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开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分离时,乙酸乙酯应该从仪器____________(填:“下口放”或“上口倒”)出。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在周期表中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D+和E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与F属于同一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C、D、E、F、G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3)由上述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物质甲可以发生如图反应:

①若乙具有漂白性,则乙的电子式为________。

②若丙的水溶液是强碱性溶液,则甲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G和F两种元素相比较,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________,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含氧酸的酸性

(5)A、B两种元素形成一种离子化和物,该化合物所有原子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结构则该化合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6)由A、B、C、F、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X,已知:① 1 mol X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② X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Y,该气体能与氯水反应,则X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气体Y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有机物C和高分子化合物E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A分子内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填名称)。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欲用下图装置制备物质C,将试管B中的物质C分离出来,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插入试管B的导管接有一个球状物,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A. 金属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2K+2H2O=2K++2OH-+2H2↑,与题意不符,A错误; B. 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生成碘单质和氯离子:Cl2 + 2I-= 2Cl-+ I2,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铜片放入稀硝酸中生成硝酸铜、NO和水:3Cu+8H++2NO3-= 3Cu2++2NO↑+4H2O,符合题意,C正确; D. 醋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CH3COOH+CO32-=2CH3COO-+ H2O+CO2↑,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2.B

【解析】塑料、蛋白质、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蔗糖是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答案选B。 点睛: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小分子而言的,简称高分子。大部分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所以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的主要区别是:合成高分子是由单体通过聚合反应而生成的,天然高分子是自然界存在的,不需要单体进行反应而来,天然高分子都能水解,而合成高分子一般都不易与水发生反应。 3.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B选项为有机物,其他均为无机物),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区

分。同时穿插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概念。 【详解】

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故A符合题意;

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银不是主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 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其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 【点睛】

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创新点在于除了要判断是否为无机非金属材料,还给其加了限制条件“同主族”,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4.A 【解析】 【详解】

A. 灼烧的时候需要把物质放到坩埚中,而不是蒸发皿中,故A错误;

B. 双氧水具有氧化性,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故B正确; C. 步骤③是检验生成的碘单质,操作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可以说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故C正确;

D. 若步骤②仅滴加稀硫酸后通入氧气,氧气可以将碘离子氧化生成碘单质,4H++4I-+O2=2I2+2H2O,步骤③操作后,也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为蓝色,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5.C 【解析】 【详解】 A.2H2O2

2H2O+O2↑,A.0~2min产生的氧气的体积V(O2)=9.9×10?3L,4~6min产生的氧气的体积

V(O2)=(22.4?17.2)×10?3L,所以0~2minH2O2平均反应速率比4~6min快,A正确;

22.4?10?3LB.0~6min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n(O2)==0.001mol,n(H2O2)=2n(O2)=0.002mol,v

22.4L/mol(H2O2)=

0.2mol/L≈3.3×10-2mol/(L?min),B正确;

6minC.6min时,消耗n(H2O2)=2n(O2)=0.002mol;所以6min末, c(H2O2)=

(0.01L?0.4mol/L?0.002mol)=0.20(mol/L),C错误;

0.01LD.6min时,H2O2分解的分解率为:故答案选C。 6.C 【解析】 【详解】

0.20×100%=50%,D正确; 0.40A. 锌棒作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棒作原电池正极,溶液中铜离子B. 在此极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所以电解质溶液中C. SO42-不参与反应,所以c(SO42-)不变,B错误;

D. 铜棒上有铜析出,铜棒的质量增加,C正确;锌棒作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锌不断溶解,所以锌棒的质量减小,D错误; 正确选项C。 【点睛】

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能从电解质中通过。 7.D 【解析】 【详解】

A.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为2:1:2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

B.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大小关系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容器中SO2和SO3的浓度相同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B错误;

C.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SO3 时,即消耗1molO2,均体现正反应速率,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故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此类试题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有:平衡时浓度不变,不是表示浓度之间有特定的大小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表示是数值大小相等;对于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是否不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 8.C

不变,A错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