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经济指标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汽轮机经济指标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加热器端差(上端差):加热器蒸汽入口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出口水温之差。通常,无过热蒸汽冷却段时,为3~5℃;有过热蒸汽冷却段时,为-1~2℃。

——疏水冷却段端差(下端差):加热器疏水温度与加热器入口水温之差。一般为5~10℃。

2.6.2 测试结果的考核与评价

节能监督要求,与设计值比较,偏差不大于2℃为合格。 2.6.3 对经济性的影响

——加热器端差增大:降低加热器出口水温,使本级加热器的温升减小,而本级加热器出口水温的降低必然导致更高一级加热器抽汽量的增加,形成高品质蒸汽对低品质蒸汽的排挤,引起机组循环效率的降低,造成机组经济性的下降。 ——疏水端差增大:使得加热器疏水温度升高,降低了蒸汽的放热量,使得本级加热器的抽汽量增加和低一级加热器的抽汽量减少,形成高品质蒸汽对低品质蒸汽的排挤,引起机组循环效率的降低,造成机组经济性的下降。 2.6.4 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l 产生原因:

——加热器端差增大:铜管(钢管)结垢;空气或不凝结气体在加热器壳侧积聚;加热器水位过高等原因。

——疏水端差增大:加热器低水位或无水位运行,使疏水冷却段失效或效率降低,导致加热器疏水端差增大。铜管(钢管)结垢也会造成疏水端差增大。 l 消除方法:

——加强加热器水位调整,消除加热器泄漏及疏水调节装置和疏水系统阀门故障。

——改进加热器空气管的安装位置,防止加热器内部积存空气。 ——改善水质,定期冲洗污垢。 2.7 高加投入率 2.7.1 定义

高加投入率是指高加正常投用时间与高加应投用时间的比值百分数。即: 高加投入率=(高加运行小时数/高加应投运小时数)×100% (6)

2.7.2 测试结果的考核与评价 高加投入率在95%以上为合格。 2.7.3 对经济性的影响

如一台大型机组的高压加热器因故全部停运,发电热耗率将增加2~5%。 回热系统的经济运行

l 给水温度达到该负荷点下相应的设计值。

l 加热器端差及疏水端差较小,加热器温升分配合理。

l 各加热器无旁路漏流量的存在,疏水按照设计正常系统运行。

最后介绍有关经济性的几个综合指标。 2.8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 2.8.1 定义

汽轮机有效焓降与理想焓降之比。是一个衡量汽轮机内能量转换完善程度的指标。

2.8.2 测试方法

试验测取各缸初终参数,高、中压缸的排汽为过热蒸汽,可直接测量得到排汽焓,低压缸排汽为湿蒸汽,其排汽焓值由汽轮机质量及能量平衡计算求得。 ηoi=(hi-ho)×100%/(hi—hs) (7) 式中:

ηoi——各汽缸效率,%; hi——汽缸进汽焓,kJ/kg; ho——汽缸排汽焓,kJ/kg;

hs——对应汽缸的等熵膨胀终点焓,kJ/kg。 2.8.3 测试结果的考核与评价

各汽缸效率应达到设计值或合同规定值。 2.9 汽轮机汽耗率和热耗率 2.9.1 汽耗率

汽耗率SR是指汽轮发电机组进汽流量与输出功率的比值,即汽轮机每小时单位出力的耗汽量。其定义式为:

SR = M/P (8) 式中:

SR——汽耗率,kg/( kW·h) M——汽轮机进汽流量,kg/h; P——发电机输出功率,kW。

如果一台汽轮机组是在某个进汽参数下接受全部蒸汽并在某个较低压力下排出全部蒸汽的(没有给水回热和中间再热的凝汽式汽轮机或背压式汽轮机),汽耗率是最恰当的性能考核指标。 2.9.2 热耗率

热耗率HR是指汽轮机系统从外部热源取得的热量与其输出功率之比,即汽轮机每小时单位出力的热耗量。其定义式为: HR∑ (Mi·Δhi)/P (9) 式中:

HR——热耗率,kJ/( kW·h); Mi——质量流量,kg/h;

Δhi——对应质量流量每单位质量从外界获取的热量,kJ/kg

∑(Mi·Δhi)——输入循环的热量,其值为供给系统的热量与回收的热量之差,kJ/h。 P——发电机输出功率,kW。

对于一台带有给水回热系统的电站汽轮机组,热耗率是重要的考核指标。 对于一台带有给水回热系统和中间再热的凝汽式汽轮机来说,其热耗率为: HR=(Gms·hms+Grh·Hrh-Gcrh·hcrh-Gfw·hfw-Grhw·hrhw-Gshw·hshw)/P (10)

有时候也可采用循环热效率作为经济性能考核指标,其与热耗率的关系为: ηt=3600/HR (11) 2.9.3 测试方法

机组竣工启动、大修前后,或进行涉及机组热力特性的重大改造项目前后,必须做热力性能试验,求出机组的热耗率。具体测试方法在后面单独做详细介绍。 2.9.4 测试结果的考与核与评价 热耗率的合格指标是达到设计保证值。

2.10 汽水损失率、补给水率 2.10.1 定义

补给水率就是补给水量与主蒸汽流量的百分数比值,即: 补给水率=补给水流量×100%/主蒸汽流量 (12)

汽水损失率是补给水量减去锅炉排污量再除以主蒸汽流量的百分数比值,即: 汽水损失率=(补给水流量-锅炉排污量)×100%/主蒸汽流量 (13) 有供热时:

补给水率=(补给水流量-供热流量)×100%/主蒸汽流量 (14)

汽水损失率=(补给水流量-锅炉排污量-供热流量)×100%/主蒸汽流量 (15) 2.10.2 测试方法 (1) 仪表

双管差压计、差压变送器/流量变送器,也可利用现场经过校验的仪表。 (2) 测试方法

1) 运行方式:保持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 2) 测试时间:试验进行60min,每5min记录一次。

3) 测试内容:补给水流量、主蒸汽流量和锅炉排污量、供热流量。 2.10.3 测试结果的考核与评价

——补给水率和汽水损失率的合格指标是达到设计保证值。一般来说,容量为200MW及以上机组汽水损失率应小于额定蒸发量的1.5%;容量为100MW及以下机组汽水损失率应小于额定蒸发量的2.0%。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版)》要求:补水率月平均值应≤3%。 ——大唐监督:300MW以及以上机组补水率应<1.5%,300MW以下机组补水率应<2.0%。 2.11 汽轮机最大出力 2.11.1 定义

汽轮机最大出力是指,某一特定热力循环系统对应于最大主蒸汽流量下汽轮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

最大主汽流量是指,在规定的蒸汽参数下所有调节阀全开时的主蒸汽流量。 最大出力就是,机组在额定工况下,调节汽门完全开启时所发出的功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