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带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历史 2015.7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A卷 [选修 模块1 模块4] 满分100分

题号 分数 1-50 51 52 53 总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 1.“先师”孔子在教育领域的成就有 A.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宣扬“有教无类” B.提出“仁”“礼”的思想,著有《论语》 C.整理修订《六经》,保存中国古典文化 D.追求礼乐,周游列国,开创了儒家思想

2.古希腊文明在哲学上的贡献,体现在“探索人的理性”。柏拉图认为构成理性世界的是 A.道 B.理 C.理念 3.以下关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述评,正确的是

D.物质

A.师从柏拉图,创办阿卡德米学园 B.著有《理想国》阐述其社会理想 C.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创建了逻辑论证系统“三段论” 4.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限制特权的是

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燔诗书而明法令” C.“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D.“集小乡邑聚为县” 5.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指导思想是

A. 农商并重 B.重农抑商 C.重商主义 D.无为而治 6.商鞅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革新秦国家庭制度

B.打击旧贵族势力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增殖秦国的人口 7.“(秦始皇)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使后无战攻之患。”材料中的“计谋”是指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实行三公九卿制 C.继续沿用分封制

D.修建驰道、直道

8.开创了大一统帝国的秦朝仅存约15年的时间。造成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A.武将纂权 B.苛法暴政 C.外族入侵 D.诸侯争霸

9.史学家钱穆曾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政策:“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符合此评价的是

A.井田制 B. 土地私有制 C. 均田制 D.方田均税法 10.下列体现“汉化风气下南北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第1页(共 13 页)

B.孝文帝改革 C.唐蕃联盟 D.清军入关

11.读右图,判断发生在下列各地的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 ①西安: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 B. ②开封: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C. ③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 ④上海: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

1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是 A.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 13.王安石制定的“强兵”之法有 ①设明法科 A.①②③

②保马法

③设军器监

④将兵法

D.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D.增加农民的劳作时间

14.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 A.改革取士之法 C.重视农业生产

B.改变土地所有制 D.限制旧贵族权力

15.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的是

A.《黄帝内经》 B. 《千金方》 C. 《本草纲目》 D.《四库全书》 16.以下评价,适合康熙帝的是 A. 从谏如流,完善科举制

B. 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C. 缔造统一,创立新制 D. 述而不作,万世师表

17.中国历史上,有位皇帝最早修建长城作为防范游牧民族南进的屏障,另一位皇帝却不再维修长城,而与蒙古各部结盟。以上做法分别出自

A. 秦始皇 唐太宗 B.秦始皇 康熙帝C. 孝文帝 唐太宗 D.孝文帝 康熙帝 18.下列与康熙帝有关的史实及其评价,搭配正确的是 A.亲征噶尔丹——解决了中国和俄国东段边界问题 B.多伦会盟——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统治 C.智除鳌拜——增进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海防 D.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9.以下疆域示意图中,其范围最接近康熙帝统治时期的是

A B C D

20.“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对此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此话体现了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第2页(共 13 页)

B.观点符合世俗封建主的根本利益 C.亨利八世借此侵夺资产阶级财产 D.否定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观努力 21.牛顿在科学研究上做出的重大贡献是

A.阐明了进化论 B.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 C.提出了相对论

D.构建了经典力学理论

22.作为图片资料,右图可以用来研究

A.美国独立战争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法国大革命 D.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3.1651年,为了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克伦威尔颁布了

A.《大宪章》 B.《航海条例》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24.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下列文献首次实现其主张的是 A.克伦威尔参与起草的《大抗议书》 B.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 C.华盛顿主持制定的《1787年宪法》 D.日本实施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25.1791年华盛顿总统通过了宪法10条修正案,规定美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请愿、携带武器等权利。此举

A.使他赢得“国父”的尊称,连任两届总统 B.体现了《人权宣言》所蕴含的美国立国精神 C.反映出他行使总统否决权,维护民主制度 D.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完善了1787年宪法

26.“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遣留学生;开办各种学校;将大约2000本欧洲著作译成阿拉伯语。”此材料描述的是 A.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27.为了结束埃及分裂割据的局面,穆罕默德·阿里采取的措施是 A.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和咨议会

28.“与西方国家相比,俄国是最后一个踏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大陆国家,与其它东方国家相比,它又是最先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而且……是自发地、主动地挤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列。”此结论所依据的史实是

A.克里米亚战争 B.农奴制改革 C.十月革命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9.下列关于“二一九法令”的表述,正确的是 A.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B.没收地主土地转归农奴

C.由资产阶级所制定 D.为俄皇签署,具有封建性

30.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在此前后,地税占全国收入比例如下表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1868~1875年日本地税占全国收入比例一览表 年份 地税 1868年 6.1% 1871年 51.2% 1873年 70% 1875年 80%

B.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D.彻底铲除马木路克

C.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D.凯末尔改革

A.1868年,地税所占比例极低与幕府体制无相关性 B.当时日本土地改革的措施是农民出高价购买份地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第3页(共 13 页)

C.1875年,地税比例提高,主要是对外扩张的结果 D.税改所获资金,为政府发展近代工业提供了条件 31.明治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其核心是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社会平等 B. 用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C.用西方基督教改造日本本土的宗教 D. 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国家军事化 32.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史实 北魏孝文帝采取措施移风易俗 《本草纲目》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 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2/3,其欧洲部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4 19世纪末,日本建成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D ——八幡制铁所。它第一年生产的钢铁占日本钢铁产量的53%,钢材产量的82% 33.右图漫画《世界进步之比较》为清末国人所作。它反状是

A.日本已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B.蒸汽火车已被内燃机、电车取代 C.英国在“电气时代”居世界首位 D.中国已极大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34.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下列对其 “变法”含义解读较准确的是 A.改革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技术 C.开办近代工厂 D.推翻清朝统治

35.1898年光绪帝颁布的《明定国是诏》有如下内容:“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车上书直接推动诏书的颁布 B.“共济时艰”指八国联军侵华 C.诏书指示立即筹办京师大学堂 D. 筹办京师大学堂已成社会共识 36.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看,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实现了政治变革 C.引进了西方技术

D.促进了思想启蒙

37.右边材料为广东顺德档案馆所存一首描写留美幼童的新诗。其中 “铁路工程师”的主要成就是

A.担任全国铁路督办 B.修筑淞沪铁路 C.铺设唐胥铁路 D.设计和修建京张铁路 38.“为东亚造和平,拯斯民于水火;与列宁相伯仲,极世界之荣哀。”此联

回国后的他们,亲身经历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 他们中,有很多人在战争阵亡。 他们中,有中国电报业、采矿业的创始人。 他们中,出现了伟大的铁路工程师。 他们中,出现了清华大学第一位校长。 映的现

结论 推动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中国明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出现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日本钢铁行业出现了垄断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第4页(共 13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