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间艺术调查报告(舞蹈与音乐)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青海民间艺术调查报告(舞蹈与音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 、《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各剧多含有佛教内容。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

2. 流派分类

解放前,每逢雪顿节,各地的藏戏班子需要到拉萨来支差,为达赖及地方政府的官员献戏。这些来支差的藏戏班子成了各地业余戏班的骨干力量。而各个地区的戏班,由于历史、地理、语言、风格、造诣的差别,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 在这些流派中,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有属于蓝面具的新派,也有独脚戏。

属白面具的旧派:有穷结的宾顿巴、堆龙德庆的朗则娃,乃东的扎西雪巴等。因旧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他们的戏动作和唱腔都比较简单,影响较小。

新派:就是迥巴、江嘎尔、觉木隆、香巴四大剧团,他们的演出开始时,由戴蓝面具的演员出场,故称蓝面具派。新派的表演艺术有较大发展,影响也比较大,慢慢就把旧派代替了。

(二).青海地方曲艺

中文名 青海地方曲艺 外文名 Qinghai local folk arts 文化保护级别 国家级非遗项目 曲艺数目 七种

由青海省社科院、青海省民协、西宁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西宁市国家级非遗项《青海地方曲艺》文集研讨会正式启动。

青海地方曲艺种类繁多,平弦、越弦、贤孝等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地方曲艺是青海省民间艺术中的奇葩,深受群众喜爱,尤其是健康向上的曲艺,不但能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可以陶冶情操。在研讨会上,来自我省民间曲艺界的专家、学者们,讨论了当前我省曲艺发展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1.曲艺形式

青海地方曲艺渊源流长,多彩多姿,是民族民间艺苑中一枝绚丽之花,在青海各族人民漫长的历史进程和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对研究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尤其对当地的文化史、民族史、民俗学方面的研究是一份必不可少的艺术性的活资料。现将常见的七种曲艺形式介绍如下:

(1)青海平弦

青海平弦是青海地方曲艺中影响较大的曲种之一。它的曲调优美,绮丽典雅,曲词的格律严谨,诗词化程度较高,可以说是青海地方曲艺中的阳春白雪。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青海平弦获得了越来越多群众的欣赏和爱好,也可以称得起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地方曲种。平弦又叫“赋子”,又名“赋腔”。这是因为在它的众多曲调中,最基本的一个曲调的名称叫做“赋子”。又因为它以西宁为中心流行于湟中、湟源、大通、平安、互助等湟水流域各族人民中,所以又叫平弦为“西宁赋子”。远在他乡的青海人世传子孙,叫它为“青海赋腔”。

青海平弦的伴奏乐器较本地其它曲种丰富,有三弦、扬琴、板胡、月琴、笛子、琵琶、二胡等等。其中“月儿”的伴奏风味独具。所谓“月儿”,就是一只

直径约3寸的小瓷碟子,演唱者用一根筷子将它挟在左手中,右手执另一根筷子敲击,准确地掌握全曲演唱的情绪与节奏,声音清脆,地方特色浓厚。

青海平弦是属于乐曲式联曲体的一种曲艺形式。就是只唱不说,每个唱段都配有表达情绪与情节的固定的曲调,这些曲调又是早已成套的,十分丰富,段子内容就是用这种套曲的形式来表现的。它的传统曲目的内容相当多,其来源经初步考查上至唐五代间的变文(例如《孔子拜师》)、诗词;宋、金、元代的宝卷、诸宫调(例如《西厢记》),下至明清的弹词、民歌、小曲等等。在长期的演唱流传过程中,一代一代的民间艺术家们将它们吸收、融汇、变化、发展,至今已变得比较成熟和完美,其曲调曲目已很可观。

青海平弦丰富的传统曲目与风格统一变化多姿的各种曲调相结合,能够较完美地表达人物的感情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这些曲调被艺人称作“十八杂腔,二十四调”。实际上远不止此,现已记录到包括曲牌在内的各种曲调已有50多个。这些曲调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被艺人琢磨加工并吸收了民间和古代许多小调、小曲、戏曲、曲艺的曲调而形成的。

就平弦的曲牌来说,已作记录的有20余支。这些曲牌古老但富有生命力,优美而不失活泼,高雅而不失生动。例如“清水令”、“小开梅”是古曲“新水令”、“小开门”的音变,是元杂剧著名曲牌之一。姑不论流传在平弦中变异多大,但保留至今,不但可喜,且非常可贵。其它如“离情”即北曲“利津”;“咏”即著名的“岔曲”。“柳叶青”、“梵王宫”的曲调出自越调,被民间艺术家们稍加变化,吸收在平弦中,风格统一,天衣无缝。

青海平弦每个段子的组成,在开头部份都配有叫做“前岔”的曲词,在结尾部份配有叫做“后岔”的曲词。所谓“前岔”,就是为展开故事而服务的开头曲词,也就是故事起头的引子,犹如音乐的序曲。这种前岔有的内容是点题的;有的是说明时间地点的;有的是描写故事发生的特殊情境的;有的是哲理性的、警句式的等等,不一而足。“前岔”是平弦段子传统组成形式中固定的、必要的部份。例如《春景》这个段子,描写美好的春光,其“前岔”如下:

“万物生辉,和风阵阵吹,细雨飘飘洒春梅。你瞧那:夕阳林外牧童归。”这个“前岔”的构成形式,可以代表一般青海平弦段子“前岔”句子的构成格式。“后岔”是平弦唱段结束的曲词。从内容上讲,即故事的结束语,亦如音乐的

尾声。“后岔”的内容有的是为故事做结论的;有的是说明告一段落的;有的是说明且听下回分解的;有的则给听众留下回味思考的余地的等等。所以,一个完整的平弦段子是由“前岔”和“赋子”或“背工”或“杂腔”或“小点儿”等类曲调加上“后岔”构成的。例如平弦小点曲目《醉打山门》就是以前岔——兰城,百合调,兰城——后岔几个曲调组成的。

青海平弦是我省一份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尤其在地方音乐、古代音乐、民俗学、曲调学、地方志学等等方面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解放以来,青海平弦曾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许多有见地的文艺工作者不辞劳苦和挫折,将它的音乐和曲词进行了较系统的记录和整理,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平弦曲艺发展成为地方剧种——青海平弦戏。自三中全会以后,他们自行组织演唱,广大的青年爱好者也纷纷投师学艺,相继加入这支民间文艺队伍,给青海平弦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尤其是广泛的群众性演唱活动,将平弦及青海地方曲艺事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热潮。西宁市城北区文化馆1986年举办的“王子玉师徒演唱会”,城东区文化馆1987年举办的“陈子璋先生逝世周年演唱会”,听唱人次均在几千人以上,轰动全省,成为青海曲艺演唱史上的盛会。并且大力培养了曲艺新人,对青海地方曲艺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广大的民间艺人和民间文艺工作者们,也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社会呼吁地方曲艺组织的归属,有关部门的进一步支持等等问题。平弦等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将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大放异彩。

(2)青海道情

青海道情 道情是全国各地普遍流行的曲种,流行在什么地方的道情大致上就以当地地名来命名。所以,我们青海的道情就叫“青海道情”。

“道情”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家诵唱的经文及曲调。远在南宋时代,就已有了“渔鼓简板唱道情”的记载,现在流行全国各地的道情都受到当地不同曲艺曲种、戏曲、民间小调、牌子曲等的影响,并与它们有着不同程

度的融合,形成了本地特有的道情及其风格,青海道情亦如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