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评课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综合性学习评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一点感受、一点反思、一点认同或者一点求异,同时,提倡评课者和上课者的现场互动。活动的开头总有一点难,大家“羞”于开口,但随着少数教师的积极引领,现在评课活动气氛非常火热,大家真正做到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评课成了大家的最爱!(作者单位系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 评课,要突出个性化 ■ 席志琳 许黎明

一、发现授课者的个性特点。

可以说,每位老师在上课时,所采用的方式都不尽相同。比如听清华附中特级教师韩军的课,给你很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从始至终都能把自己投入到课文之中,还有就是他那充满个性特点的朗读。单就这两点,足以将学生和听课者引入到一种境界。尽管像韩老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一个教师不一定都能学到,但作为评课者应该善于发现教者的教学风格,并将其展示给其他听课者,这实在是培养个性化教师的佳径。

二、展现评课者的个性特长。

笔者认为,评课并不仅仅是评一评授课者的课如何,还有更深层的价值是通过评别人的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深度。比如听崔峦、杨再隋两位专家的评课,给笔者的感触是,评课中不仅有授课者的思想,更体现出评课者对教育的独特感悟,使人豁然开朗,心有所悟。这样去评一堂课,既使公开课本身的优点得以发扬,又使他人从评课者身上学有所获。(作者单位系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

情感-策略-学会学习 ■ 孙海波

1. 评教师的情感运用。

一名教师是否具有积极的情感与情绪,是决定他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关键。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指出:“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情感的这种两极性特点决定了它既可以促进人的行为,也可以抑制人的行为。”教师上公开课,他所感受的压力可以使他呈现出一定的兴奋与紧张。而适度的兴奋与紧张可以起到增强动机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所以一节公开课的成功与否,教师的情感运用起很重要的作用。 2. 评教师的教学策略。

要想上好一节公开课,就要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策略能否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而教师的教学策略就是点燃这火药的导火索。 3. 评教师是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叶圣陶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师教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所以在一节课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该教学生会学,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想什么,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想,教师不应该把知识像塞东西一样塞进学生的头脑中,而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把学生头脑中的潜能、才能挖掘开发出来。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创新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得。 如何进行公开课的评课

明明白白求个“真”

一评老师是否有学生意识。在一节省级公开课上,我看到这样一个细节。老师让学生登台参与活动,学生一不小心把投影屏幕碰落下来,学生吓得手足无措,怯生生地等候老师的“发落”。老师也呆了,继而很不耐烦地挥挥手:“下去!下去!”学生灰溜溜地下去了。也许凭一个细节就否定一个老师有失公允,但一个心中装着学生的老师,必定会呵护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兴趣培养、情感体验、人格养成,这些会通过课堂上的诸多细节展现出来,只要是有心人一定会体会得到。

二评学生权利的兑现。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思考、表达、质疑、提高的权利。学生是否能独立思考,不在于形式上是动还是静。学生能否平等的参与课堂学习并受到平等对待,不至于让课堂成为某几个学生唱主角的舞台,这是衡量老师学生本位意识的重要一环。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能否有机会表达,老师是否千方百计把学生往惟一的答案上引,老师能否从一些闪现的火花中捕捉到教学灵感,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机智。 三评学生的收获。一堂成功的课,最终要看学生的所思、所感、所得。我们不妨尝试让学生说说,相信他们的评价更有说服力。

总之,评课应该是过滤网,过滤掉做秀、表演的成分,留下供人思考、借鉴的东西。

评课要老腔出新调 “有我”。公开课要有授课教师的教学个性,如果一堂课千人一面,无棱无角,就不是一堂好课。每个教师有自己的个性,不同个性的人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学风格往往不同。例如,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宽松、和谐、自然、简朴,课堂上常常运用“引导—实践—发现”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领悟,课堂生气勃勃。专家、名师的课,显著特点就是个性化,做到不人云亦云,不照搬照用。所以,评课不能停留在表层上,要通过评课,导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有我”风格。

“有生”。评价一堂公开课的成败得失,应主要从学生方面看,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后是否变成了知、懂、会。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学无所获,那就是一堂糟糕的课。“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自然就要坚持“以学定教”。教师要尊重学生,尤其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关心爱护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学困生。课堂上的主体,一定是学生;课堂上的主角,也一定是学生。教师只是也只能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同伴、引导者和组织者。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了解学生的共性,还应特别注意了解学生各自的差异性。

“有新”。评课要有切磋教艺、推动教研、推进教改的真诚态度,不敷衍应付。评课既要全面更不失重点,在赞扬其优点指出其缺点的同时,抓住特色、新颖的地方进行点评。许多有经验的评课人都注意评出特色评出创新。好的教师,好的课一般都有与众不同的优点、特色。评课时抓住了特色、优点,既可绕开老生常谈,还可唤起其他听课教师对创新课堂的重视,产生学习效仿的欲望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节”上的演讲

演讲者·朱永新

明天——4月23日就是“世界阅读日”,这是全世界读书人共同的节日。《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选择今天来举办“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节”,我觉得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响应了明天即将到来的“世界阅读日”。从2003年开始,我就咯我们国家建立一个自己的“阅读节”,但一直没被批准。国家有关部门的答复是我们国家原则上不搞新的节日。既然如此,为什么去年又增加了“航海节”和“世界文化遗产日”?很多人认为:航海也好,遗产也好,它的价值和意义远远不如阅读。

从2002年开始,我一直在推进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有六个大行动,其中第一个行动就是营造书香校园。营造书香校园就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广优秀读物,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老师和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伴随人一生的东西,从而为建立书香社会奠定基础。

先讲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设书香校园。

首先,生命个体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

我经常引用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人离开母体来到这个世界以后,身体成为最初是靠母乳,后来靠食物。一个人如果没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他的身体发育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因此人的身体成长,除了锻炼、气候、环境等因素,最主要的是和他每天的食物结构有很大关系。那么人的精神发育靠什么?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是怎么成长的?有人说精神成长靠学校教育工作者。是的,学校教育很重要但是学校教育就相当于母亲的乳水。在人生的最初阶段,母乳是最关键、最重要的营养;但是随着孩子的发育,母乳不管用了,如果两三岁的孩子只吃母乳,这个孩子就要营养不良;如果到了20岁还在吃母乳,就是神经病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合适的食物结构。对于人的精神成长而言,学校教育就相当于母乳。它把人类的一些知识,通过科学的方式整合成适合你接受的形式和内容,但是,它不能代替你的精神成长。精神的成长依赖于那些伟大的著作。你读孔子、读孟子,你才能到达春秋时代精神的高峰;你读唐诗、读宋词,你才能达到唐宋文明的高度。有些人说,这些内容教科书里都有啊。教科书里面是有,但是教科书里面的成分,只是相当于母乳的成分,只能给你提供一个基本的生存条件,你如果要成为一个精神健壮的人,那你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营养结构。因此,阅读就是改善和丰富精神营养结构的最佳手段。

我们经常说,和一个人一交谈,就能够感受到这个人的品位和气质,宋代一位大思想家就专门论述过读书怎么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在生活中我们碰琶很多人和他一谈,他的一种儒雅、一种博大,让你乐于和他交流;而另一些人,你和他一交谈,就会感觉他俗不可耐。这一切的根子往往在读书。一个人如果热爱读书,他就能从书本中得到文化的滋养,找到人生的榜样,他就会变得气质高雅。有位文学家讲,我们读书,书里面并没有直接讲修养、讲哲学,但是一种美妙的修养和哲学在阅读的过程中毫无痕迹地渗入你的身体,渗入你生命的深处,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有一些人甚至没有上过几年学,但是它读的书足以让他拥有博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