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试题:相交线与平行线(一).docx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试题:相交线与平行线(一).docx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马鸣风萧萧

培优试题:相交线与平行线(一)

班级 姓名 知识点复习:一:两直线相交:

1、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种。 2、两线四角: (1)对顶角: (2)同位角: 结论:

3、垂线的定义:

(1) (2)

垂线公理:经过一点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 。

4、三线八角: (1)同位角: (2)内错角: (3)同旁内角:

精典例题: 例1 :如图,由O点引射线OG、OE、OF,使OC平分∠EOG,∠AOG=∠FOE,∠BOD=56°,求∠FOC的度数。

练习:1、如图1,直线a,b相交于点O,若∠1等于40°,则∠2等于(C

A.50° B.60° C.140° D.160° E

1

A

1 1 2

C D

O

B

O a 2 F

b A B

D 马鸣风萧萧

图1 图2 图3 2、如图2,已知AB∥CD,∠A=70°,则∠1的度数是( )

A.70° B.100° C.110° D.130°

3、已知:如图3,AB?CD,垂足为O,EF为过点O的一条直线,则?1 与?2的关系一

定成立的是( )A.相等

B.互余

C.互补

D.互为对顶角

4、如图,直线AB、CD相交点O,OE、OF分别平分∠BOD和∠BOC,若∠DOE=35°,求∠COF的度数。 5、已知直线AB、CD相交点O,OE⊥AB,垂足为O,OF平分∠AOC,∠AOF:∠AOD=5:26,求∠EOC的度数。

3、已知直线AB、CD、EF相交点O,EF⊥AB,OG平分∠COF,若∠BOC:∠COG=5:1, 求∠DOF的度数。

二、命题:把一个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马鸣风萧萧

4、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5、直角都相等。

6、对顶角相等。

7、末位数是5的整数能被5整除。

三、推理填空:

精典例题: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若已知AB//CD,求证:∠1=.∠2

请你认真完成下面填空. 证明:∵ AB//CD(已知),

E ∴∠1 = ∠ ( 两直线平行, ) A 1 B 又∵∠2 = ∠3, ( ) 3 C 2 D ∴∠1 =∠2 ( ).

F 练习:填证明依据,规范书写:

1、① 若∠1=∠2,则 ∥ ( ) 若∠DAB+∠ABC=1800,则 ∥ ( ) D31C②当 ∥ 时,∠ C+∠ABC=1800 ( ) 2当 ∥ 时,∠3=∠C( )

AB2.如图,AB//CD,?B??C,E,F两点分别在CA、BD的延长线上,请将证明?E??F的过程填写完整.

证明:?AB//CD ( )

??B??CDF( )

又??B??C ( )

??CDF??C( ) ?AC//BD ( ) ??E??F( )

DEF3、如图,E点为DF上的点,B为AC上的点,∠1=∠2,∠C=∠D,那么1马鸣风萧萧

342A第19题)BCDF∥AC,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

证明∵∠1=∠2 (已知)

∠2=∠3 ∠1=∠4 ( ) ∴∠3=∠4 ( ) ∴____∥____ ( ) ∴∠C=∠ABD ( )

又∵∠C=∠D ( ) ∴∠D=∠ABD( ) ∴DF∥AC( )

4、如图,已知∠ADE=60°,DF平分∠ADE,∠1=30°,求证:DF∥BE 证明:∵DF平分∠ADE(已知)

A∴__________=12∠ADE( )

F∵∠ADE=60°(已知)

D1E∴_________=30°( )

BC又∵∠1=30°(已知) 4题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四、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精典例题:例1:已知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D的是( ) A.∠BAC=∠ACD B. ∠ABD=∠BDC C. ∠DCB+∠ABC=180° D. ∠DAC=∠BCA

练习:1、如图,下列条件中(1)∠B+∠BCD=180°(2)∠1=∠2,(3)∠3 =∠4,(4)∠B=∠5,能判定AB//CD的条件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的是( )

A.∠1=∠3 B.∠2=∠3 C.∠4=∠5 D.∠2+∠4=180°

(例题) (1题)

(2题)

马鸣风萧萧

例2:已知∠E=∠F,∠A=∠C,求证:AB//CD

练习:1、如图,EB∥DC,∠C=∠E,请你说出

∠A=∠ADE的理由。

2、如图,AB∥DF,DE∥BC,∠1=65°,求∠2、∠3的度数。 A D

3 2 E

F B 1 C

A

8、如图,CD⊥ABD,FG⊥ABG,ED∥BC,试说明∠1=∠2。

E 1 D

2

C F B

巩固练习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 、 。

2、如图1,已知AB、CD相交于点O,OE⊥AB,∠EOC=28°, 则∠AOD= 。

E c 28C 5 ° 6 7 1 a 2 3 A O

B 8 4 b 图3

D

图1

图2

马鸣风萧萧

3、 体育课上,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 ).

A、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垂线段最短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 点P为直线m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 直线m的距离为( ) A.4cm B.2cm; C.小于2cm D.不大于2cm

5、如图2,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6、如图3,直线a、b都与直线c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③∠4+∠7=180°;④∠5+∠8=180°.其中能判断a∥b的条件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相等 B、互补 C、不相等D、无法确定

8、如图4,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A.右转80° B.左转80° C.右转100° D.左转100°

9、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那么这两个角是( )

A. 42?、138?; B.都是10?; C.42?、138?或10?、10?;D. 以上都不对

10、 探照灯、锅形天线、汽车灯以及其它很多灯具都与抛物线形状有关,如图所示是一探照灯灯碗的纵剖面,从位于O点的灯泡发出的两束光线OB、OC经灯碗反射以后平行射出.如果图中?ABO??,?DCO??,则?BOC的度数为( ) B O A (A)180???? (B)??? C D

(C)

12(???) (D)90?(???)

(第10题)

11、如图,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则∠1?______________.

A B 120 ° α 25 11题 C ° D

12、如图,已知AB//CD,??=____________

马鸣风萧萧

马鸣风萧萧

初中数学试卷

马鸣风萧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