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第18课+诗词三首+Word版含答案正式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第18课+诗词三首+Word版含答案正式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18课 诗词三首

学习重点 1.理解诗词的内容,分析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比喻、对比、用典的表达技巧,重点掌握化虚为实的写法。

作者名句

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2.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4.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七十八岁梅花诗》 5.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文本导学

1.读准字音 (1)豆蔻( ) .(4)黍离( ) .(7)大散关( ) .

2.辨形组词

??砌? ?(1)? ?沏? ????怆? ?(3)? ?沧? ??

(2)荠麦( ) (3)窥视( ) ..(5)伯仲( ) .(8)玉砌( ) .

(6)初霁( ) .(9)怆然( ) .

??霁? ?(2)? ?荠? ????洲? ?(4)? ?州? ??

3.理解词义 解释加点的词语。 (1)出师一表真名世: ..

(2)千载谁堪伯仲间: ..

(3)淮左名都: .

(4)纵豆蔻词工: ..

(5)算而今重到须惊: .

(6)小楼昨夜又东风: ..

(7)中原北望气如山: .

(8)雕栏玉砌应犹在: .

1.《虞美人》一词,作者是如何将现实与回忆联结在一起的? 答:

2.《书愤》一诗的“愤”包含哪些内容? 答:

3.《扬州慢》写了哪些景象? 答:

1.阅读《虞美人》,回答问题。

(1)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 答: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应如何理解?这句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3)结尾两句把“愁”比作“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2.阅读《书愤》,回答问题。

(1)这首诗一共用了几个典故?用这些典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简析这首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答:

3.阅读《扬州慢》,回答问题。

(1)“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2)在这首词中,姜夔大量化用杜牧的词句,这是为什么? 答:

《虞美人》一词的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分析一下它在描写“愁”时的特点。 答: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1)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975),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有《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2)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诗作有《书愤》、《示儿》、《钗头凤》、《诉衷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

(3)姜夔(约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代表作有《扬州慢》、《暗香》、《疏影》等。 2.背景展示

(1)《虞美人》是李煜的绝笔词。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

演奏,加上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

(2)《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志向,因而悲愤异常。“书”,书写;“愤”,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3)《扬州慢》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扬州自隋以来就是南北运输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昔日繁华的扬州,已破败不堪,萧条冷落,作者路过此地,感慨今昔,因制此曲。这里“扬州慢”既是词牌,又是词的题目,与词的内容相关;后来此词牌只被用作词谱,与词的内容无关。“慢”,慢调,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取名。

文内文外

追忆逝水年华 ——李煜《虞美人》鉴赏

这首《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伎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赐酒将他毒死。

作者能诗能画,只可惜政治上无所成就。本是一国之君,却被囚寓,回首往事怎能不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作者慨叹时光太慢。大概是被俘前宫里的浮华生活使他不思进取,“往事知多少”长叹一声,开始回忆往事的美好。李商隐有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为慨叹去日美好,来日不多,美好的往事只能成为追忆,当时却只是惘然虚度。“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离开金陵(南京)来到汴京(河南开封),昔日贵为一国之君,而今只能抬头看看天下所共的一轮明月,思念故都。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试想一下,汉白玉制成的台阶栏杆,回映着清冷的月光,是一幅多么冰冷的图画啊!作者回想故国的宫殿,却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凭记忆来诠释。“只是朱颜改。”物是人非,年华已逝,留下的只有已老的宫女。古诗词中有许多慨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句子,但都不如此句。“雕栏玉砌”本是华丽的宫殿,“朱颜”本是多么美丽青春的词语,用在此处立刻就换了一种悲哀的意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是全词的题眼,也是千古绝句。李煜用比喻手法,借助“一江春水”,把抽象无形的“愁”形象化了,突出了愁之多,愁之无尽。

类文品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