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2009年第43号令) 7、《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 8、《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三、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和广安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划修编的规范性文件 1、《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四川省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

3、《广安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研报告(2004—2020年)》(广市国土发[2004]497号) 4、《市局关于转发((省厅关于开展市州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广市国土资发[2004]430号) 四、相关规划及相关工作成果

1、《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3、《广安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08~2030年) 4、其它相关法规、规范、规划和计划

第三节 规划年限

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2005年为基期,以2010年为近期规划年,以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第四节 规划成果

一、《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二、《广元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说明》 三、附表

1、广安市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表 2、广安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3、广安市各县(市、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 4、广安市各县(市、区)建设用地指标 5、广安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表 6、广安市基本农田调整表

7、广安市规划期内重点项目用地情况表 8、中心城区管制分区表 四、附图

1、市域土地利用现状图 2、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3、市域功能分区图

4、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5、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图 6、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7、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图 8、市域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

第一章 规划编制工作背景

第一节 地域概况

一、自然概况

广安市位于四川盆地中东部,地处川中丘陵区东部边缘和川东平行岭谷区西侧,地理位置在北纬30°01′-30°52′,东经105°56′-107°19′之间。其东、南两部分与重庆市的垫江县、长寿县、渝北区、合川市接壤;西部与遂宁市蓬溪县和南充市嘉陵区、高坪区相邻;北部与南充市蓬安县和达州市的渠县、大竹县毗连,素有“川东门户”之美誉。广安市地质构造为新华夏系川东褶皱带,系华蓥山脉,沿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的低山丘陵体系。市内山、丘、坝皆备,多为浅丘带坝及中浅丘地形。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和制约,境内地势东高本低,地形由东向西倾斜。东部为典型的深丘地带,海拔一般在400-1500米,由于华蓥山中生界地层出露,中、低山地貌亦有一定比例。西部属四川盆地红层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10-360米,多为浅丘宽谷和低丘中谷地貌。市境内海拔最高点在广安市华蓥市的高登山,海拔1704米,最低处是武胜县红滩村,海拔256米,相对高度为1448米。由于地质地貌的差异,导致了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水平地带差异及分布。全市总体上分为中低丘带坝、深丘中窄谷、中低山及沿江河谷地四种地貌区。

广安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四川丘陵地带及区域地质地貌的影响,具有冬干、春暖、夏长而热、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分配不均、多伏旱及连

绵秋雨等特点。常年平均气温为17℃-18℃,年均日照时数1240小时,常年平均降雨量为1087.8mm,全年无霜期310天以上。市境灾害性天气活动较为频繁,且多发生在关键农事季节,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暴雨、大风、冰雹、寒潮、连绵秋雨等,尤以干旱频率最高。

广安市境内河流属长江的支流——嘉陵江、渠江、大洪河、白水河、芭蕉河水系。流域面积大于5000公顷的河流28条,其中嘉陵江从武胜县烈面镇石龙滩河口入境,在该县清坪乡和真静乡交界处出境,全长102公里;渠江由广安市肖溪镇勤劳村中家坝入境,经华蓥市在岳池县赛龙乡出境,全长134公里。

境内属常绿阔叶林带。东部、东南部深丘、中低山地带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由于自然受人为因素破坏,原始森林一部分被人工营造的次生林、经济林及观赏植物所取代。农业植被栽培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复种指数高达289%,农作物成熟期一般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制。耕作制度:麦—稻、麦—玉米—夏绿肥(海拔600m以上,旱)、麦—玉米—夏绿肥(海拔900m以上,旱)。主要植被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红苕、大豆等三十余种。

由于受成土因素的影响,广安市土壤分为4个土类,7个亚类,16个土属,63种土种。按土类分,广安市主要是水稻土,占69.55%;其次是紫色土,占28.9%;还有潮土占0.54%和黄壤占1.01%。土壤质地好,土层厚度一般在50-100厘米,耕作层20厘米左右,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市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蕴藏丰富。截止2005年底,广安市已发现矿产资源20余种,有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盐、磁铁矿、磷矿、粘土矿、石灰岩、白云石、含钾绿豆岩、玄武岩、膨润土和方解石等等。 二、社会经济概况

广安市历史悠久,设置军州府制已有千余年历史,1950年广安市分属大竹、南充两个专区,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行政区,1998年7月撤地区设立广安市,辖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2005年,全市幅员面积6301.41平方公里,有86个镇、86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2783个行政村,167个居委会,454.5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82.63万人)。

“十五”期间,广安市经济总量年均增幅与全省平均水平相一致,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设小康社会迈出可喜步伐,此期间是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

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3亿元,年均增长12.5%,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了近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9亿元,年均增长15%,在2000年基础上翻一番;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三大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0.99:33.02:35.99调整为27.73:37.18:35.09;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11.84%上升到14.19%;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发展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7.58%,全市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成效;外经外贸和利用外资规模扩大,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15元,比2000年增加925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这些都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一、汶川地震对土地利用的不利影响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的一次地震灾害。 汶川地震使广安市一部分耕地、建设用地损毁,土地供需矛盾加剧;次生地质灾害频发,土地利用的环境安全形势严峻,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的需求迫切。到2010年,调整土地利用布局、完成灾毁土地复垦(到2012年)、修复土地生态功能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如何分时序的合理安排基础设施用地规模与布局,保障重大建设项目实施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005年末,全市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工矿用地面积分别为6037.39公顷、54589.70公顷、1859.57公顷,人均城镇用地面积和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别为83.95平方米/人、142.65平方米/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和工矿用地空间,对全市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支撑不足,而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偏大,布局分散,用地粗放,迫切需要从内涵挖潜入手,调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挖掘存量用地潜力,缓解用地空间不足的矛盾。 三、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降低

2005年末,全市耕地总面积289905.10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96亩,低于全省人均耕地1.03亩,更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44亩水平。据2005年全市耕地质量调查,中低产耕地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0%,中低产田土的产量水平仅为高产田土的60%左右,且产量年度间稳定性较差。华蓥市连绵带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力弱及一些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加速了土壤质量退化。 四、可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较少

2005年末,全市其他土地面积42998.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82%;其中,水域和滩涂沼泽不可开发为耕地,自然保留地面积27497.85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63.95%,其中荒草地和裸地分别为8476.02公顷、18847.02公顷,占自然保留地面积的30.82%和68.54%,从上可以看出,可开发的荒草地和裸地虽然所占比例及面积较大,但是,其中25°以下的荒草地和可开垦为耕地的裸土地面积较少,可供开发利用的成片后备耕地资源集中分布在华蓥山连绵带,开发利用难度较大,这样就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灌溉条件的限制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可垦宜耕的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新增耕地潜力约为1万公顷,新增耕地潜力有限。 五、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四川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强度流失面积较大。因而,广安市川中丘陵区的水土涵养地之一,肩负着嘉陵江、渠江生态保护的重任。全市有林地108158.21公顷,滩涂3199.92公顷,河流水面12300.38公顷,承担起全市生态保护的重任。华蓥、邻水受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自然灾害明显,岳池、武胜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土地利用的环境承载力状况不容乐观。

第三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有利条件与挑战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广安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发展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 一、机遇

(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为改善广安市土地利用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