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4月考前预测试卷(含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考语文模拟)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4月考前预测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而施行仁义采纳我的意见。韩愈诚惶诚恐,再次拜谢。)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 节目:节气 ..B.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 宽假:宽恕 ..C.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 厚:厚实 .D.哀其穷,收之而已耳 哀:哀伤 .B

节目:条目。 厚:厚待 哀:同情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牒:本指古人用以书写的竹片木片等,文中指“文牒”,即官员私人书信的统称。 B.执事:有“主持工作”“执掌事务的人”“供役使者”等多个义项,文章是对张仆射的敬称。

C.申:地支名,文中用以计时,“申时”,介于“未时”与“酉时”之间。 D.伏维:表示伏在地上想,是下对上陈述时的敬辞,多用于奏疏或信函。 A

文中指“文牒”,即官府往来文书的统称。 7.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5分) 如果我有其他可取之处,即使我不能做到在早晨上班到晚上回去,我的那些可取之处依然...........存在。(通顺1分)

⑵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 如果让我跟随众人的行列进入官署,跟随众人的队伍而趋进,说话不敢竭尽自己的诚意,......所行的主张有悖于自己。(通顺1分) ..

8.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应当如何对待部下。(4分)

了解下属的才能。任用下属应量力度才。宽容优待下属。听取下属的合理意见。(每点1分)

据“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等语,可以概括出“上级要了解下属的才能”;据“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强使为”等语,可以概括出“上级任用下属,应该量力度才”;据“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为名”等语,可以概括出“上级要优待下属,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下属”;据“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等语,可以概括出“上级要听取、采纳下属的合理意见”。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9-10题。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慈姥竹 李白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9.第一首诗前两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对比。(2分)首联将“春雨时”和“雪霜姿”进行对比,突出了竹不畏霜雪的特点。(1分)颔联将“众类”和竹进行对比,突出竹节操自守、甘于淡泊的情怀。(1分)(工整1分) 10.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6分)

相同点:都表达了对竹的赞美和敬慕之情。(2分)不同点:薛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和激励,希望朋友要有像竹那样的风范和怀抱。(2分)李诗表达了诗人要像慈姥竹那样,宁折不弯,绝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志向。(2分) 赏析《酬人雨后玩竹》: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春天,在南方是欣赏不到竹子傲霜斗雪的风姿的,各种草木在春天都生长的十分茂盛,只有竹子虚心自持,想当年娥皇女英曾以泪挥竹,魏晋七贤竹林长醉,寒冬时节,你仍能欣赏到竹子苍劲有力的姿态,那是其它草木所不俱备的啊

薛涛此诗,尽显了竹在古典文化中丰富的意蕴。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在冬天观赏更能品味它那刚劲之风。魏晋时期,嵇康、阮籍等七名名士常在竹林之中喝酒、纵歌、吟诗,被称作竹林七贤。舜妃指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当年舜帝离世时,二妃日夜痛哭,泪洒竹林,成为斑竹。竹林七贤的潇洒,舜妃泪撒斑竹的忠贞痛苦,都在这首诗里了。

赏析《慈姥竹》:

慈姥竹 李白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满山的竹枝在石缝中顽强生长,把整个江岛辉映得郁郁葱葱。翠绿的竹叶把自己的身影重重叠在碧绿的江水上,秋风吹来,寒意在竹枝的吟唱中缭绕。我没有听过龙吟的声音,但是此竹箫发出的声音比笙箫奏出的乐音会更美妙。做人啊,别像蒲草弱柳,一遇秋风就枯凋,要像这慈姥竹,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自尊。

此诗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侧面烘托出慈姥竹高风亮节的品格,在生动描写竹之美的基础上,结句又通过对比手法,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明写赞颂了竹永葆本色的精神,实则写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黑暗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抒发了诗人自身向往高尚人格的感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则芥为之舟。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2) 驾一叶之扁舟, 。 举匏尊以相属 (3) 夜深忽梦少年事, 。 梦啼妆泪红阑干

(4) 朝搴阰之木兰兮, 。 夕揽洲之宿莽 (5) 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 则素湍绿潭

(6) 射者中,弈者胜,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觥筹交错 (7) 子曰:“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 (8) ,我以我血荐轩辕。 寄意寒星荃不察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暮 鼓

铁凝

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炝锅的白菜汤味儿,网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

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描写细腻传神,“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表现了母亲爽朗的性格。

B.“她”是城市里富有的暮年女性形象,与在建筑工地打工的老年女农民工形成对比,“她”因“观察”打工母子而得到了心灵的启示。

C.本文多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平凡的人物形象可感,琐碎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枯燥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有意味。

D.小说寓朴素平实的情节于简约凝练的文字中,字里行间散发着生活的味道,传递出宝贵的精神,富有艺术魅力。 A

表现了母亲的舐犊情深。

13.请简要说明小说标题的深刻意蕴。(6分) ①“暮鼓”即“暮色中的鼓声”,临近结束而又坚强有力。②“暮鼓”象征打工母亲,人已暮年却不屈服现实。③“暮鼓”揭示 “她”受到心灵的警醒,生活应老而不衰不报怨不消沉。(每点2分) 14.请探究年轻人喊“妈”这一情节设置的表达效果。(6分)

①丰富了母亲的人物形象,侧面展现了外来农民工生存的艰辛。②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前后的反差造成戏剧性效果,精彩奇妙。③既符合实际生活,又能引人深思揭示主题,震撼读者的内心世界。(每点2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