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浅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9年精选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迅速,国家在基础教育的投入也逐年增加。

国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与投入是前所未有的,2010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260.5亿元,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但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来说,我国基础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存在机制不健全,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现状等问题。 二、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体制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体制基本属于中央集权制,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甚至教学方法都要由中央统一规定。地方的各种教育事业接受国家的指导、监督,地方办学遵循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虽然中央明确表示要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以及相应的职能部门直接干预教育的现状并没有改变。

虽然这样便于统一全国的教育思想,有利于统一规划全国教育事业。但是对教育发展实行机械化和统一的标准,不利于调动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易导致脱离当地实际,不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教育。

此外,基础教育的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某些地方政府官员受政绩的影响,更愿意发展那些短期快速见效的领域以凸显政绩,所以当两者冲突时,地方政府就会追求财政收入而忽视对教育投入的重视。 2、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分配不均衡

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投资水平的重要指标。基础教育作为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负责,基础教育经费则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尽管多年来,我国逐渐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伴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逐年提升,政府教育经费增长还是相对缓慢。教育经费问题一直是基础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与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发展目标仍有差距。

3、农村基层教育薄弱,城乡区域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地域广泛以及区域政策上的差异,各地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到目前为止,宏观上看各各区域基础教育的差异,与其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一致.教育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紧紧地

绑在一起,从东到西逐步由发达趋向落后。

城市和农村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农村的基础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此外,作为基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办学硬件也至关重要。农村的办学硬件十分薄弱,特别是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建设投资明显不够, 较为贫穷的地区全部靠国家财政有限的拨款, 不能从根本上为农民受教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在当前,各省市的重点学校总是优先得到各级资金的投入,使这些学校的环境、教学设施都赶上了时代的要求。而农村学校不论是校舍、教学仪器、图书资料还是教师队伍等等都不如城市的资源配置优越,再加上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基础教育发展缓慢。 三、发展基础教育的对策

滞后的基础教育长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弊端若不及时解决,不仅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更会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出现偏差引发其他社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和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监督机制

基础教育的办学主体是政府。实现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应该更多的承担起责任。政府应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消除教育经费的挤出效应,完善监督机制。

政府作为供给者处于优势地位,要加强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的运行机制,同时加强权力的监督。

之所以会出现教育经费的挪用现象,主要是因为政府工作透明度不高,监管力度不够。广大群众对教育经费的来源与去向并不清楚而导致的。所以政府应该鼓励公众对其进行监督,提出建议和意见。

此外教育行政要多元化、科学化、民主化、专业化,逐步纠正中央集权制的缺陷。

2、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的落实关系到人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文明的进步,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国家应该坚定基础教育在国民体系中的地位,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

同时,基础教育不应该分区域性,对于城市和农村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以经济条件来区分教育投入的多少。对与一些落后地区,由于农村学校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影响力相对较低,在获取教育资源时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要有所倾斜。

对于因城乡资源分布不均而出现的薄弱学校,政府在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应该改善学校的设施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

3、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实行素质教育

长久以来,教育活动都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指令或指导下开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办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特色。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对课程有所偏重,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

策略来进行学习并不关心,只要考试成绩提高就行,忽视了选修课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阶段要做到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应该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目标,注重学习的构成和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其获得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加快基础教育的步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