流通,但各种实物充当交换媒介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各类实物中,绵帛作为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的地位最为突出,绢帛充当货币是与商品经济落后情况下的简单交换相适应的。 3、宋至明初的钱钞共存制度

纸币是在信用汇兑和“交引”等有价证券广泛使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逐渐发达,货币状况与商品流通的矛盾尤其尖锐,于是出现了纸币,同时铜钱则为辅币。

4、明中期至清的银钱咸通制度

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日本、南美等地的白银大量输入,道明中期以后,白银排挤了纸币,并取代了铜钱而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从未确立了中国古代后期以白银为主,以铜钱为辅的货币制度。清代市场对于货币制度的需求极大,但国家对于货币制度的供给严重落后、清末,各地开始依照外国银元铸造银币,中国的货币制度开始向西方看齐,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四、中国古代的信用经济发展较早,水平也不低,但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欧洲那样的金融业?

【最好从信用角度来答,如国家对信用发展指导,民间信用发展,各地信用发展等方面】 中国与欧洲金融机构同途而殊归,究其原因是制度环境的问题,其独特特点: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