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融宝]保单“变脸”成P2P 保险销售人员暗玩障眼法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网融宝]保单“变脸”成P2P 保险销售人员暗玩障眼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作为网贷平台数量全国第一和网贷交易十分活跃的城市,深圳近期频频出现P2P网贷行业入侵保险销售渠道的骗局。少数P2P平台大量招募原属保险公司个险渠道的保险从业人员,采用非法手段套取处于正常期的保单资金,他们大多以“保单升级”为诱饵,引诱消费者购买P2P产品,致使保险消费者蒙受损失。

A “保单升级”引诱消费者购P2P产品

P2P网贷行业的野蛮生长正在入侵保险销售渠道。

近日,深圳市民王先生收到自称是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的电话,对方称所在的保险公司系统正在进行“保单升级”,希望王先生配合提供保单号、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王先生一听,觉得系统升级是每个企业都可能碰到的事,系统升级需要重新输入客户资料也在情理之中,何况对方对自己购买过的保险产品了解得一清二楚,于是就按要求提供了相关资料。

但接下来,这位销售人员的举动就让王先生起了疑心。对方称,系统升级需要您先退保,然后我们可以帮您购买收益更高的保险产品。

凭着一点点保险常识,王先生提高了警惕。“中途退保,就等于保单已经失效了,万一这期间我出了保单规定的风险,那我就得不到任何保障了,这些年交的钱不白交了吗?”

对方步步紧逼,一直说退保后可以购买更高收益的保险产品,王先生越发觉得可疑,于是最后选择了向保险公司客服投诉,结果一问,该保险公司根本没有进行什么系统升级,而且保险公司的客服明确表示,绝不会因为系统升级让保险消费者中途退保的。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所谓的收益更高的保险产品,其实根本不是保险产品,很可能是一些P2P平台的产品,风险很大。”王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王先生这样的遭遇并非是孤例。近期,借口“保单升级”引诱消费者购买P2P产品的案例高发,以至于保监会在4月1号跨界发文揭露非法销售手段并警示风险。保监会发文称,近期,发现少数P2P平台大量招募原属保险公司个险渠道的保险从业人员采用非法手段套取处于正常期的保单资金,给广大保险消费者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B 承诺高收益诱导消费者将保单质押

除了利用“保单升级”引诱消费者购买P2P产品,坊间另一盛行的方法是让保单持有人用保单质押贷款,再用贷出的钱购买P2P产品。

为了诱导消费者,一些P2P平台销售人员在推销产品时,承诺P2P产品高收益。据深圳一家保险公司业内人士透露,有P2P平台销售人员号称保险公司开发的“保单收益补偿产品”具有18%甚至2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这远比保险公司的收益要高出几倍,在如此高收益下,部分保险消费者难免会动心。”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所谓的“保单收益补偿产品”其实就是P2P产品。P2P平台的销售人员在推销产品过程中,向保险消费者承诺高收益,却回避产品风险,劝说保险消费者进行保单质押,将质押贷款作为投资款投入P2P平台。

保单质押贷款,是指投保人把所持有的保单直接抵押给保险公司,按照保单现金价值的一定比例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目前,具有储蓄功能的养老保险、投资分红型保险及年金保险等人寿保险合同条

款中大都含有保单质押贷款功能。此类合同,只要投保人缴纳保费超过一年,人寿保险单就具有一定的现金价值,可作质押物。

保单质押贷款的最高贷款余额一般为保单现金价值的70%—80%,期限较短,一般不超过6个月,也有保险公司在到期后可进行续贷。

保单贷款的利率一般在银行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制定,最常见的就是“同期人民银行每月第一个营业日颁布的两年期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与2.5%比,较大者”的基础上加2.0%确定计息利率,目前多数公司的贷款利率在5%左右。

较之于保单贷款低廉的贷款成本,目前市场上P2P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最低也在10%以上。据发布P2P网贷行业3月月报显示,3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15.02%。

分析人士指出,保单贷款利率约为4—6个点,而P2P产品收益动辄高达十几个点,这样的高收益率让不少投保人动心,从而忽略了风险。

C P2P平台用高返点刺激保险销售人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