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克用人力资源复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1董克用人力资源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人力资源概述

1.第一次使用“人力资源”一词的人是 (A )

A.康芒斯 B.舒尔茨 C.贝克尔 D.哈比森 2.第一个对人力资源概念赋予现在意义,并进行明确界定的是 ( A )

A.德鲁克 B.康芒斯 C.舒尔茨 D.哈比森 3.提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是 ( A )

A.舒尔茨和贝克尔 B.德鲁克和萨贝宁 C.哈比森和雨果 D.康芒斯和刘易斯

4.我国研究人力资源的学者中,主张从能力角度出发解释人力资源含义的是(A )

A.张德、朱舟、陆国泰、萧鸣政、郭洪林等 B. 张德、陈运敦、陈全明等 C.朱舟、郭晓明等 D.陆国泰、萧鸣政、于桂兰、魏燕等 5.我国计算人力资源时,所依据的现行年龄是(A )

A.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 B.男性14-60岁,女性14-55岁 C.男性18-60岁,女性18-55岁 D.男性16-65岁,女性16-60岁 6.不属于影响人力资源的数量因素的是 ( D )

A.人口的总量 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迁移 D.人们的就业意愿 7.不属于衡量一国或地区的人口质量的因素是(D )

A.体质水平 B.文化水平(包括专业技术水平) C.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 D.实际参加工作的人力资源数量 8.不能反映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是(A )

A.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规模 B.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类型 C.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复杂程度 D.可以推动物质资源的人的数量

9.人才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中最具有较学科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或重要

作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即优质的人力资源。 10.按照劳动经济学的观点,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是(A )

A.实践岗位锻炼 B.教育和培训 C.迁移 D. 医疗保健 11.按照国际惯例,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是看这个国家( A )。

A. 60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B. 55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C. 63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D. 65岁以上人口比例是否超过10%

12.人的生命周期与其劳动能力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 B )。

A.能动性 B.时效性 C.增值性 D.再生性

13.在人力资源思想的发展中,把人当作机器对象,提出了讲究工作规范但缺乏人性色彩科学管理学说的

是( A )。

A.美国的工程师泰罗 B. 美国的学者梅约 C. 美国著名的人格科学论理学家卡特尔 D. 美国的学者小乔治·盖洛普

14.根据我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规定,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的上限分别是( B )。

1

A.6个月,12 个月,18个月 B.12个月,18个月,24个月 C.18个月,24个月,36个月 D.24个月,36个月,48个月 15.在人的需要理论中,提出了成就需要理论的是( C )。

A. 马斯洛 B. 斯普兰格 C. 麦克利兰 D. 田崎仁 16.在人力资源构成的几部分中,构成经济活动人口的是( D )。

A. 适龄就业人口、军队服役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B. 适龄就业人口、就学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C. 适龄就业人口、家务劳动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D. 适龄就业人口、求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 17.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其实是一码事。

错。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其联系:一是二者都是以人为基础而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的脑力和体力;二是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大都是以人力资本为依据的,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理论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部分,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的,两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产生的。区别:一是在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强调的是以某种代价获得的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由因索果;而人力资源则是作为一种资源,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对价值的创造起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强调的是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和创造能力,与社会价值是一种由果溯因的关系。二是二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的资本形式,是形成人体脑力和体力的物质资本在人身上的价值凝结,是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研究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强调的是投资付出的代价和收回,考虑的是成本带来多少价值,研究的是价值增长的速度和幅度,关注重点是收益问题,即投资能否带来收益及能带来多少收益的问题;人力资源则不同,它将人作为财富的来源来看待,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注的重点是产出问题,即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多强。三是二者的计量方式不一样。资源是存量概念,而资本则是兼有存量和流量的概念,人力资源是指一定空间、一定时间内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而人力资本如不从生产角度看,往往是与流量核算相联系的,表现为经验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提升,产出量的不断变化和体能的不断消耗,如从投资角度看,又于存量核算相联系,表现为投入到教育和培训、迁移和健康等方面的资本在人身上的凝结。 18.人力资源具有哪些特性?

①能动性。人力资源是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而人总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②时效性。人的发育期在16岁之前,60岁以后脑力和体力不断衰退,越来越不适应劳动,只有16-60岁之间(特例除外)才是脑力和体力的鼎盛时期,最适应劳动。人的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源倒“U”型关系说明,必须在16-60岁之间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这也说明人力资源无法储存,如不及时使用就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也不能保留以待日后使用,社会知识、技术的飞速发展会使得“闲置”的人力资源逐渐流失其价值和特性。

2

③增值性。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对单个人来说,脑力和体力不会因使用而消失,相反会因为使用而更有价值,即在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是不断增值的。人力资源因其再生性而具有无限开发的潜能和价值。

④社会性。人所具有体力和脑力明显受到社会和时代因素的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必将导致人力资源质量的不同。

⑤可变性。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序可能会有变化。人力资源是人的脑力和体力,它必将以人为主体,其使用过程就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而人的劳动过程又会因自身心理状态的不同而影响劳动结果。

⑥可开发型。人力资源是同自然资源一样具有可开发性,但开发的途径方式与自然资源不同,教育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二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此外,具有投入少,产出大的特点。

19.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专家一致认为,“知识的进展”是20世纪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知识进展指的是( A )。

A.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使社会劳动者文化水平、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提高,具有较高的运用物质资源的能力

B.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改造对象的认识,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C.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在实践中获得了更多的新知识 D.人们的身体素质、智能素质在实践中得以普遍提高

20.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现代以及将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主要是(A )。

A.以知识技术为核心的人力资源 B.以机器,厂矿为核心的物质资源 C.以地理位置等为主的区位资源

D.以社会关注、政府参与为主的优势资源

21.提出“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的人”的人是(A )。

A.德鲁克 B.贝克尔 C.舒尔茨 D. 哈比森 22.人力资源在产业布局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特征是( B )。 A.第一产业劳动人口比重较大 B.第二、三产业劳动人口比重较大 C.第一、二、三产业劳动人口比重差不多 D.第一、二产业基本相等,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23.请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如何理解“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根据人力资源的

特点,谈谈你对 “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 的理解)

提示要点:(1)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所具备的劳动能力总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即组织自主拥有的,能够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2)人力资源能否成为企业核心能力要素,必须以它是否具备核心能力的四个基

3

本(价值有效性、稀缺性和独特性、难以模仿性、组织化特征)特征来分析。(3)正是因为人力资源具备了价值性、稀缺性与独特性、难以模仿性、组织化这四个基本因素,所以在现在企业中,人力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核心能力要素,支撑着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

(本题可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观点正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论证充分均可。)

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管理科学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管理科学之父”的是( A )

A.弗雷德里克·泰罗 B. 罗德·孔茨 C.赫伯特·A·西蒙 D.德鲁克

2.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人员管理,它是组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3.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是(E )。

A.工业模式 B.投资模式 C.参与模式 D.高度灵活模式 E.数理信息模式

4.以劳动关系协调为主,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工作规则的建立,职业晋升阶梯和职业生涯设计、以资历为基础的报酬体系、雇佣关系、绩效评估等的人力资源管理式是(A )。

A.工业模式 B.投资模式 C.参与模式 D.高度灵活模式

5.对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培训和开发,具体措施包括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工作丰富化、培训和长期薪酬,这样的管理模式是(B )。

A.工业模式 B.投资模式 C.参与模式 D.高度灵活模式 E.数理信息模式

6.借助外脑、聘请顾问,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采取灵活的雇佣关系、多样的报酬、多变的组织结构等,这是人力资源管理( D )的标志。

A.工业模式 B.投资模式 C.参与模式 D.高度灵活模式 E.数理信息模式

7.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是什么?

①吸纳功能:吸引并让优秀人员加入本企业。 ②维持功能:让已经加入的员工继续留在本企业。 ③开发功能:让员工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需要的技能。 ④激励功能:让员工在现有的岗位上创造出良好的业绩。 8.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目标10大目标理论的是( A )。

A.阿姆斯特朗 B.萧鸣政 C.张德 D.朱舟

9.华为公司把它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概括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宏大的、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队伍,以及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和高效运作提供保障。”这个管理目标中(C D )目标没有包括进去。 A.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