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规划文本

第五章 城市性质与规模

第七十一条 城市性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鄂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第七十二条 城市职能

(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特点的知名旅游城市。 (2)以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为主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3)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4)区域性交通枢纽和货运转运节点。 (5)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第七十三条 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建成区常住人口为85万人; 远期(2020年):建成区常住人口为100万人。

第七十四条 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人,城市用地规模为85 平方公里。

远期(2020年)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2.5平方米/人,城市用地规模为102.5平方公里。

- 36 -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规划文本

第六章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及专项用地规划

第七十五条 城市发展方向

荆州的城市发展方向为:以向东发展为主,适当向西、向北发展,严格限制跨越荆岳铁路和沪汉蓉高速铁路向北发展。

第七十六条 城市空间拓展与整合策略

(1)整合城市用地,优化布局结构,协调各片区功能。

强化中心城市职能。完善现有北京路商贸金融中心,建设行政文化中心,构建现代化城市中心。

优化城市布局结构。控制用地东西向蔓延,积极引导各个片区往南北纵深拓展,适当团块化集约发展。

协调城市片区功能。城东片区依托港口与交通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壮大经济实力;优化城南片区的功能,以高校为依托,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型产学研片区。

(2)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与古城格局

积极引导荆州古城的职能转变,疏散古城内人口,以古城保护和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为主。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荆州古城以北方向控制发展。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各项保护工作,保护荆州古城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古城墙、护城河、历史街区等历史文化遗产,完善环城绿带建设,彰显古城特色。

(3)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保持城市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特色,贯通水系,完善绿化网络,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十七条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荆州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形成 “一心、两轴、五片区”的结构。 “一心”为商贸金融和行政文化城市中心;“两轴”为南环路—荆沙大道和园林路两条城市发展轴;“五片区”为中心片区、武德片区、城南片区、城东片区、古城片区。

中心片区:用地面积为22.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为42.8万人。东起豉湖路、西至塔桥路、北抵荆岳铁路、南至荆江大堤,以商贸金融、行政办公、文化娱乐、

- 37 -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规划文本

生活居住等为主要功能。

武德片区:用地面积为18.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为19.6万人。位于古城片区以东,中心片区以西,以客运交通、商贸物流、生活居住等为主要功能。

城南片区:用地面积为20.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为18.3万人。东接南湖路、西至九阳大道、北抵古城片区、南至长江。以教育科研、高新技术产业、生活居住等为主要功能。

城东片区:用地面积为34.7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为13.3万人。位于中心片区以东,以工业和港口为主要功能。

古城片区:用地面积为6.2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为6万人。古城片区为荆州古城垣以内及护城河周边区域,以古城保护、文化旅游等为主要功能。

第七十八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城市公共设施布局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为12.48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2%,人均12.5 平方米。

规划形成市级中心—片区中心—居住区级中心的公共设施布局体系。 市级公共服务中心:位于中心片区内,整合北京路(新沙路至红星路段)两侧的用地,结合现有商业设施扩大规模,建设市级商贸金融中心;结合西干渠以北城市新区的开发,集中建设市级行政文化中心。

片区公共服务中心:古城片区公共服务中心位于荆中路沿线;武德片区公共服务中心位于沪汉蓉高速铁路客运站以南区域;城南片区公共服务中心位于郢都路两侧;城东片区公共服务中心位于范家渊公园周边地块。

结合居住区用地布局,设立若干居住区级(社区)公共服务中心。 城市市级中心、片区中心、居住区级中心内预留用地,鼓励发展教育、商业、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居民就近出行。

(2)行政办公设施规划

集中整合行政办公用地。在西干渠以北,江汉北路两侧区域,建设市级行政中心;荆州区行政办公机构迁往城南片区;沙市区政府迁往市级行政中心以东地块。其它行政办公设施,结合各片区中心统一规划。

(3)商业金融设施规划

- 38 -

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规划文本

整合北京路(新沙路至红星路段)两侧的用地,建设市级商贸金融中心。结合城市各片区中心建设,配套商业服务设施。整合郢都路两侧地块,增加商业设施,完善城南片区中心配套服务。结合沪汉蓉高速铁路客运站、荆岳铁路客运站建设,新建站前商业服务设施。结合范家渊生态公园建设,新建城东片区商贸金融中心。

完善中山路商业步行街,规划三义街、得胜街、胜利街等为传统商业步行街。 规划在荆州大道以东、沪汉蓉高速铁路以南地块建设大型商贸市场一处;在豉湖路以东、荆岳铁路以南建设商贸市场一处。

(4)文化娱乐设施规划

市级文化中心位于西干渠以北,行政中心以南,江汉北路两侧。结合城市轴线的设计,安排新建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规划展示馆、会展中心等公共设施。结合城南片区的建设,在南环路以南、郢都路以东新建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影剧院等设施。古城片区以地方特色文化设施为主,结合文物古迹点和旅游服务点设置。

表11.

名 称 电影公司 电 视 台 广播电视中心 荆州报社 博 物 馆 工人文化宫 青少年宫 科 技 馆 图 书 馆 规划展示馆 会展中心 大 剧 院 文化艺术中心 美 术 馆 影 剧 院 荆州市文化娱乐设施规划一览表 位 置 屈原路18号 荆东路以北 太岳路以东、江津西路以北 太岳路以东、太岳东路以北 荆中路134号 荆南路以南 塔桥路以东、江津中路以北 塔桥路以东、江津中路以南 园林路以东、江津中路以南 荆沙大道以北、江汉路以东 荆沙大道以北、江汉路以东 荆沙大道以北、江汉路以西 南环路以南、郢都路以东 南环路以南、郢都路以东 南环路以南、郢都路以东 - 39 -

面积(公顷) 0.8 1.3 0.9 1.3 12.0 10.0 4.0 0.9 1.0 4.0 6.0 5.0 4.5 2.0 2.0 备注 现状 现状 现状 现状 扩建 改建 改建 改建 扩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