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练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食品化学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判断题

1、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物质。( ) 2、维生素是机体内完全不能自身合成的物质。( ) 3、水溶性维生素有VB1、VB2、VB6、VH、VK、VC等。( )

4、从鸡蛋中可获取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如VB1、VB2、VB6、VD等。( ) 1、VB2和VC共存时,VB2可抑制VC的分解。( )

2、由于VC对人体有多种生理功能,因而摄聚越多越好。( ) 3、五元环状结构是VC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 4、催化剂大大加快了VC厌氧降解历程。( ) 5、VC对热很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 )

10.沸水中的苹果,由于VC氧化酶,酚酶以及高温的作用大大减少了VC的含量。( ) 氧化酶

11.由于β-胡萝卜素 2VA1,故类胡萝卜素又称VA元。 脱氢酶

12.VA中基团-CH2OH被酯化(或氧化)后,失去其生理功效。( ) 13.VA与VA元对热不稳定。( )

14.脂溶性维生素对酸不稳定,水溶性维生素对碱不稳定。( ) 15.细胞外起作用的VE与细胞内起作用的VC都有较强抗氧化能力。( ) 16.常见的2,6—二氯酚靛酚法和荧光法测VC都只能测还原性的VC。( ) 17.由于人体内VC合成不足,必须从食品尤其从果蔬中摄取。( ) 五、完成反应方程式 六、简答题:

1.维生素有哪些共同特点? 2.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分成几类?

3.VC有哪些生理功能,在功能食品中有哪些应用? 4.简述VA的稳定性和功能以及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5.简述VD的功能及稳定性。

6.简述VE的功能稳定性及在哪些食物中的存在。

7.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VC时应注意的事项及测定桔汁的VC时,应加何种物质,为什么? 8.荧光法测VB1的含量和比色法测胡萝卜素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9.食品中营养素的添加,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10.食品中维生素在食品加工中损失途径有哪些?为尽量降低维生素的损失,粗加工时应注意

什么?

七、分析题:

1、分析VC的降解途径及其影响因素,试从结构(降解历程反应步骤,结构)上说明VC为什么不稳定。

2、试述常见测VC的两种方法(2,6—二氯酸酚靛酚法、荧光法)的原理,主要反应式,以及各存在的干扰物质应如何去除(用反应式表示),应注意些什么?

3、试述荧光法测定VB2的原理,主要反应式以及存在的干扰物质应如何去除? 4、为什么在职烹调工艺中,应尽量避免对含维生素的食品原料进行长期蒸煮和油炸? 5、人尤其幼儿应长期避光,不晒太阳。 6、粗粮比细粮的营养价值高。 七、填空题:

1、水溶性维生素分为______族,包括______和______族,包括______。 2、脂溶性维生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和______加速VB1的分解。

4、VB2和______共存时,______可抑制VB2分解。 5、VB1和______共存时可抑制VB2分解。 6、VB2可形成______的光色素和不等量______。 7、______是VC不稳定主要因素。

8、VC降解历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9、在高盐、高糖浓度的溶液中,______降低,VC降解______。 10.半胱氨酸与金属离子形成______,保护了VC。 11. ______可阻止亚硝酸盐形成亚硝胺。

12.VD3元(7-脱氢胆固醇)生成VD3(胆钙化醇)的条件为______。 13.动植物死后释放出______影响Vitamin发生降解。 14.脂类氧化产生的______使Vitamin损失。 15.烟酰胺是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组分。

16.______是一种最稳定的维生素,对热、光、空气、酸、碱都不敏感。

17.维生素E具有______功能,可使细胞膜上______免于氧化而被破坏,VE还可保护______

(基因)不被氧化,从而保护了某些酶的活性。

18.VK具有______功能,又称______,天然VK有两种形式,即______和______。 19、荧光法测VC时,λ

x

二_____,λ

二______,加______可消除干扰。荧光法测VB1时,λ

=_______,λm=___________。

20、食物中的VD有两种,即_______和_______,VD前体包括_______和_______。 21、RDA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 矿物质

一、名词解释

1.矿物质 2、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毒元素 3、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4、碱性食品 5、酸性食品 6、酸中毒 7、生物利用率 8、HTST 9、同位素示踪法 二、判断题

1.除了C、H、O以外,其它元素都称为矿物质,也称无机质或灰分。( ) 2.矿物质在体内能维持酸碱平衡。( )

3.必需元素包括Cu、Zn、Ca、Se、Cd、Ge、Fe。( ) 4.植物中矿物质以游离形式存在为主。( ) 5.植物中矿物质一般优于动物中矿物质。( ) 6.VD、P有助于Ca的吸收。( )

7.Na+、Ca2+是维持人体渗透压最重要的阳离子。( ) 8.K+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 9.Fe3+比Fe2+更易被人体吸收。( )

10.VC,半胱氨酸、植酸盐、磷酸盐都不利于Fe2+的吸收。( ) 11.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中的Fe2+易被人体吸收。( ) 12.Zn在动物性食品中的生物有效性劣于植物性食品。( ) 13.Se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中心的主要组分。( )

14.Se蛋白抗氧化能力比VE高500倍,能清除游离基,防止老化,抗肿癌。( ) 15.Se在动物性食品中的生物有效性优于植物性食品。( ) 16.盐中加Se是为了抗甲状腺肿在,智力永久性损伤等病症。( ) 17.大部分果蔬、豆类属酸性食品,因其中有机酸种类多,含量高。( ) 18.大部分肉类、主食(包括稻米、麦面)属碱性食品。( )

19.由于金属元素在体内氧化成氧化物后与CO2结合生成碳酸盐,由尿液排出体外,故体液和

血液呈酸性。( )

20.乳品中Na、K、Ca、P都为可溶态。( )

21.乳品中含钙量与其它离子的比例能影响酪蛋白在乳品中的稳定性。( ) 22.肉类中含K、Na、P,且微量元素Fe含量也高,是Fe、P的主要来源。( ) 23.加工时常在肉类中加盐,使持水性增加。( )

24.植物中(尤其谷类、豆类)的P主要以植酸盐形式存在。( )

25.植酸是环已六醇与磷酸形成的酸。( ) 26.植酸盐中的P是容易被人体所吸收的。( ) 27.炼乳中加Na2HPO4,使其稳定性增强。( )

28.肉制品中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可使其持水性增加,防止脂肪酸败。( ) 29.加工过程中矿物质的含量减少,营养降低。( )

30.食品物料灼烧完全后残留的总灰分就是食品中矿物质含量。( ) 31.原子吸收法测定金属离子时,所用的是各种金属元素的空习阴极灯。( ) 三、简答题

1.矿物质在生物体中有何功能?

2.矿物质的分类及依据,并各举几个例子说明。 3.简述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矿物质的来源及存在状态?

4.常量元素有哪些,并分别简述其功能作用和缺乏症,以及(某些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5.微量元素Fe在人体内利用情况及缺乏症、过量症。 6.微量元素Zn在人体内利用情况及缺乏症,以及生理功能。

7.微量元素Se在人体内利用情况及缺乏症,以及生理功能和来源分布。 8.微量元素I2在人体内利用情况及缺乏症,以及功能作用和来源分布。 9.微量元素Ge在人体内利用情况及缺乏症,以及功能作用和来源分布。

10.试述酸性食品、碱性食品(各举一、二例)以及如何注意膳食结构中酸性和碱性食品的搭配。 11.简述加工过程中矿物质量的改变。 12.试述总灰分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步骤。 13.简述水溶性灰分测定的原理及步骤。 14.简述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的原理及步骤。 15.简述干法和湿法消化。

16.测定常见金属离子含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简述测定原理。 四、分析题:

1.在正常情况下,血液的pH 为中性,不同食品的酸碱性对人体的酸碱平衡有何影响。 2.总灰分测定中为什么残留物几乎为矿物质,但又不完全为矿物质。

3.试叙述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步骤及不同消化法所适应的对象,比色法和AAS法的优缺点和

各适宜的分析对象、原理和流程图?

4.试分析乳品中矿物质的存在状态及在不同温度,酸度下状态的改变及其对含量的影响。 5.水果内含有多种有机酸,明显显酸性,但在生理上并不显酸性。 五、解释现象

1.在肉类中加NaCl贮藏。

2.肉制品中添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