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广东]新建铁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五、隧道围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工程地质评价

(一)岩石力学性质

根据湖南省工程勘察院中心实验室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报告其统计值见表4。

SSZ-6孔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统计表 (表4)

孔深岩石名称 (编号) 样品(m) 编号 起-止 度g/cm 率% 45.64 岩67 34.0- 千枚岩 34.2 岩68 56.74 55.91 52.19 62.54 岩9 变质砂岩 岩10 135.6-145.0 74.12 75.99 76.93 75.68 2.69 0.27 64.01 63.82 63.46 54.947 2.69 0.31 48.97 43.71 46.11 3饱和块体密吸水抗压强度 平均 烘干MPa 平均MPa 饱和MPa MPa (二)工程地质评价

按照《铁路工程地质手册》中有关铁路隧道围岩分类方法,结合本工程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本隧道围岩级别为Ⅳ级。具体围岩分级情况及围岩性质见表5、表6。

8

铁路隧道围岩分类 (表5)

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类别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 硬质岩石〔饱和极限抗压强度Rb>60MPa〕:受地质构造影Ⅵ 响轻微,节理不发育,无软弱面(或夹层);层状岩层为厚层,层间结合良好 硬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有少量软弱面(或夹层)&贯通微张节理,但其产状Ⅴ 及组合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中厚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很少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质岩石偶夹软质岩石 软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层状岩层为厚层,层间结合良好 硬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理发育,有层状软弱面(或夹层),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尚不致产Ⅳ 生滑动:层状岩层为薄层或中层,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软质岩石互层 软质岩石〔5MPa<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较重,节硬质岩石〔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很严重,节理很发育,层状软弱面(或夹层)已基本被破坏。 软质岩石〔5MPa<Rb≤30Mpa〕: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Ⅲ 理发育 土:1.略具压密成岩作用的粘性土及砂类土 2.黄土(Q1、Q2) 3.一般钙质或铁质胶结的碎、卵石土、大块石土 石质围岩位于挤压强烈的断裂带内,列席杂乱,呈石夹土Ⅱ 或土夹石状 一般第四系的半硬至硬塑的粘性土及稍湿的一般碎、卵石土、圆砾。角砾土及黄土(Q1、Q2) 石质围岩位于挤压极强烈的断裂带内,呈角砾、砂、泥松软体 Ⅰ 软诉状粘性土及潮湿的粉细纱等 呈巨块状整体结构 呈块(石)碎(石)块镶嵌结构 呈大块状砌呈碎石状压碎结构 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 1、2呈大块状压密结构3呈巨块状整体结构 呈角(砾)碎(石)状松散结构 呈松散或松软状 呈松软状 粘性土易蠕动砂性土潮湿松散

围岩开挖后的稳定结构特征和 完整状态 呈巨块状整体结构 状态 (单线) 围岩稳定,无坍塌,可能产生岩爆 暴露时间长,可能会出现局部小坍塌,侧壁稳定,层间结合差的平稳岩层,顶板易塌落 呈大块状砌体结构 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小坍塌,侧壁基本那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坍塌 理较发育:层状岩层为薄层、中层或厚层,层间结合一般 体结构 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坍塌,侧壁有时失去稳定。 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侧壁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陷)或坍塌至地表 围岩极易坍塌变形,有水时土、砂常与水一齐涌出,浅埋时易坍塌至地表 9

黄竹坪隧道围岩级别划分表 (表6)

孔号 围岩级别 工程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围岩岩性为志留系(S)千枚岩、砂岩等,属硬质岩石,岩芯DK320+70Ⅳ 0右15m 在34.0-34.2m、135.8-145.0m处取岩样化验,其饱和平均抗压强度分别为46.11MPa、63.46MPa;烘干平均抗压强度分别为54.947MPa、75.68 MPa。节理裂隙在浅部发育,深度在38.3m以下有所减弱,岩芯呈块状、短柱状、柱状;围岩段岩性一般,局部可能发生洞顶崩塌破坏。 弱裂隙含水层 六、综合测井测试

桂肇段黄竹坪隧道SSZ-6孔综合测井工作所采用的测试方法有:电阻率、声波波速、岩石密度、井径、井温、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及扩散发水文测井。

1、SSZ-6孔测井分层和综合测井解释成果是SSZ-6孔测井曲线综合解释成果图(物探综合测井报告)。钻孔岩性物性统计见表7。

2、资料解释:

通过对SSZ-6钻孔测井各参数的综合分析,并参考岩芯鉴定结果后以为,本钻孔可划分为7个岩段,每个岩段的物性参数统计结果见《SSZ-6钻孔各岩段物性参数统计表》,其中21.3米以上为套管,21.3米以上测量数据无地质意义。下面分别对各岩段解释如下:

1.21.3~38.8米为碎石土,该段井径扩大,密度减小,电阻

10

率、波速、密度等曲线变化大为碎石土的不均匀性造成。值得指出的是该段从岩石波速上看,岩石波速大于3.0km/s,属于强风化、破碎的基岩,不属于碎石土,可能岩性鉴定错误。

2.38.8~45.2米为角砾状千枚岩,其电阻率、波速、密度均较高,局部密度减小,该段岩石基本完整。

3.45.2~112.5米为变质砂岩,该段电阻率较低,波速、密度曲线变化平缓,局部有井径变大的现象,整体上此段岩石基本完整,部分地段裂隙较发育。

4. 112.5~117.5米为变质砂岩,电阻率、波速、密度均较高,电阻率、密度起伏变化较大,该段岩石基本完整。

5. 117.5~124.2米为变质砂岩,其电阻率、波速、密度较高,岩石裂隙较发育。

6. 124.2~137.5米为砂岩,电阻率、波速、岩石密度较低,岩石裂隙较发育。

7.137.5~200米为砂岩,电阻率、波速、密度均较高,该段岩石完整。

SSZ-3钻孔岩性物性统计表 (表7)

电阻率ΩM 分 段 m 21.3~38.8 38.8~45.2 45.2~112.5 112.5~117.5

最 大 值 2576 4185 2384 3090 最 小 值 306 平 均 值 1255 553 753 403 703 差 值 5.65 5.46 5.83 5.62 值 4.48 5 4.94 5.33 值 5.02 5.1 5.35 5.53 差 0.35 0.11 0.19 0.11 值 2.64 2.54 2.72 2.77 值 2.22 2.39 2.33 2.52 值 2.47 2.47 2.55 2.61 差 0.08 0.04 0.05 0.07 值 20 23 24 21 值 3 9 1 0 值 差 13 17 15 11 4 2 3 6 标准大 小 均 准 大 小 均 准 大小均准 最 最 平 标 最 最 平 标 最最平标 声波波速km/s 岩石密度g/cm 3自然伽玛γ 1505 2412 178 637 697 1531 1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