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分部施工方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地基基础分部施工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主要情况

本工程位于XX市XX镇,总建筑面积:82613.48㎡,其中1号商业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占地2309.03㎡,建筑面积为28696.02㎡,2层裙房,28层塔楼,建筑高度为90.3米。3号商业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占地2665.06㎡,建筑面积为32841.18㎡,2层裙房,28层塔楼,建筑高度为90.3米。地下室1的建筑面积为21076.28㎡,1、3号楼的地下部分在地下室1的范围内,均为2层。

工期:1125日历天。

本方案编制范围为地下室1,1号商业住宅楼,3号商业住宅楼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

1.2 设计简介

1 结构概况

地下室1的建筑面积为21076.28㎡,共2层,框剪结构。

基础型式:1号商场为筏板基础,3号楼塔楼部分为桩筏基础,其余为柱下独立基础加抗浮锚杆。

本工程设置沉降后浇带和收缩后浇带,塔楼周边后浇带为沉降后浇带,其余按收缩后浇带施工。

钢筋连接:下挂柱、吊挂夹层的竖向构件、桁架和拱的拉杆等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的构件,纵向钢筋宜采用机械接头,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d≥20的纵筋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直接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应采用机械接头。

直径d≥25纵筋、竖向构件中d≥22纵筋应采用机械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时,采用不低于Ⅱ级的机械连接接头;其它构件可采用Ⅱ级、Ⅲ级机械连接接头。

钢筋:主要采用HPB300、HRB400、HRB400E。

混凝土:均采用商品砼混凝土。地下室底板(含承台)、地下室外墙采用抗渗等级P8的防水混凝土,地下室顶盖(室外区)、裙房、塔楼等屋盖、卫生间采用

1

抗渗等级P6的防水混凝土。

2 建筑设计概况

本工程包括广场地下室1施工范围按毛坯做法。

使用功能:住宅,商业,其中地下室为车库、设备房。建筑等级:二级;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墙体材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Mb5.0专用配套砂浆砌筑。墙体砂浆:砌筑砂浆、抹灰中的打底砂浆,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砌块强度等级。加气混凝土专用砌筑砂浆,其粘结强度应大于0.2MPa。

楼地面:主要为水泥砂浆楼地面;地下室细石混凝土、环氧树脂自流平楼地面。

墙柱面:主要为抹灰墙面、乳胶漆墙面。 门窗:内门采用夹板门、防火门。

1.3 工程施工条件 1.3.1 交通条件

本场地位于XX市XX镇XXXXX往深圳方向右侧,相交于XX街及XX街,平行于花园北路,场地及四周均为现状道路、商住区,生活交通便利。

周边情况详见图1-1。

2

图1-1 周边概况图

1.3.2 场区及周边地下管线

施工现场内没有建筑物、地下水管、天然气、液化气等管道,周边建筑物离基坑达到安全距离,周边地下水管按设计要求进行支护;场区内原有一条电缆线路已经迁移。

1.3.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 地层岩性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土层按成因类型可划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坡积土层(Qdl)、残积土层(Qel)和侏罗系基岩层(J)。现仅根据已揭露的资料,自上而下将各土层特征分述如下:

1)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素填土(Q4ml)

素填土:图件和附表代号为①1,褐灰色、灰白色、褐红色,压实,主要成份多数以碎石、砼块及少量粘性土、砂粒组成,为近期拆除厂房堆填而成,表层0.10~0.30m为砼路面,少数钻孔回填粘性土、块石(母岩成份为花岗岩),直径10~30cm。次层厚0.50~4.70m,平均2.00m。

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1次,击数N=11击(修正后击数10.3)。

3

2) 第四系坡积土层(Qdl),为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图件和附表代号为②,褐黄色、褐灰色、褐红色,可塑~硬塑,主要成份以粘粉粒为主,含石英砂粒及角砾,手搓有砂感,土质较均匀,干强度高,韧性中等。该层分布于场地内多数钻孔,该层厚度0.40~5.80m,平均1.98m,层顶埋深0.50~4.70m,层底埋深1.00~9.10m。

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25次,校正后剔除2次,统计数23次,实测标贯击数为N=6~24击,标准值12.1击(校正后击数标准值为10.7击)。

3) 残积土层(Qel),粉质粘土为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风化残积而成 粉质粘土:图件和附表代号为③,灰黄色、暗红色、灰黑色等,土芯状态呈可塑-硬塑状,由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泥岩风化残积而成,浸水易软化、崩解,手搓有砂感。该层分布于场地内多数钻孔,该层厚度0.60~11.50m,平均3.77m,层顶埋深0.50~6.80m,层底埋深1.10~14.00m。

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32次,标贯击数为N=8~35击,标准值16.1击(校正后击数标准值为13.9击)。

4) 基岩层(J),图件和附表代号为④,场地范围内主要揭露基岩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微风化泥质粉砂岩。

(1)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图件和附表代号为④1;暗红色、青灰色、灰黑色、灰黄色等,原岩结构基本破坏,残岩结构可辨,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土夹岩状,少数呈碎块状,岩块质较软,场地多数钻孔夹有薄层中风化岩,钻进相对较为缓慢,岩块相对较硬。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所有钻孔均有揭露,该层厚度1.50~15.90m,平均7.16m,层顶埋深0.50~14.00m,层底埋深5.20~20.60m。

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23次,标贯击数为N=50~63击,标准值54.2击(校正后击数标准值为46.0击)。

(2)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图件和附表代号为④2;暗红色、青灰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体风化裂隙发育且风化不均一,岩体破碎,岩芯呈短柱状、饼状为主,少数呈长柱状、碎块状,岩质较新鲜,质较硬。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仅个别钻孔ZK26未见揭露,该层厚度0.60~16.00m,平均5.16m,层顶埋深5.20~20.60m,层底埋深11.30~31.00m。根据钻探揭露的地质情况还应注意该层存在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