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讲稿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构造地质学讲稿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㈢塑性层拱张构造

1.盐膏层拱张构造

如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沙四段——孔店组纵向上断续分布着近千米的含盐、膏的地层,其中的泥岩夹层均属高孔隙、高含水的欠压实地层。这些岩层与围岩有明显的密度差,随着埋深的加大,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形成规模较大的拱张,在其上覆地层形成不规则的穹隆构造,而其顶面的张性断裂则组成面貌较为复杂的复式地堑(如图67)。

41

2.泥脊拱张构造

欠压实泥岩由于孔隙度高,含水量大,也具有可塑性。当岩体达到一定的深度后,与围岩的密度差就很明显了,在区域张扭应力的作用下,由岩体骨架支撑的重力均衡遭受破坏,开始流动,形成一系列雁行排列的泥脊。泥脊上涌在上覆地层中引起拱张和断裂,形成泥脊拱张构造。与膏、盐层相比,泥岩的流动性较弱,厚度也较薄,所以泥脊拱起的幅度较低,拱张形成的构造较为平缓,断裂幅度较小,切割层位也较浅,如利津洼陷的店子构造(如图68)。

42

3.与塑性层拱张有关的逆牵引构造

由于胜北大断层的继承性活动,邻近断层沉积的沙三段欠压实泥岩和沙四段含膏、盐地层,明显加厚,在区域扭应力的作用下,重力均衡遭受破坏,向上拱升,而紧靠胜北大断裂一侧由于同生断层向下滑动的牵引和应力松弛引起的地层滑塌,造成微弱的产状反倾,从而形成与塑性地层拱张有关的坨——胜——永逆牵引背斜构造带(如图69)。

43

㈣继承性构造

由于前第三系古地形高地被第三系沉积物逐层超覆、掩埋,在上覆沉积负荷的差异压实作用下形成继承性披覆构造。

1.完全继承古地形形态的披覆构造。如林樊家构造是完全继承孔店组古地形的馆陶组披覆背斜构造(图70)。

2.长期发育的继承性构造

也叫沉积同生背斜构造。以桩西——五号桩潜山披覆构造较为典型。沙四段只在其翼部超覆,潜山自沙三段开始披覆以来,在区域性下陷的背景上,潜山头下降得慢,周围下降得相对快一些,当时沉积的主要是泥质岩类,在差异压实作用下,第三系各组段沿袭古地形高点发育了不同幅度的披覆背斜构造(图65)。

3.晚期衰退的继承性构造

如东营凹陷平方王构造。沙三段沉积末,沙四段已具备有很好的构造圈闭。然而到了沙二段、沙一段,东营凹陷沉降中心西移,待到东营组时期,西部利津地区成为盆地的沉积中心。而本区潜山基岩的古地形起伏,在东营组和上第三系地层中已看不到任何迹象。

㈤岩浆拱起构造

火山锥或各种侵入体使其上覆地层拱起而形成的构造。如惠民凹陷玉皇庙地区,安山岩侵入体拱起在馆陶组地层形成的背斜构造(如图71)。

4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