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禄丰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展为己任,为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出点子、多想办法、多花力气、多下功夫。要消除一切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认识上放胆,政策上放宽,规模上放限,机制上放活,政治上放心,切实改进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鼓励创新促发展。要继续实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考核责任制,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指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激励机制,制定奖励办法,设立奖励专项资金,加大奖励力度,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突出贡献的经营者和引进重大项目并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引资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九)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离不开以教育、卫生、人口、人才、特殊群体等为载体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民权,时刻关心群众疾苦,把百姓冷暖放在心头,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1、强化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面向广大群众,惠及千家万户,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体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阶段。要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在县域范围内实现更加合理的配置;要继续实施“两基”巩固提高、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中小学危房改造、信息技术教育和扩大优质教

-33-

育资源五大工程,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在办好公办学校的同时,坚持鼓励、支持、规范的原则,引入市场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以增加教育投入和教育资源总量,缓解选择教育给公办学校带来的压力;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贫困生救助制度,坚持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进行倾斜;要努力扩大普通高中尤其是县一中的办学规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未来普及高中教育的要求。

2、发展卫生事业。要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乡村一体化管理制度,改善乡村卫生医疗条件,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要完善乡(镇)卫生院上划管理工作,健全卫生执法监管制度,认真组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加大对药品流通市场的监管力度,保证群众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切实加强卫生系统行业建设,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技能和本领,增强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的满意度。

3、控制人口数量。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我县农业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大,严重制约着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要全面推行“奖优免补”政策,有效控制农业人口过快增长,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要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红黄牌警告制度,切实控制人口增长;要认真抓好流动人口管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要稳步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实行知情选择、合同管理的试点工作;五是深入广泛地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意识和自觉性。

-34-

4、培养兴县人才。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知识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加快培养兴县人才。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特别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技术向生产力的转换;要以提高城乡居民的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基础教育,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最终提高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要改善人才环境,增强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营造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的良好环境;要抓好人才教育培养基础,以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形成各业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5、控制环境污染。要集中力量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积极利用绿色无污染能源,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资源承诺行动,减少环境灾害;要依法保护水环境、水生态和防治水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要加强对新建项目的环境评价和管理,建立健全环境评价体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加强环保设备工艺的开发、设计和生产,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要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激发全社会公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6、重视生态建设。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完成森林管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继续推广农村能源建设。要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快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实施重大节能技改与示范项目,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依法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管理;要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增强减灾防灾能力,实施保护资源及环境美化工程;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

-35-

展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形成“在发展中加强环保、以环保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经济格局。

7、合理利用资源。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健全土地储备制度,加大土地使用权流转;要严格整顿矿产资源管理秩序,进一步建立健全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与管理制度,加大矿产资源开采权的有偿出让;要积极探索水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统一管理,加大节水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要运用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8、关注弱势群体。要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制定和出台一系列就业和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拓宽保障面,完善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将非公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等依法纳入社会保险范围;要切实做好扶贫工作,帮助全县温保线以下4万贫困人口早日摆脱贫困;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保监察执法活动,实现行政监察与社会监督和法律相结合,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

(十)坚持依法治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依法治县,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和法律制度,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到2005年,各级人民政府和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执法环境明显改善;执法监督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新的发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执法责任制得以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得到有效落实;普法宣传教育走向深

-3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