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果式拣选和播种式拣选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摘果式拣选和播种式拣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摘果式拣选和播种式拣选的比较分析

拆零拣选的方式主要分为摘果式和播种式两大类,国内应用较多的是摘果武拣选。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分别适用于哪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本系列连载文章将给出细致的分析,以便使广大读者和应用企业对于两种拣选方式形成更为深入的了解。

配送中心内通常有多种拆零拣选作业方法,总体上可归纳为两种:订单别拣选,俗称摘果式;商品别汇总拣选,俗称播种式。在普遍采用电子显示标签辅助拣选的今天,拆零拣选按照操作流程更加明确地区分为摘果式和播种式两类。

一 概念比较

1 摘果式拣选

摘果式拣选法是针对每一份订单(即每个客户)进行拣选,拣货人员或设备巡回于各个货物储位,将所需的货物取出,形似摘果。其特点是每人每次只处理一份订单或一个客户。 应用电子显示标签进行摘果式拣选,一般要求每一品种货物(货位)对应一个电子显示标签,控制计算机系统可根据货物位置和订单数据,发出出货指示,并使货位上的电子显示标签亮灯,操作员根据电子标签所显示的数量及时、准确地完成拣货作业。

图1是使用电子显示标签的摘果式拣选系统示意图,其作业特点是:从货架上取货,放入流水线上的箱中。图2是某配送中心的摘果式分拣线作业场景,拣选品规数约为1000个。

2 播种式拣选

播种式分拣是把多份订单(多个客户的要货需求)集合成一批,先把其中每种商品的数量分别汇总,再逐个品种对所有客户进行分货,形似播种,因此称其为“商品别汇总分播”更为恰当。

应用电子显示标签的播种式分拣系统,其每个电子标签货位代表一张订单(即一个客户),操作员先通过条码扫描把将要分拣货物的信息输入系统中,需要货物的货位所在的电子标签就会亮灯,同时显示出该位置所需分货的数量。载有单一品种货物的拣货人员或设备,巡回于各个客户的分货位置,按电子标签显示数量进行分货。

图3是使用电子显示标签的播种式分拣系统示意图,图4是某配送中心播种式分拣线的作业场景,该线采用“货到人”方式,一次分拣客户数最多为60个。其作业特点是:从流水线上的货箱中取货,放入货架上的发货箱内,与摘果式的动作刚好相反。

图5、图6是摘果式系统和播种式系统在配送中心的平面布局图,参照条件是分拣处理的品种数不小于2000个,分拣输出能力大致相等。图5中拆零拣选区安装的摘果式分拣线长度人于200米,并且一般情况下都是如此。图6中的拆零拣选区安装了4条播种分拣线,每条线长度10米。

二 硬件设备成本分析

应用电子显示标签的摘果式和播种式分拣系统,其硬件组成主要包括装有电子显示标签的货架、配套的流水(输送)线。从外观形式看,两种分拣系统硬件的主要区别在于,摘果式系统货架和流水线的长度远远大于播种式系统,宽度的差别并不大。 1 摘果式拣选系统

摘果式拣选系统一般要求每一品种货物占用一个货位,对应使用一个电子标签。国内现有的摘果式系统货架,一般每米长度可设置10个左右(8~12)的货位,因此,2000个品种的摘果式系统,其货架长度约为200米。配套的流水线长度一般会大于货架的长度。

2 播种式分拣系统

播种式分拣系统的每个电子标签(货位)代表一张订单(一个客户),因此,货架长度和分拣处理的品种多少无关,用很短的货架分拣线就可以处理品种数巨大的订单。例如,托贝克公司开发的TBC型播种分拣线处理2000个品规、40个客户,其货架长度仅为10米,仅为前述摘果式分拣线的1/20。图6中4条播种式分拣线组合,其长度也只有40多米,仅为摘果武的1/5。

3 硬件设备的成本分析

粗略估算摘果式系统和播种式系统的硬件造价,其每一个货位的成本、每米流水线的成本是基本相等的。由于摘果式系统的货架、流水线长度远大于播种式,因此在分拣处理能力相等的条件下,摘果式系统在占地面积、设备造价、操作人员数量、使用费用等方面将远大干播种式系统。

图7是一次处理40份订单的播种式分拣线,长度为10米。

三 作业流程和耗费工时分析

在此以含有若干份订单的一个波次为例进行分析,讨论的范围是订单间品种重合度较高的情况,并且与前述平面布局图对照理解。 1 摘果式拣选的作业流程

① 补货:从仓储区向拆零拣选区送货,并且逐个货位上架。

② 沿线拣选:周转箱沿着分拣流水线移动,分拣人员从货架上取货,放入周转箱。 ③ 复核装箱:拣选结束后,对已经装入周转箱的货物进行核对(品种、数量等),有时还需要换箱装货。

④集货待运:把已经复核装箱完毕的货箱送到发货区,等待运出。 2 播种式分拣的作业流程

①汇总拣货:从仓储区将该波次所需货物全部拣出,送到拆零分拣区,逐个放到分拣线上。

②沿线分货(含复核装箱):待分播货箱沿着流水线移动,分拣人员从流水线上的箱中取货,放入货架箱内。间歇性复核、装箱。

③集货待运:把已经复核装箱完毕的货箱送到发货区,等待运出。 3 作业量和耗时比较

按照作业流程,对两种方式的各主要阶段进行比较。 ①摘果式的“补货”VS播种式的“汇总拣货”

摘果式的补货作业:包括从仓储区将该波次所需货物拣出,按品项巡行于数千个货位,逐个放到拣选货位上。

播种式的汇总拣货:包括从仓储区将该批次所需货物全部拣出,逐个放到分拣线上。

两种方式相比较,摘果式的补货作业需要巡行数千个货位的行走距离,通常长度达几百米。此外,摘果式对每个货位的放货操作,其动作量也大于播种式的放货。

由于拣选货架空间有限,对出货量较大的商品货位,一个波次内摘果式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补货。而播种式只需一次。

由此看来,在这个作业时段,摘果式的作业量、耗时要远大于播种式。

此外,摘果式在大量补货时通常要暂停拣选作业,这就很难实现连续分拣,造成时间利用不充分。播种式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②摘果式的“沿线拣选”VS播种式的“沿线分货” 摘果式的沿线拣选:从货架上取货放到流水线上。 播种式的沿线分货:从流水线上取货放到货架上。 这两个互逆的拣货动作,耗时基本相当。

但摘果式的流水线长度远大于播种式,并且摘果式的货位多、转换多,周转箱移动的阻碍也多,造成摘果式分拣线的周转箱移动速度往往低于播种式(不考虑空行程)。

每当货架上货箱装满后,播种式分拣需要做一个换箱动作;此外,播种式分拣还要间歇性进行数量复核。完成这两件事所需的时间,大约为总拣货动作时间的10%。 综合而论,在这个作业时段,两种方式的工效大致相当。

③摘果式的“复核装箱”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