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应避开正在活动的地裂缝,避开的距离和采取的措施应按有关地方标准的规定确定;

5在地面沉降持续发屉地区,应搜集地面沉降历史资料,预测地面沉降发展趋势,提出高层建筑应采取的措施。

8.1.4位于斜坡地段的高层建筑,其场地稳定性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高层建筑场地不应选在滑坡体上,对选在滑坡体附近的建筑场地,应对滑坡进行专门勘察,验算滑坡稳定性,论证建筑场地的适宜性,井提出治理措施;

2位于坡顶或临近边坡下的高层建筑,应评价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判断整体滑动的可能性;

3当边坡整体稳定时,尚应验算基础外边缘至坡顶的安全距离; 4位于边坡下的高层建筑,应根据边坡整体稳定性沦证分析结果,确定离坡脚的安全距离。

8.1.5抗震设防地区的高层建筑场地应选择在抗震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当不能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治硼措施,并不应在危险地段建设高层建筑。

8.1.6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建筑场地类别,抗震设防烈度为7—9度地区,均应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不含黄土)地震液化的可能性,井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6度地区一般不进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化沉陷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

8.1.7在溶洞和土洞强烈发育地段,应查明基础底面以下溶洞、土洞大小和顶扳厚度,研究地勘口固措施。经技术经济分析认为不可取时,应另选场地。

在地下采空区,应查明采空区上覆岩层的性质、地表变形特征、采空区的埋探和范围,根据高层建筑的基底压力,评价场地稳定性。对有塌陷可能的地下采空区,应另选场地。

8.2天然地基评价

8.2.1天然地基分析评价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场地、地基稳定性和处理措施的建议; 2地基均匀性:

3确定和提供各岩土层尤其是地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建议值和使用条件;

4预测高层和高低层建筑地基的变形特征; 5对地基基础方案提出建议;

6抗震设防区应对场地地段划分、场地类别、覆盖层厚度、地震稳定性等作出评价;

9对地下室防水和抗浮进行评价; 8基坑工程评价

8.2.2天然地基方案应在拟建场地整体稳定性基础卜进行分析论证,并应考虑附属建筑、相邻的既有或拟建建筑、地下设施和地基条件可能发生显著变化的影响。

8.2.3在天然地基方案的工程分析中,地基承载力验算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地基变形验算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8.2.4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判别为不均匀地基。对判定为不均匀的地基,应进行沉降、差异沉降、倾斜等特征分析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

1地基持力层跨越不同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工程特性差异显著。

2地基持力层虽屑于同一地貌单元或工程地质单元,但遇下列情况之一: 1)中一高压缩性地基,持力层底面或相邻基底标高的坡度大于10%; 2)中一高压缩性地基,持力层及其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差值大于0.05b(b为基础宽度)。

3同一高层建筑虽处于同一地貌单元或同一工程地质单元,但各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较大差异时,可在计算各钻孔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当量模量的基础上,根据当量模量最大值和当量模量最小值的比值判定地基均匀性。当比值大于地基不均匀系数界限值K时,可按不均匀地基考虑。K见表8.2.4。

8.2.5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应根据土质条件选择现场载荷试验、室内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或旁压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结合理论计算和设计需要进行综合评价。特殊土的地基承载力评价应根据特殊土的相关规范和地区经验进行。岩石地基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划分和评定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风化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其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确定。

表8.2.4地基不均匀系数界限值K

同一建筑物下各钻孔压缩模量当量值的平均值(Mpa) 不均匀系数界限值x ≤4 1.3 7.5 1.5 15 1.8 >20 2.5 注:在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某一个钻孔的压缩模量当量值应根据平均附加应力系数在各层土的层位深度内积分值和各土层压缩模量按下式计算: 8.2.6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持力层及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2当高层建筑周边的附属建筑基础处于超补偿状态,且其与高层建筑不能形成刚性整体结构时,应考虑由此造成高层建筑基础侧限力的永久性削弱及其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3拟提高附属建筑部分基底压力,以加大其地基沉降、减小高低层建筑之间的差异沉降时,应同时验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地基极限承载力,保证建议的地基承载力满足强度控制要求。

8.2.7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和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外,还可按附录A估算地基极限承载力fu除以安全系数K以确定实际基础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值应根据建筑安全等级和土性参数的可靠性在2-3之间选取。计算fa时,应根据基底下的地层组合条件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地基持力层的代表性内摩擦角标准值φk和代表性黏聚力标准值ck。

8.2.8采用旁压试验(PMT)成果验算岩性均一土层的竖向地基承载力时,可按以下方法进行承载力计算分析,对计算结果应结合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合理判定。

1通过旁压临塑压力计算地基承载力

fak=λ(Pf—P0)(8.2.8-1)

式中fak——岩性均一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P0——由旁压试验曲线和经验综合确定的土的初始压力(Kpa); Pf——由旁压试验曲线确定的临塑压力(Kpa);

λ——临塑值修正系数,可结合各地区工程经验取值,但一般不应大于1。

2通过旁压极限压力可按式(8.2.8-2)计算地基极限承载力fu,除以旁压安全系数K后获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旁压极限承载力安全系数K的取值应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