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本费用管理规范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公司成本费用管理规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货币资金支付结算管理制度 (20XX年X月31日 财务处汇编)

XX省电力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规范(草)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

第一节 原始记录 第二节 计量验收 第三节 定额管理

第四节 内部经济核算制

第三章 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分析

第一节 成本预测和目标成本 第二节 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 第三节 成本控制和分级归口管理 第四节 成本分析 第四章 生产成本核算

第一节 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规定 第二节 成本项目的开支范围 第三节 成本核算组织

第四节 电、热产品成本核算 第五节 工程施工成本核算 第六节 修造企业成本核算 第五章 成本核算的具体要求 第六章 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 第七章 监督与检查 第八章 附则

共 43 页 第 1 页

货币资金支付结算管理制度 (20XX年X月31日 财务处汇编)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省电力公司所属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及核算工作,根据全国人大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国务院颁布的《总会计师条例》、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国家电网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若干颁发的规定,结合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省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和省公司的控股公司,以及分公司和分公司性质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 企业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成本、费用管理工作要点: (一)遵守财经纪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二)加强和完善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

(三)正确掌握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 (四)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实行主要产品的目标成本管理;

(五)编制先进可行的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约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

(六)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耗费,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

(七)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执

共 43 页 第 2 页

货币资金支付结算管理制度 (20XX年X月31日 财务处汇编)

行情况,进行成本和费用分析;

(八)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第四条 企业要结合经营责任,贯彻成本管理责任制。企业负责人要组织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等各级领导,依靠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组成成本管理体系。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外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促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五条 各级成本管理的责任承担者,都必须作到责任内容清楚,职权范围明确,考核奖惩分明,贯彻责、权、利三结合。成本管理责任承担者对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应该做到:

(一)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要求和资料来源; (二)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计算依据; (三)能调节、控制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耗费数。 第二章 成本和费用管理基础工作

第六条 企业应在企业负责人和总会计师、总经济师、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作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定额管理、内部经济核算制。 第一节 原始记录

第七条 企业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

(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括:材料、物资验收入库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委

共 43 页 第 3 页

货币资金支付结算管理制度 (20XX年X月31日 财务处汇编)

托加工材料单、委托加工入库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工具请领单等,并作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的记工作。

(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基金、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

(三)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维护运行设备的数量的变化、对设备的大中小修理的次数、发电设备的产出数量、利用小时等。

(四)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作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

(五)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根据各计量仪表所显示的水、电、汽、风的实际耗用量,并作好能源消耗统计报表。

企业应指定专职管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二节 计量验收

第八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 (一)对于购入材料的计量验收分下列两种方式:

提货验收。在提货时进行现场验收,发现短缺、不足或破损等情况,

共 43 页 第 4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