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解析】 【详解】

A、锌是活泼金属,石墨能导电,锌和硫酸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A不符合; B、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且铜片能自发的与硝酸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B不符合; C、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蔗糖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符合;

D、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且铁片能自发的与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故D不符合; 答案选C。 9.B

【解析】分析:A.根据组成蛋白质的元素分析判断; B.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C.根据裂解的含义以及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分析; D.根据高聚物是加聚产物判断其单体。

详解:A. 蛋白质是由C、H、O、N、S、P等元素组成的物质,A错误;

B. 硝基乙烷(CH3CH2NO2)与甘氨酸(NH2CH2COOH)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 C. 石油裂解是采取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过程,另外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 D. 高聚物答案选B。

点睛:加聚产物的单体推断方法:凡链节的主链上只有两个碳原子(无其它原子)的高聚物,其合成单体必为一种,将两半链闭合即可;凡链节中主碳链为4个碳原子,无碳碳双键结构,其单体必为两种,从主链中间断开后,再分别将两个半键闭合即得单体;凡链节中主碳链为6个碳原子,含有碳碳双键结构,单体为两种(即单烯烃和二烯烃)。 10.D 【解析】 【详解】

A项、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能做萃取剂,萃取出溴水中的溴,使溴水褪色,故A错误; B项、煤的干馏、液化与气化均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项、天然植物油属于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点、沸点,故C错误;

D项、分子式为C8H10且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有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共4种,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异同是解答关

属于加聚产物,其单体是乙烯和丙烯,D错误。

键。 11.A

+-【解析】A. 石灰石与稀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A正确;B. 三氯化铁

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OH-=Fe(OH)3↓,B错误;C.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

+-钡、氢氧化铜两种沉淀,C错误;D. 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D错误,答案选A。

点睛:明确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掌握物质的拆分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该类问题一般可以从反应能否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是否正确、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守恒关系以及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几个方面分析判断。 12.B 【解析】 【分析】

置换反应定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与一种新的化合物。 【详解】

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

B.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与一种新的化合物; C.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 D.产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 正确答案:B。 13.B 【解析】

试题分析:A的分子式为C4H8O2,与NaOH溶液发生生成两种有机物,应为酯,由转化关系可知C、E碳C为CH3COOH,原子数相等,则A应为CH3COOCH2CH3,水解生成CH3COONa和CH3CH2OH,则B为CH3COONa,D为CH3CH2OH,E为CH3CHO。A.B.E为CH3CHO,由以上分析可知A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故A正确;分子式为C2H4O,故B错误;C.A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OONa和CH3CH2OH,也为取代反应,故C正确;D.C为CH3COOH,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则滴入NaHCO3溶液中有气泡生成,故D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侧重于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考查,解答本题注意根据转化关系判断A的类别以及E转化生成C,判断两种有机物碳原子个数相等,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14.A 【解析】 【详解】

①MgCl2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错误;②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正确;③NaOH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正确;④NH4Cl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正确;⑤CO2

为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错误;⑥H2O2为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错误;⑦H2为单质,不存在离子键,错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为②③④,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氯化镁,要注意氯化镁中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只有能够电离出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共价键。 15.D 【解析】

min)=\(L·min)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数学表达式,v(NH3)=1.7/(17×2×5)mol/(L·,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知识。 16.B 【解析】 【分析】

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难溶于水,和水也不反应。 【详解】

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选A; B.氢气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故选B;

C.三氧化硫易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硫酸,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选C; 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气体的收集方法选择,注意实验室收集气体的方法,依据气体本身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为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1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H、Be、B、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3,则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A正确; B、P、S、Cl的最高正价依次为+5、+6、+7,则最高正价依次增大,B正确;

C、B、C、N、O、F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错误; D、Li、Na、K、Rb位于同一主族,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金属性依次增大,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C。 1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C (s)+O2(g)=CO2 (g)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1<0,A错误;

B.根据盖斯定律,CO2(g)+C(s)=2CO(g) △H2由第一个反应的反应热减去第三个反应的反应热得到,即△H2=△H1-△H3,B正确;

C. 2Cu(s)+O2(g) =2CuO (s)为放热反应,则△H4<0,C错误;

D.跟据盖斯定律,反应5由1/2反应3-1/2反应4得到,则△H5=1/2△H3-1/2 △H4,D错误; 答案为B 19.B 【解析】 【详解】

A.因H+、HCO3-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但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H+、Fe2+、NO3-之间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选;

C.Cu2+、S2-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但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Fe3+、SCN-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但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20.B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2倍,则X是碳元素。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是F元素。Z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所以Z是Na。W可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Z2W,则W是S。 【详解】

A.碳和硫在自然界能以游离态存在,A错误;

B.X、Z、W均可形成两种常见氧化物,即CO、CO2、Na2O、Na2O2、SO2、SO3,B正确; C.F没有正价,C错误;

D.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在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条件下,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离子半径:W >Y>Z,D错误。 答案选B。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0.1mol/(L·min) 0.6mol/L 33.3% 【解析】 【分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