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间艺术调查报告(舞蹈与音乐)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青海民间艺术调查报告(舞蹈与音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猎、骑马、剪羊毛等生产劳动提炼出来的艺术,节奏明快、轻巧活泼、富于情绪化。男子舞蹈动作粗犷、热情奔放;女子舞蹈颔首鞠腰、起伏适度。舞蹈的形式从两人到百人不等,其队形变化多端,如:方形、八字形、圈形、川字形、臃肿符号形等等。并且这种舞蹈的舞袖十分讲究:男袖由外白袖和内红袖构成,女袖相反,男女袖的内袖均长出外袖五十多厘米。由于这种舞蹈的特性,舞蹈队一般由年轻男女组成,当然也有少数的老年舞蹈队。长袖是“依”的典型服装,而男子的脚铃是舞者最好的节拍乐器。舞队的配乐一般常由歌手、牛角琴、竹笛和鼓点组成,后来加上风琴伴奏。歌曲内容是历史沿袭下来的传统歌词,内容多以赞美家乡山水、赞颂吉祥幸福为主。

(2)“卓”(藏语音译),这是一种古来的、高雅庄重的集体舞蹈形式,现仍流行于歌舞之乡玉树藏族,自治州分为“求卓”和“锅卓”。锅卓动作粗犷、奔放。节奏缓慢时,舞姿舒展如凌空雄鹰;节奏紧凑时,步伐敏捷如岩间黄羊。玉树称多白龙沟的卓舞以粗犷见长,玉树囊欠香达镇的卓舞则以舒缓久负盛名。

(3)“求卓”是一种以宗教内容为主的舞蹈,气氛肃穆,曲调低沉,舞蹈动作缓慢稳健,上身动作舒展,脚下顿挫有力,只有在举行宗教仪式、重大节日时表演。舞者是三十岁以上的男性,“求卓”在玉树地区分布于玉树新寨卓、仲达买思卓、巴塘插来卓、称多拉布卓、代达卓、白龙卓、囊欠羌美求卓等。在玉树地区现已记载的卓舞有三百多种。

(4)“热巴”,古时候,有一种流浪在藏区各地的舞蹈群体,他们没有美妙动听的音乐来伴奏,也没有声势浩大的舞队来铺场,他们仅用自己轻巧的舞姿和紧凑的鼓点就能赢得观众的青睐。他们俗称“热巴艺人”。“热巴”愿意为“流浪艺人”,最初起源于藏族民间艺人歌舞班子。男舞者脚蹬马靴,手持响铃,腰系黑白相间的牛毛绳。女舞者用左手的弯弓点击右手的手鼓。模仿动物形象,“热巴”动作具有高度的技巧性,如:仰转、抬腿转、侧身翻及绕身翻转击鼓等。女舞者的腰肢非常柔软,在表演时往往会从侧面让头部和小腿相触,宛如水蛇般的身躯在敲击手鼓的同时绕回婉转,随着鼓点节奏的加快,身躯的绕转让人目不暇接。与其他舞蹈风格不同的是:它既是群舞,也是一种集体性的独舞。

(5)“热伊”,“热伊”过去通常与“热巴”穿插演出。“热伊”是精美绝伦的舞蹈种类,优美的音乐旋律和幽默情趣的舞蹈动作,生动奇特的舞蹈形式、丰富

多彩的艺术语言。随着时代的转移,这种舞蹈的表演形式已演变为活泼的男女交际舞蹈。

(6)“锅哇”,玉树地区称“锅瓦”,即武士舞。是古代战争时期勇士出征前所跳的一种民间祭祀舞,显示出部落战争中不可侵犯的威严和震慑邪魔妖道的磅礴气势。以一位击钹或右手持剑左手握圆形狮头牌的人为领队,其他人皆左手握弓,右手持剑。舞蹈中夹杂有对白和歌唱。舞者头戴红穗帽,步履缓慢,“锅瓦”舞蹈一般只在宗教仪式和盛大场面才出现,具有扬佛兴教的功能,如今,玉树萨迦派寺院已将“锅哇”列入了宗教舞蹈系列之中。

3.锅庄舞: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随着悠扬的藏族锅庄舞曲,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藏族妇女跳起了醉人的锅庄。灯光下,她们灵动的舞步显得格外动人。流行于青海、西藏、四川等地的锅庄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

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锅庄舞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在迪庆香格里拉,有的地方称锅庄为“擦拉”,在部分地方称锅庄为“卓”。它是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因此,锅庄舞有了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歌舞,有颂扬英雄的歌舞,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歌舞。

四、民间音乐类

(一)青海省文化艺术——青海藏戏

藏戏是起源于西藏地区的藏族戏曲剧种。青海藏戏是藏剧的一个支脉。藏戏在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中,是历史最久、产生最早的一个。它的起源为原始宗教摫坎〝巫师仪式与当地土风舞相结合而成的哑剧性跳神仪式。

藏戏集中了藏族古典文学、音乐、舞蹈、表演、美术等各种艺术手段之大成。在我国戏剧史、文学史上特别在少数民族戏剧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藏戏形成之初,是一种广场剧,乐器只有一鼓一钹和大喇叭,人物上下场用鼓钹伴奏,演唱时多为一人独唱,大家伴唱帮腔。在表演上,藏戏有唱、舞、韵、白、技、表等六功。不论哪能一功,都有注重稳典雅;唱腔因人物定曲,除小丑、反角的唱腔及歌舞曲外,各个剧目中每个人物的唱腔一般不随便借用。唱腔大多采自民歌和说唱音乐,具有联曲体特点和鲜明的地方色彩。音乐旋律古朴、粗犷、浑厚,有许多装饰花腔、顿音、节奏比较悠沉、缓慢。 藏戏的剧目是很丰富的,最著名的有《文成公主》、 《洛桑王子》、 《朗莎雯波》、 《卓娃桑姆》 、《顿月顿珠》、 《智美更登》 、 《苏格尼玛》、 《白玛文巴》等传统剧目,称为\八大藏戏\。 这些戏,分别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佛教故事和世俗人情;故事性较强,民族色彩浓郁。

\藏戏\,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戏剧艺术中,是一个很古老的剧种,在表演上讲求唱、舞、韵、白、技、表,称为\六功。据说青海省的黄南等地区早在明未清初就有了藏戏。青海黄南每到农历八月,藏族人民在欢度\夏日顿\节(庆贺丰收的节日)时,寺庙及各民间业余的藏戏团体即举行隆重的演出。上演的剧目为《文成公主》、《诺桑王子》、《朗萨姑娘》、《卓娃桑姆》、《智美更登》、《白玛文巴》、《苏格尼玛》、《顿月顿珠》八大藏戏。 藏戏最早是由云游僧侣、朝圣香客自西藏传到青海。由于历史长短不同、地区环境各异、语言特点差别,青海藏戏在其发展及形成上虽源于西藏,但与西藏的藏戏又不尽相同。长时期以来,由于民间艺人的加工,把当地一些民歌曲调运用到藏戏之中,这样就较大的丰富了藏戏的唱腔。在本世纪四十年代,黄南隆务寺喇嘛觉让玛、木结荷大力开展藏戏活动,致力于青海藏戏的改革,为了创造各种人物的造型,相传他们借着月光下的身影提炼人物的舞蹈动作。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 青海藏戏保持了原有的传统,而且具备了其独特的艺术风采。

解放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对藏戏这一古老剧种的重视与关怀,青海藏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首先由民间业余藏戏团在伴奏形式上进行了改革,加上简单的乐器伴奏,专业的艺术团体也开始了对藏戏的研究、挖掘、整理工作。1980年黄南地区又掀起了藏戏演出的高潮。1981年青海藏戏团组织了大批的艺术骨干力量,深入到黄南地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发掘、整理、研究、提高的工作,并将藏戏般上了青海舞台

1.青海藏戏介绍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