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1.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这种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A. 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B. 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C. 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 D. 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天地君亲师,为中国儒家祭祀的对象。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也是传统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故本题答案选C项。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充分体现,且不符合本题宗旨,排除;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与题干荀子不相关,排除D项。

2.有人认为,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有利条件;也有人认为,君主专制主义对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破坏作用是主要的。这些看法说明 A. 历史解释的复杂性主观性 B. 政治对经济具有决定作用 C. 专制集权贯穿了中国历史 D. 时空观念决定着历史认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有人认为,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政治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有利条件;也有人认为,君主专制

主义对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破坏作用是主要的”,结合材料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解释基于不同立场、经历、价值观等因素,出现多元历史结论,故本题答案选A项。按照历史唯物史观,经济对政治具有决定作用,排除B项;专制集权几乎贯穿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但没有贯穿中国历史,排除C项;历史事实决定历史认知,D项表述错误,排除。

3.学者将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概括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 B. 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 C. 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 D. 社会思潮变动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峰期,这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开放,国家稳定,而宋代理学兴起,民族战争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体现在文学上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即“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故本题答案选D项。 A、B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排除;唐宋时期仍然坚持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C项表述错误,排除。

4.明清园林是江南不可忽略的景观。以明代为例,南浔镇有8处,双林镇有10处,藏泽镇有4处,盛泽镇有5处。园林可以用于宴集活动,为主人博得了风雅声望,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 思想活跃局面再现 C.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市镇经济空前繁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根据材料“明清园林是江南不可忽略的景观。以明代为例,南浔镇有8处,双林镇有10处,藏泽镇有4处,盛泽镇有5处”“园林可以用于宴集活动,为主人博得了风雅声望,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结合马克思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得知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繁荣,尤其是纯粹经济功能市镇经济的崛起,为市民人们追求物质层面生活(修建园林)和精神上的追求(博得风雅声望)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与本题主旨无关,排除;明清时期因为文化专制,思想上万马齐喑,排除B

项;经济重心南移早在两宋时期已经完成,排除C项。

5.中日甲午战争后,张之洞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战略。他建议“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以抵倭人”。该建议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光皇帝发布谕令,着地方官员在开埠的苏州等地,“筹议招商,多设织布、织绸等局”。这一战略的实施

A. 摆脱了列强资本输出的控制 B. 鼓舞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信心 C. 增强了洋务运动办厂的能力 D. 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日甲午战争后”“急宜筹护华商、华工之法”“该建议得到了清廷的认可,光皇帝发布谕令,着地方官员在开埠的苏州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以后,为了解决战争赔款和财政枯竭问题,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极大鼓舞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信心,故本题答案选B项。这时期的列强加大了资本输出,A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宣告洋务运动走向失败,C项表述错误,排除;近代中国的主要工业都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并没有改变,排除D项。

6.李大钊将十月革命理解为“庶民的胜利”,并呼呼中国的青年“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李大钊意在说明 A. 中国革命需要民众的支持 B. 农业落后急需青年去发展 C. 应该效仿苏俄的革命道路 D. 青年代表中国革命的未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庶民的胜利”“ 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意在倡导中国青年深入农村,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唤醒民众觉悟,让民众参与到中国革命的洪流中。故本题答案选A项。BD项不符合本题主旨,排除;中国效仿苏俄革命道路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排除C项。

7.1937年,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始投资26亿“满洲国元”。1938年又扩充至50亿“满洲国元”,使得伪满洲国的生铁产量达到500万吨、钢材产量200万吨、电力260万千瓦。日本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B. 转移本土过剩的产能 C. 掠夺沦陷区战略资源 D. 消耗伪满政权的实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伪满洲国的生铁产量达到500万吨、钢材产量200万吨、电力260万千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掠夺沦陷区各种战略资源,扶持发展各项重工业,满足日本战争机器侵略中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需求。故本题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排除A项;日本经略中国东北旨在侵略掠夺,B项违背基本史实,排除;D项不符合本题题意,排除。

8.有外国学者指出“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并没有像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1919年那样,怀着热烈的、救世主的革命憧憬去执掌政权……在革命后的最初几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注意的是他们的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迫切问题,而不是关于世界革命的空想”。该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 A. 建国方略稳健务实 B. 对世界事务不关心 C. 无意模仿苏联模式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并没有像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1919年那样,怀着热烈的、救世主的革命憧憬去执掌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的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效仿早期苏俄,罔顾本国国民经济凋敝的事实,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企图,而是通过恢复和发展国家经济的基础上,对生产资料进行公有制改造,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略稳健务实,没有急于求成,故本题答案选A项。建国初期中国密切关注世界事务,B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建国初期中国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D项。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