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观课议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开展有效观课议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观察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行为表现来思考教师行为的合理性,也就是“以学论教”。

B、在“最近可能区”建议

“最近可能区”不仅指教师水平和能力的“最近可能区”,也指其他外在条件的“最近可能区”。其核心是立足实践的实际,给需要建议的教师“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

C、探讨新的可能。教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具有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没有唯一,只有多样。探讨和了解教学的更多可能是为了扩大教学的可能性空间,在认识教学的更多可能以后,教师将获得更多的教学选择,从而实现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更优化。

五、观课议课行动研究流程 1、确立议课专题

确立议课主题包括四步:生成主题—调查研究—查阅资料—预设策略。 专题的确立必须做好调查研究,要立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困惑,以解决老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2、接力棒式的观课议课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A、选课:根据主题,选择适合进行议课专题研究的课例,以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课例的内容、体裁、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都要适合此次专题的研究。 B、(备)说课:教研组在个人自备的基础上(备课的重点要以研究议课专题为出发点),进行集体备课,集中大家的智慧,拟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体现专题研究的突破点和内容,体验预设策略的验证过程。

C、上(观)课:授课教师上课,其余教师围绕主题观课。真正掌握课堂上第一手资料,为专题议课提供实践中的原始资料。

D、议课:观课教师根据课例结合议课专题进行议课。议课中,老师们以课例为平台,紧扣议课专题进行平等对话,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3、专题讲学

议课结束后,主持人利用5到10分钟时间进行专题“讲学”,专题讲学,其实是一种经验交流,资源共享。

把观课议课做成行为研究,转变了教师对工作方式的认识,摆脱了职业的孤独处境,形成了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意识。转变了教师对教育科研脱离教学实际的看法,形成了教科研工作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氛围;转变了教师对培训的狭隘认识,形成了组内、组际、在理论、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经验交流、资源利用等方面共同分担与分享的机制,让教师体验感悟了“教学即研究,问题即专题,成长即成果”,从而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意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 1、我的课堂教学理想:

A、学生经历美好的校园生活—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状态)

B、教育促进学生更幸福的生活(结果) C、实施有效教学(过程)

D、执教者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教师) 2、观课议课对教师和教学实践的改造

观课议课立足整体提高和发展教师,但最根本的是改变了“教育假设”。“教育假设”是教育实践者对教育行动各要素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彼此因果关系的理解和预设。

观课议课主张以学论教,实现以学论教的方法是采取反向的路线,先从观察到的学的效果和学的行为分析和理解入手,讨论什么样的教的行为才是有效的,并通过对话和反思理解原有的设计和背后的观念。观课议课的任务就在于验证可能的假设,发现新的假设,修正原有的假设,发展教师的教育假设水平,引导教师用更合理有效的教育假设改造自身的教育实践。

3、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善于获得经验是成长的基础,反思的对象是经验,是对经验的改造和提升。善于反思的教师以实践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

4、做最具成长力的教师

A、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对人具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B、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老师。 C、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具有较强教育实践力的老师。 D、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善于反思的教师。 E、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应该善于体验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学习陈大伟教授《有效观课议课》一书的收获,我希望通过我的粗浅梳理使大家对“有效观课议课”这一新的教研模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付诸于教学研究实践中,以便更好的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