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努力开启重庆环境保护事业新征程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曹光辉 (2011年1月20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大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

一、真抓实干,重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将改善环境质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把环境保护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环保“四大行动”和总量减排为抓手,以库区水环境保护和主城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部分区域明显改善,全社会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十一五”环保任务和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主要表现在:

——总量减排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市关停小火电40万千瓦,淘汰小水泥700万吨,环保搬迁113户重污染企业;钢铁行业通过重钢赎买搬迁的方式,实行了“13合1”的集中发展模式。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双下降,截至2010年上半年,我市累计减排化学需氧量3.1万吨、二氧化硫10.24万吨,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我市的“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通过减排,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升了环境保护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治污设施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完成所有现役2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脱硫设施改造。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含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10座,新建排污管网4000余公里,长寿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与2005年相比,污水日处理能力由57.8万吨提高到240万吨,处理率由不足30%提高到83%。累计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含小城镇垃圾处理设施)50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05年的59%提高到94%。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位居全国前列。全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达标率为76%,位居西南地区第一位。

——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10年,主城空气质量满足优良的天数达到311天,比2005年增加45天;与2005年相比,二氧化硫浓度下降34%,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3.5%。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库区水质保持稳定,长江出境断面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水质,在全国七大水系河流中处于最好水平。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3年为100%,群众饮水安全得到充分保障。与2005年相比,主要次级河流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比例从64.9%提高到84.7%;全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从43.1%提高到73.7%;全市森林覆盖率从31%提高到3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1.6%提高到36.8%。 ——绿色创建广泛展开。主城区整体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面推进,渝北、北碚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大足、巫山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区,黔江、云阳、九龙坡、南岸、渝中、江北、巴南等7个区县建成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区(县)。全市建成4个国家级、11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6个市级生态村、98个绿色社区(小区),环保绿色创建掀起新的高潮。 ——环保能力大幅提升。“西部领先,全国一流”重庆环保的目标稳步

推进。“十一五”期间,环保部门从职能、机构、人员编制3个方面都得到明显加强,环境保护参与和优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有66个乡镇设立了环保机构,240个乡镇的国土办增加了环境保护职责,市、区县(自治县)、乡镇三级环保执法体系初步形成;市环境监察总队两度被评为全市十佳行政执法机构,重庆12369环保举报受理中心被团中央评选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市环保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市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能力已达到400余项,跨入省级先进站的行列;全国第一次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重庆位居四个直辖市和西部地区第一;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重庆荣获全国一等奖。 ——环境民生逐步改善。市委、市政府连续五年将环保重点工作列入“八大民心”工程,集中力量开展环境整治,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噪声、污水、油烟、垃圾、臭味等环境问题。依托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推动每个区县(自治县)每年解决2-3个重大环境问题。通过持续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检查排污单位6.7万余家次,处理环境违法案件9千余件,关闭取缔企业600余家,受理群众投诉10万余件,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事故100余起,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特别是在汶川地震期间,重庆环保卫士受命于危难之间,冲锋在地震灾区核心地带,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为防止灾区发生次生环境灾害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环保部的充分肯定。

各位领导、同志们,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环保规划的收官之年。按照年初计划,全市上下狠抓工作落实,为我市“十一五”环保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一是全面开展国模创建,提升城市品质。市委、市政府对创模工作高

度重视,成立了以奇帆市长任组长的创模领导小组,建立了创模推进机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创模工作全面已铺开。江北10位区领导主动挂帅,实行污染治理“片区长制”和“四方联动机制”;沙坪坝成立了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创模领导小组,对创模实行“两次督办一票否决”;巴南专门设立创模办和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办公室,加大了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力度。14个考核指标牵头部门建立了创模工作机制,成立创模办,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市创模办及各工程推进组全面推进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加大了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力度,创模宣传教育“十进”活动推进顺利,解决老百姓身边突出环境问题的投诉快速反馈机制初步建立。经过努力,新增5项达标指标(创模考核26项指标中已有20项实现达标),其余6项已有很大程度改善。

二是强化总量减排倒逼机制,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总量减排工作力度,举全市之力,打好总量减排攻坚战。市政府召开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会议,对进展缓慢的重点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对工作滞后的区县进行预警,对不能达到减排效果和进度滞后的减排项目进行督促整改。印发实施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相关配套文件,排污权交易工作全面开展。通过强化总量减排,为我市一批重大项目腾出了环境容量。

三是大力实施污染防治,确保全市环境安全。完成主城25家企业环保搬迁。完成529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超额完成市政府第二批清洁能源改造任务。实施了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渝中区整体创建成为全市首个无煤区。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北碚、渝北空气质量满足优良的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全市有34个区县(自治县)优良天数在300天以上。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