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6年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6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2016?丹东)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B.飞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60km/h C.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

D.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考点】时间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大小的估测. 【专题】定量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头发丝的直径在75μm左右,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75μm=0.075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km/h,飞机的飞行速度比小汽车快得多,不可能是60km/h.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一块橡皮的质量在6g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在100g左右,两个鸡蛋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00g=0.1k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D.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3分)(2016?丹东)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 D.乐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考点】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速;音色.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的利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2)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也是声音.

【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利用了声具有能量并且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

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色,故C错误;

D、乐音是由于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噪声是由于物体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音色及声的利用等知识,属于声学基本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3.(3分)(2016?丹东)如图,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激光准直 B.

照镜子 C.

海市辰楼 D.

放大镜

【考点】光的反射.

【专题】图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激光准直是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 B、照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与题意不符;

D、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B.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4.(3分)(2016?丹东)如图,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沿椭圆轨道环绕地球运行,有近地点和远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远地点时速度为零,动能为零

B.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C.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因此机械能守恒

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应用题;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不变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被举高具有重力势能,物体到太空中由于有相对高度,物体具有势能;

(3)没有空气阻力时,机械能是守恒的.

【解答】解:A.卫星在远地点时速度最小,但速度不为零,所以其动能不为零,故A错误; B.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变小,相对高度变大,则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故B错误;

C.卫星在太空,运行过程中没有空气阻力,没有能量的损失,机械能是守恒的,故C正确; 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相对高度变小,势能减小,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以及机械能守恒的判断,要注意太空中由于物体之间有相对距离时,具有的是势能而不是重力势能. 5.(3分)(2016?丹东)如图,用滑轮组将600N的重物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动滑轮重为100N(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是70W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5.7%

C.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是400J

D.提升的重物变成4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考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功率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1)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G轮),拉力端移动距离s=2h,利用W=Fs求拉力做功,知道时间,利用P=求拉力功率;

(2)利用W=Gh求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

(3)提升重物的过程中W总=W有用+W额,据此求额外功;

(4)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二:一是增大有用功,即拉更重的重物;二是减小额外功,如减小摩擦、减轻动滑轮重. 【解答】解:

(1)由图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

拉力:F=(G+G轮)=(600N+100N)=350N, 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2m=4m, 总功:W总=Fs=350N×4m=1400J, 拉力的功率:P=

=

=140W;故A错;

(2)有用功:W有用=Gh=600N×2m=12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5.7%,故B正确;

(3)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1400J﹣1200J=200J,故C错; (4)当提升重物的重力减小为400N,做的有用功就变小,而额外功几乎不变,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变小,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s=nh、有用功、总功的理解和运用,记住增大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大有用功,即拉更重的重物;减小额外功,如减小摩擦、减轻动滑轮重. 6.(3分)(2016?丹东)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向右移动滑片P.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分析电路,定值电阻与R2并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压,A1测量变阻器的电流,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及欧姆定律分析即可.

【解答】解:由图知,定值电阻与R2并联,所以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总等于电源电压,滑片移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AB错误;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流,A1测量变阻器的电流,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变大,所以变阻器的电流减小,A1示数减小,D正确;

定值电阻的电流不变,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A的示数减小,C错误. 故选D.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