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附后)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河南省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附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商鞅是在哪一个诸侯国进行变法?(2分)

(2)《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有人认为他的变法失败了,有人认为他成功了。你认为判定变革成败的标准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商鞅变法?请用史实说明。(5分)

(3)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有怎样的启示?(3分)

22.(15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下图):

(1)图示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3分)

(2)依据图示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2分)

B、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ǐ)示意图(下图):

(3)依据上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ǐ)的两种情形。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6分)

C、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

(4)填出上面图示中改革的著名人物。该图示反映出这一改革与民族融合怎样的关系?(4分)

2014-2015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在答题栏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5 DCCDD 6-10 BBDDB 11-15 DABCD 16-20 CACBB

二、非选择题(25分) 21.(10分)(1)秦国(2分)

(2)判定变革成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我认为变法没有失败。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所以说变法没有失败。(5分)

(3)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等等,言之有理即可。(3分)

22.(15分)(1)①吴 ②东晋;南京。(3分) (2)政权分立。(2分)

(3)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族南迁。积

极影响:促进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6分)

(4)北魏孝文帝;(1分)互为因果关系。(4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