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一例泮托拉唑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34.一例泮托拉唑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例泮托拉唑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分析

王芳芳,段金菊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一例泮托拉唑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方法:针对具体病例的特点,分析患者泮托拉唑静脉用药的合理性,寻找不良反应的根源,为患者提供用药安全监护。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使用药更合理、安全。

关键词:泮托拉唑;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临床药师

1.病例摘要:

患者***,男,74岁,主因“头痛咽痛5天”于2010年6月7日入院,诊断为:多发腔系性脑梗,带状疱疹,急性咽喉炎,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电解质紊乱。患者经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控制血压,抗病毒,降糖等支持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但2010年6月19日病情突然加重,脑出血诊断明确,经抢救及对症治疗后患者脱离危险,病情好转并平稳后于2010年7月14日出院。

患者既往高血压十余年,服左旋氨氯地平,2.5mg,一日一次。2型糖尿病,服阿卡波糖50mg,一日三次。前列腺肥大,服非那雄胺5mg,每日一次。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2.不良反应事件及处理:

泮托拉唑于2010年6月8日用至7月9日,用法用量为泮托拉唑40mg, Qd, ivgtt,溶媒为0.9%氯化钠100ml,共用药30天。

2010年7月9日患者在输注泮托拉唑时突发寒颤、高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体温高达39℃,立即停止输液,给予苯海拉明、地塞米松抗过敏后症状缓解,体温降至37.4℃。间隔4小时后输注复合氨基酸18AA-V250ml+ 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50ml时仍出现不良反应。第二日患者停用所有静脉和肌注药物,改用口服药物治疗,未再使用泮托拉唑和同类药物,患者未再发生不良反应。

3.不良反应分析: 3.1时间相关:

患者当日输注泮托拉唑前未服用口服药物和输注其它液体,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为输注泮托拉唑过程中,住院期间未发生类似症状,考虑与泮托拉唑的输注有直接关系。

3.2药物分析:

分析泮托拉唑为不可逆的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时间长,应用不宜同时再服用其它抗酸剂或抑酸剂。肾功能受损者不须调整剂量;肝功能受损者需要酌情减量,老年人无须调整用药剂量。药物相互作用方面:泮托拉唑与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亲和力较低,并有Ⅱ期代谢的途径,因而与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的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较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少。该患者不存在用药方面的不合理和禁忌,未应用与泮托拉唑相互影

[2]

[1]

1

响的药物。泮托拉唑不良反应报道较少,偶尔引起头痛和腹泻,极少引起恶心、上腹痛、腹胀、皮疹、皮肤瘙痒及头晕。个别病例出现水肿、、发热和一过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该患者此次不良反应符合泮托拉唑发热不良反应的表现,有类似文献报道配置后2-3小时内输入患者体内

[2,5]

[3,4]

泮托拉唑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水溶物不稳定,最适宜与100ml生理盐水配伍,应在

。此患者所用泮托拉唑为本院静脉配置中心统一配置,

溶媒选择恰当。但从配置好到送至科室,再由护士输注患者体内,时间上把握不确切,与护士交流得知当日药物配置好到开始输注已超过3小时,可能是诱发此次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

3.2个体原因:

患者高龄,74岁,体型消瘦,伴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此次入院诊断有发腔系性脑梗,带状疱疹,急性咽喉炎,电解质紊乱,后又新发脑出血,所患疾病复杂,用药种类繁多。患者处于病毒感染后,同时伴细菌感染,长期药物治疗(入院用药已32日)、靠胃管进食受限(6月19禁饮食,6月21日开始胃管进食至不良反应发生共19日),营养不足身体虚弱,应用泮托拉唑过敏后间隔4小时后,静脉用氨基酸时仍出现不良反应。所以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所致的高敏状态也是此次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4.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后,临床药师建议给患者加强饮食营养,必要时请营养科协助会诊,以增强患者体质。同时临床药师建议医师下医嘱时将泮托拉唑改为打包配置,在本科室内现用现配,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不良应事件发生后该患者暂停用所有静脉用药,口服药物治疗(未服用泮托拉唑口服制剂),未再出现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李大魁,金有豫,汤光等.马丁代尔药物大典(原著第35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390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3]苏治国,孙伟伟.注射用泮托拉唑钠致不良反应1例[J].抗感染药学,2009,6(1):36 [4]雷招宝,雷光远.泮托拉唑的不良反应与合理应用[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3(19):171

[5]沈鸿.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J].安徽医药,2005,9(3):211

作者简介:

王芳芳,硕士,药师,第一作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药学 段金菊,博士,主任药师,通讯作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药学 联系方式:0351-3365665 duanjinju@163.com

2

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