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完整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语义单位。

16.义项: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在词典中表现为

一个条目。 17.义场(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合而成的场或聚合体。 18.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的是书面语的上

下文或口语的前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广义是指语言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 19.语境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20.关系意义 :词语在组合时都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

的一样就叫做关系意义,包括语法关系一样和语义关系意义。 21.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

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 22.语义指向:句子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里,或者说哪个成分发生语义联系,

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23.变元:又称“题元”、“项”,是与谓词有直接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

变元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 24.相对反义词:又称极性反义词,如果两个反义词处在反对关系中,肯定一方

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另一方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着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这类反义词就叫相对反义词。 25.绝对反义词:如果两个反义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

方,否定一方就必然肯定另一方,两者之间没有非此菲比的中间状态存在,这类反义词就叫绝对反义词。 26.同音词:意义不同,但语音形式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称为同音词。在

语言运用中有它积极的作用。 27.言内意外:实际话语及其中的语句自身都是有字面意义的,这是“言内”意

义;除了言内意义之外,有许多话语或语句还传达一些字面意义以外的意义,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意外”即真正的意图在字面意义之外。但任何言外之意都是建立在言内之义基础之上的 ,所以合称为“言内意外”。既是消极的言不尽意的结果,也是积极的言不尽意的一种表现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1.文字:一是指一个个的字,一是指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文字是语言的“意

与声之迹”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可以把文字分为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 2.笔画:现代汉字成形的最小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笔提起叫做一笔货一画。 3.偏旁:指的是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就是切分合体字而产

生的一级部件。

4.字母:拼音文字的最小书写单位。

5.拼音文字:只表音的文字,也可以称为纯语音文字。

6.意音文字: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

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文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 7.象形文字:是记事图画简化的结果,是标记语言中词的初期的文字体系。 8.表意文字: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词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9.形声字:在表意字的旁边加上另一个字,这个字只表示读音,也就是把两个字

合在一起,一个字是表意的,,另一个字是以假借的方式来表音。这样的意音文字叫作形声字。 10.自源文字:指从创立文字其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11.借源文字: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 12.口语:凭借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

13.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使

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 14.字符: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

符号。 15.复合字符: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或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在组合而成的字符。 16.楔形文字:公元前4000多年前,苏美尔民族用芦管在泥板上“压印”出来的

文字,它们的笔道像一个个楔子,所以后人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一种词语文字,同时也是意音文字。 17.文字的创制:指现代社会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者语言

学家为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 18.语素文字:能够基本是吧语言中的不同语素用不同的单字表示出来的文字。 19.部件:从笔画到字的结构过程中的中间单位,是一种在结构上不成字的笔画。 20.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放弃了表意的造字方法,改为直接记录语言单位的读音,

即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一个符号的读音,这是一种比较简明的文字体系,可分音位文字和音节文字两大类。 第七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社会变体:不同社会集团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叫社会变体,是言语社团的

一种标志。 2.风格变体:语言因使用场合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3.社会方言: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表

现出来的一些变异。 4.阶级方言:不同阶级所拥有的自己特殊的社会方言,主要表现在各个阶级所用

的一些特殊用语,以及对一些词语的特殊理解上。 5.地域方言:又称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在汉语中俗称“话”,

如“江浙话”“福建话”“广东话”就是指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6.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集中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叫亲属语言。如汉语、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 7.母语:又称原始基础语或基础语,类似原始汉藏语那样的语言。

8.子语:类似汉语、藏语那样的语言,汉语和藏语是原始汉藏语在不同地域上的

延续。 9.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做的分类叫谱系分类;按亲属关系的

亲疏远近分为语族、语支、语群。 10.共同语:又叫通语。它是一个民族或部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

11.基础方言: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

同语的基础方言称为基础方言。如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12.国语: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焦急工具,

这就是所谓的“国语”(与“国语运动”的“国语”不同)(民族交际语:在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间共同使用的语言) 13.语言的规范化: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

方面的标准,吧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有些用法虽然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但在人们的交际中已被广泛使用,那就应该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加以肯定,至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在群众中又不是广泛使用的新成分、新用法,在它们刚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以保证语言运用的纯洁和健康。 14.黑话:当社会上出现了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的隐秘团体后,就有可能产生隐

秘语言,即黑话,也叫隐语。隐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1.借词/外来词: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徳律风,

2.意译词: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

过来。如:电话 3.仿译词:属于意译词的一种,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注意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

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移植过来。如,黑板、牛津。

4.语言的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者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

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这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5.自愿融合: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

自觉地放弃那个自己的语言,选用语言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 这种情况叫自愿融合。 6.被迫融合:在汉语和其他语言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为了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

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汉语,实现语言的融合,这种情况叫被迫融合。 7.语言分化: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一种语言逐渐分化成几种语言的状态。 8.语言整化:指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几种语言或几种语言音素逐渐接近、统一起

来。 9.语言混合:语言的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是几种语言的混合,这种现象叫语言混

合。 10.双语现象: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

势的那种语言。双语现象的出现时融合过程中的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 11.洋泾浜语:又叫皮钦语。“洋泾浜”本是上海外滩的一段,随着上海变成商埠,

洋泾浜成了外商聚集之地,他们和当地平民接触,就是用支离破碎、变形走样的英语,于是“洋泾浜”就成了不纯正英语的中国名称,后泛指混合语。 12.克里奥耳语(混合语):是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是母语化的洋泾浜语。两者的区别在于,克里奥耳语作为母语传递给下一代,已成为某个语言社团的唯一交际工具。 13.国际交际语/国际辅助语:不同国家间由于交际的需要,选择一种或数种语言

作为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在国际会议上确定的不同国家间共同使用的语言。 14.世界语(Esperanto):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在1887年创制的一种国际辅助语。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1.尖音/团音:汉语音韵学、方言学经常运用的两个术语。舌面前塞擦音、擦音

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团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尖音。 2.尖团合流:现代北京话和不少汉语其他方言这两类字都读一样的音,这使得中

古一些不同音的字合流为同音字了,这种变化叫“尖团合流” 3.浊音清化: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

言中消失了,原来的浊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叫浊音清化 4.语音演变规律(音变规律):语言演变规律是同一语言内部语音层面演变的规

律。音变规律具有条件性(语音条件),时间性(只在某一时期中演变)、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