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复习重点及模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5、茅盾的\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中主要有(A、C、D)等。 A.何耀先 B.赵伯韬 C.严仲平 D.林永清 26、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A、C、D)。

A.《春蚕》 B.《苦夏》 C.《秋收》 D.《残冬》 27、鲁迅、郭沫若、茅盾的家乡分别是( A、B、D )。 A.浙江绍兴 B.四川乐山 C.四川成都 D.浙江乌镇

28、老舍在英国完成的前三部小说中,有两部都表现出明显的\京味\特点,这两部小说是(B、C )。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 C.《赵子曰》 D.《离婚》 29、老舍的《四世同堂》是一部多卷本长篇小说,它们包括(A、B、D)。 A.《惶惑》 B.《偷生》 C.《幻灭》 D.《饥荒》 30、老舍的前三部小说是在英国完成的( A、B、C )。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 C.《赵子曰》 D.《离婚》

31、曹禺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曾受到许多国外戏剧大师的影响,其中,主要有(A、B、C、D)。 A.契诃夫 B.易卜生 C.奥尼尔 D.莎士比亚

32、在《雷雨》出场的八个人物中,侍萍所生的孩子有( A、B、D )。 A.周萍 B.鲁大海 C.周冲 D.鲁四凤

33、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外化”出来的,比如,(B、D)。 A、 常给侍萍请德国医生 B.爱穿侍萍绣过后衬衣

C.常常给侍萍的坟墓烧香 D.每年四月十八都要为侍萍过生日

34、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外化”出来的,并不完全像有人说的是虚伪的表现,比如(A、B、C、D)等。

A.爱穿侍萍绣过的衬衣 B.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

C.无论家搬到哪里都要带上侍萍用过的家具 D.每年四月十八都要为侍萍过生日

35、曹禺的前三部话剧作品是《雷雨》、《日出》和《原野》,这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有( B、C、D )等。

A.曾文清 B.仇虎 C.陈白露 D.侍萍

36、祁老太爷最喜欢长孙媳妇,是因为她(A、B、D)。 A.已经给祁家生了儿女,教他老人家有了重孙子孙女

B.既会持家,又懂得规矩,不像二孙媳妇那样闹得荒 C.虽然识字不多,却很有学问,常常能猜到老太爷的心思 D.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都由她一手操持 37、李健吾认为,《边城》的主要特点是(A、B、C、D)。 A、细致,然而绝不琐碎 B.真实,然而绝不教训 C.风韵,然而绝不弄姿 D.美丽,然而绝不做作

38、所谓“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京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群,其中,主要作家有(B、D)。

A.张恨水 B.萧乾 C.穆时英 D.芦焚

39、所谓\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京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群,其中,主要作家有(A、B、C、D)。

A.废名 B.萧乾 C.林庚 D.芦焚

40、“京派”活跃的主要园地有( A )( C )( D )。

A.《文学杂志》 B.《时事新报•学灯》 C.《文学月刊》 D.《大公报•文艺副刊》

41、萧乾的主要小说作品有( A )( B )( C )。 A.《篱下集》 B.《栗子》 C.《梦之谷》 D.《谷》 42、沈从文描写都市题材的小说主要有(A、C、D)。

A.《八骏图》 B.《月下小景》 C.《大小阮》 D.《绅士的太太》 43、沈从文描写湘西题材的作品主要有(A、B、C、D)。 A.《丈夫》 B.《柏子》 C.《萧萧》 D.《边城》

44、张爱玲的“上海系列”都发生在上海的公馆、公寓,或者车厢社会里,这些作品主要有(A、B、C、D)。

A.《花凋》 B.《金锁记》 C.《封锁》 D.《红玫瑰与白玫瑰》 45、《金锁记》中描写的女性人物主要有(C、D)等。 A.流苏 B.长白 C.芝寿 D.长安

46、旧小说在张爱玲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地留下了许多印迹,她有浓厚兴趣的旧小说除了《红楼梦》外,主要有(A、C)。

A.《金瓶梅》 B.《三国志》 C.《海上花》 D.《水浒传》 47、在曹七巧身边的亲人中,遭到她报复的人物主要有( A、B、C、D )。 A.季泽 B.长安 C.芝寿 D.长白

48、受张爱玲影响较大的当代作家主要有(B)(C)(D)等。 A.余华 B.叶兆言 C.苏童 D.王安忆

49、在40年代,对穆旦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外国诗人主要有(A、B、D)等。 A.艾略特 B.奥登 C.普希金 D.叶芝

50、穆旦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写下了具有充满强烈民族意识,歌颂人民力量的诗作,其中主要有( A )(B)(C)等。

A.《合唱》 B.《旗》 C.《赞美》 D.《我》 51、朱自清写景状物的优秀之作主要有(A)等。

A.《荷塘月色》 B.《背影》 C.《伦敦杂记》 D.《儿女》

四、简答题(共20分)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鲁迅在《狂人日记》的文言小序中说\狂人\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其主要用意是什么?请结合作品内容作简要的说明。(8分)

2、鲁迅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却用文言文写下了这个“序”,请简要说明鲁迅这样写的主要用意。(8分)

3、将下面这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8分)

4、有人认为,\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来源于西方人的东方观\,对此,你怎么看?这种说法是否也有一定的道理?(8分)

5、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狂人日记》是怎样表现这种基调的?

6、鲁迅小说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的变革,首先是题材的变革。请举出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7、近十年来,海内外都有人对鲁迅提出批评,甚至否定。这是为什么?

A、人们仍然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 B、有人认为鲁迅毕生贬低民族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附和了激进的思潮,使传统文化在“五四”断裂。C、也有人认为,鲁迅对传统的批判虽有理由,但破坏有余,建设不足。D、甚至还有人认为,鲁迅是“五四”以来全盘否定传统的代表。

参考:“一种原因是因为人们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从这一角度看,可以理解,也比较正常,但批评应实事求是,讲求理性。另一种原因是人们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误解。认为他对传统的批判割裂了传统,伤了元气,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在如何为民族文化寻求出路这一点上,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对传统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鲁迅同时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批判、攻打、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不能轻易断言,鲁迅和‘五四’一代割裂了传统,并指责他们是破坏者。”

8、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参考关于鲁迅自己所作的“忧愤深广”的总结。对于《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 9、为什么说鲁迅“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

首先应说明鲁迅对传统的态度,然后,再例举鲁迅曾全盘否定传统的情况,最后再说明鲁迅“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

10、作为当代的读者读《女神》这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应该怎么读?

A.时代感越强的经典作品,越容易“时过境迁”,因此,首先应破除“历史的隔膜”,在了解其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唤起自己的阅读兴趣。B.经典作品都具有“不可重复之美”,应从“作品 / 读者”所构成的互动互涉关系中去寻找“历史现场感”,充分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接受状况”。 C.可以采用三步阅读法:非专业阅读的“直观感受”、还原历史氛围的“设身处地”、专业的文学史读法的“名理分析”。

11、请结合教材中的《天狗》原文,谈谈你读后的感受。(6分) 12、《天狗》为什么在\五四\时期能受到青年读者的普遍欢迎?(6分)

13、郭沫若曾说:“诗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请结合教材中的《天狗》原文,谈谈你读后的感受。(6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