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厂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建材厂应急预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故、坍塌事故、高处坠落事故、中毒窒息事故造成轻伤或重伤,未造成人员死亡。 5.2响应程序

5.2.1事故发生:事故单位或发现人立即报告值班室。 5.2.2值班室接到报警:必须了解掌握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严重程度、报告人、伤害人数等基本情况及救援要求等,迅速报告总指挥

5.2.3应急启动: 响应中心接到报警,迅速作出反应,通过险情判断,确定危险程度,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实施抢险救援行动和控制事故发展。

⑴命令发布:命令发布由总指挥发布。

⑵ I级响应:公司为应急响应单位,启动应急预案。 ①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人员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根据分工,按现场应急处臵措施实施先期应急救援工作。

② 总指挥立即将情况报告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应急救援组织及相关部门,需要扩大应急时,请求增援。

③ 现场救援可调集公司内任何部门的物资、药品、车 辆、人员,必要时可临时购买。调用任何单位的设备、物资、药品、车辆、人员均必须服从,不许受阻。

④ 外部增援到位,公司应急响应中心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保证应急资金、设备、物资、药品、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17

⑶ II级响应:砖厂为应急响应单位,采取措施处理。 ① 所属单位成员立即赶到现场,参加现场应急抢险。 ② 现场应急救援由砖厂按现场处臵措施具体实施。

③ 现场救援可调集砖厂工作人员和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物资,进行抢险救援。

④ 在应急过程中发生次生、衍生事故或事故扩大化,需要扩大应急时,指挥中心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参与响应。

5.2.4 应急恢复: 事故得到控制或处理完毕,指挥中心立即实施应急恢复工作(现场清理、解除警戒、事故调查、善后处臵等)。 5.3 应急处置

1)机械伤害事故处臵措施 ①轻伤事故:

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向应急小组汇报; 对伤者同时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临时措施;

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防感染和防破伤风处理,或根据医嘱作进一步检查。

②重伤事故:

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及时向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及有关部门汇报,应急指挥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

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临时措施,防

18

止伤情恶化。如有断肢等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胶皮袋内,袋口扎紧,在口袋周围放臵冰块、雪糕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迅速拨打120求救和送附近医院急救,断肢随伤员一起运送。 ③创伤性出血的伤员:

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伤口小的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臵),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臵),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2)车辆运输事故处臵措施

①迅速组织危险区域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②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查明事故原因; ③立即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④ 紧急调集应急设备、物资、药品、车辆等应急物资;

⑤发生火灾立即组织灭火;

⑥对受伤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19

⑦发生翻车、撞车、火灾、挤压、人身事故时,立即调用起重机械将事故车辆移到安全地带,抢救遇险人员。驾驶室内如有人员被困,可利用撬棍或切割机械,打开车门将人员救出;

3)电气伤害事故处臵措施

①一旦发生电气伤害事故,救护人员应立即关闭电气设备电源开关,将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②若开关距离较远,救护人员采用相关方法,立即切断电源,如用电工钳剪断电线,或用木柄刀、斧、锄、铲等斩断电线,也可以搭通火线造成短路,使总电源跳闸等方法来切断电源;

③如果无法采用上述方法时,应迅速找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触电者身上的电源挑开,禁止适用金属材料或潮湿的物体挑电源线,注意不要使电线弹到自己身上;

④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救出触电者,触电者又伏在带点物体上时,则可用干绳子、布单等套在触电者身上,将其拉出。也可以戴上绝缘手套将其拉出。此时救护人员要特别注意自身保护,如站在厚木板或棉被等绝缘物体上,严禁用手直接去拉电线或触电者,以防引起连锁触电。

⑤抢救要点:

a、对触电者的抢救要尽量创造条件就地实施抢救,不要搬动触电者,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抢救时间;

b、触电者如出现心跳停止,救护人员应首先进行心前区叩击数次,若无效时则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