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课件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病理课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死亡原因:呼吸循环衰竭。

病史摘要:

女性,55岁,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流鼻涕、眼泪等浆液性卡他性炎症症状。 分析题:

1、请问何为卡他? 2、何为浆液性炎?

3、浆液性炎的好发部位及其结局? 参考答案:

1、卡他:是指渗出物和分泌物沿粘膜表面顺势下流的意思。

2、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特征,浆液性渗出物以血浆成分为主,含有3%-5%蛋白,主要为白蛋白,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

3、浆液性炎好发部位:浆液性炎常发生于粘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

4、浆液性炎的结局:浆液性炎一般较轻,易于消退。但如果渗出物过多可导致严重后果。 病例摘要:

男性,42岁,慢性阑尾炎患者,突发性右下腹部疼痛,行阑尾切除术。病理学检查:阑尾肿胀,浆膜面充血,可见黄白色渗出物。阑尾腔内充满脓液。

分析题:

请问该阑尾发生了什么性质的炎症? 其镜下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该阑尾发生了化脓性炎症(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2、镜下的病理变化是:阑尾壁各层均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并有炎性充血、水肿及纤维素渗出。浆膜面为渗出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覆盖,即有阑尾周围炎和局限性腹膜炎。阑尾腔内见脓性渗出。此外,该阑尾亦可见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

病例摘要:

男性,13岁,发烧、咳嗽,诊断为小叶性肺炎,虽经抗炎治疗,但体温不降,皮肤粘膜出现多发性出血点及肝脾肿大。

分析题:

1、请问小叶性肺炎为何种性质的炎症? 2、其病理变化是什么?

3、病人为何出现皮肤粘膜多发性出血点及肝脾肿大? 参考答案:

1、小叶性肺炎为化脓性炎症。

2、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为:肺组织内散在一些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

3、皮肤粘膜多发性出血点及肝脾肿大的出现,表明病人病情恶化,细菌入血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即合并了败血症。

病例摘要:

女性,4岁,因发烧,头痛和出现脑膜刺激症,被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分析题: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是什么?

2、化脓性炎症可分为几种类型?其各自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变性质是化脓性炎。化脓性炎的特点是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脓液由液化坏死组织、脓细胞、细菌和少量浆液组成。

2、化脓性炎症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表面化脓和积脓:表面化脓指的是粘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深部组织无明显中性粒细胞浸润。积脓指的是浆膜腔或内脏空腔的被复粘膜化脓。

②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好发于皮肤、肌肉、阑尾。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表现为疏松结缔组织中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③脓肿:局限性的化脓性炎症,伴有组织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腔。好发于皮下和内脏。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如疖或痈。

病例摘要:

男性,40岁,颈部患“疖”,红、肿、热、痛,10天后局部红肿发展至手掌大,体温38℃,局部手术切开引流。当晚即恶寒、高热、头痛,次日体检发现病人轻度黄疸,肝脾肿大,体温39.5℃,WBC计数21.0×109/L。

思考题:

用所学的炎症知识,作出病理诊断并解释上述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

1、炎症局部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炎症全身反应:发热39℃,白细胞改变,21.0×109/L。 2、败血症:切开细菌入血、恶寒、高热、头痛、肝脾大、体温39℃、轻度黄疸。 病例摘要:

女性,36岁,腹痛、腹泻,最初为稀便,以后为粘液脓血便,偶见片状灰白色膜状物排出。病人有里急后重感。

分析题:

1、病人患的是什么病?

2、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有无联系? 3、病人大便内为何出现灰白色膜状物? 参考答案:

1、病人患的是细菌性痢疾。

2、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的联系是:病变初期是急性卡他性炎,临床表 现为稀便。以后是纤维素性炎,临床表现为粘液脓血便。由于炎症刺激直肠壁内的神经末梢及肛门扩约肌,导致病人出现里急后重感。

3、大便内的灰白色膜状物为伪膜。伪膜性炎是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 病例摘要:

男性,28岁,突然出现黄疸和昏迷,三天后死亡。尸体解剖证实为急性重症肝炎。 分析题:

1、急性重症肝炎的病变性质是什么? 2、肝脏有何改变?

3、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有无联系? 参考答案:

1、急性重症肝炎的病变性质是变质性炎症。

2、其肝脏的改变:弥漫性大片肝细胞坏死,仅小叶周边残留少数变性的肝细胞。可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及出血。肝体积变小,切面呈红色或黄色。

3、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的联系: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导致 ① 胆红素大量入血而引起黄疸。 ② 肝功能衰竭。病人最后死于肝昏迷。 病例摘要:

女性,61岁,因手部外伤后感染,局部出现红(最初为鲜红,以后变为暗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分析题:

病人手部出现这些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是什么? 参考答案:

炎症的局部表现为以下五大特征:

1、红:最初的鲜红色为动脉性充血,以后的暗红色为静脉性充血。 2、肿:主要为炎性水肿及充血和渗出。

3、热:动脉性充血时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

4、痛:炎症介质的刺激(前列腺素、缓激肽);组织水肿, 张力增加,牵拉神经末梢。 5、功能障碍:组织损伤,渗出压迫及疼痛。

病史摘要 患者,男,41岁,农民。因上腹部疼痛5月,持续全腹胀痛3月,加重20天人院。入院前5月饭后发生心前区针刺样痛或隐痛,每次持续半小时,伴畏寒。此后食欲下降,全身无力,仍能坚持劳动。3月前腹痛转至全腹,食欲更差,咳嗽,咳脓痰,头痛。20多天前自觉腹胀,不能进食,卧床不起。近2、3天嗳气、呕吐咖啡色液,每天10+ 次,每次4ml~5ml,病后明显消瘦,过去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全身情况差,慢性重病容,消瘦,左锁骨上扪及淋巴结,约黄豆大,中等硬,无压痛,活动。心肺(-)。腹部膨隆,蛙腹状。腹壁静脉可见,腹式呼吸减弱。右上腹肋缘下锁骨中线内侧,扪及蚕豆大之皮下结节2个,活动,中等硬,轻压痛。腹软,轻压痛,肝脾均未扪及,肝上界在锁骨中线第五助间,明显腹水征。余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1.89×1012/L、血红蛋白86g/L、白细胞31.3× 109/ L,嗜中性粒细胞0.84,单核细胞0.05,嗜酸性粒细胞0.02,嗜硷性粒细胞0.02,淋巴细胞0.07。尿常规:脓细胞及白细胞少许,颗粒管型、蜡样管型及红细胞管型查见。腹水白细胞0.66×106/L,红细胞5.1×106/L,嗜中性粒细胞0.29,淋巴细胞0.71,蛋白34.1g/L,Rivalta试验(+),细菌培养(-)。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和支持疗法、放腹水等,患者-直不能进食,不断呕咖啡色液,日益衰竭死亡。

尸检摘要: 死者全身营养差,左锁骨上淋巴结长大,腹部膨隆。腹腔内有黄*色混浊液3330ml,大网膜与胃、横结肠粘连成一硬,表面有灰白结节,肠系膜和腹膜粗糙,有灰白色结节和纤维蛋白,腹腔脏器和腹壁间有纤维性粘连。胃小弯后壁有一10cm×7cm×2cm大之肿瘤,表面高低不平,有溃疡形成,并穿破至小网膜囊内。镜检肿瘤排列成索状,瘤细胞大小不等,胞浆少,核大深染,分裂象可见。间质多少不等。肿瘤侵及浆膜层。胃小弯、肠系膜、左锁骨上等处淋巴结、大网膜及腹膜均有上述肿瘤转移。肝表面及切面均有灰白色结节,镜下亦为上述肿瘤,周围肝细胞受压萎缩。双肺水肿,后份变实,镜下见支气管及周围肺泡内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水肿。肠腔内有蛔虫及鞭虫。

[讨论]

1.患者所患疾病及诊断依据。 2.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相互关系。 3.患者死亡原因。 参考答案: 一、病理解剖诊断

(一)溃疡型胃癌伴淋巴道、血道和种植转移。 1.胃小弯后壁溃疡型胃癌穿破至小网膜囊。 2.胃小弯、肠系膜、左锁骨上淋巴结胃癌转移。 3.大网膜胃癌转移。 4.肝胃癌转移。 (二)双肺小叶性肺炎 (三)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四)肠道蛔虫和鞭虫 二、死亡原因:全身衰竭

?

胃小弯后壁溃疡型胃癌穿破至小网膜囊 | 胃小弯窦部溃疡型胃癌淋巴结转移 | 印戒细胞癌 胃贲门部高分化腺癌 | 胃腺癌消化道出血肝脂肪变性 | 胃癌肺转移肝脓肿血性腹水

病例摘要:

患者,女,23岁,学生。4年前出现发冷发热,干活易累,走路快时出现心跳气短。10天前出现发热、腰痛。体温38.1℃,脉搏140次/分,血压110/70mmHg。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有多处出血斑及出血点。两侧扁桃体肿大,两肺湿性啰音,心尖区可闻及双期杂音,肝下缘位于右锁骨中线肋下2.5cm处,脾未触及,肾区叩压痛(+),两下肢水肿,血WBC9.8X109/L,中性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16。

分析题:

1、分析该病的发展过程? 2、试解释临床主要症状和体征。 参考答案:

1、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在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基础上,扁桃体炎发生时链球菌感染损伤心内膜,细菌毒素侵入血流发生败血症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血栓栓塞于肾引起叩击痛。心瓣膜病引起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肺淤血水肿和体循环淤血(肝大)。

2、链球菌感染→扁桃体肿大;细菌毒素入血→出血;肺淤血→湿性啰音;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双期杂音;感染→外周血白细胞↑;肝淤血→肝大;肾栓塞→肾区叩击痛。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16岁,学生,因发热、游走性关节痛、出红斑3天而入院。入院前6天开始发热、畏寒、体温达39.5℃,但不规则,伴全身疲乏,食欲减退、大量出汗和心慌等。入院前5天出现双膝、踝关节发热、肿痛、行走困难。入院前3天,四肢内侧和躯干出现红斑。患者三年前曾有类似发病四次。体检39℃,脉搏138次/分,血压正常。双下肢内侧和躯干见环状红斑,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外侧第6肋间,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二尖瓣区可听到三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和舒张早期隆隆样杂音。血沉50mm/1h,抗“O”为700单位,咽喉拭子培养有溶血性链球菌生长。X线检查,心脏向左下扩大。

分析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