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系 PBL教学教案首页(教师用)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临床医学系 PBL教学教案首页(教师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大量脓痰,或反复咯血的病史;病变部位湿啰音、杵状指(趾)等体征。

(2)X线检查:早期轻症患者X线胸片可无明显异常,亦可显示一侧或两则下肺纹理局部增多及增粗征象。典型X线表现为粗乱肺纹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卷发状阴影。

(3)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胸部CT检查可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样改变。近年来应用的高分辨率CT扫描,较常规CT具有更清晰的空间和密度分辨力,具有诊断价值。

2.支气管扩张的分型

圆柱状扩张支气管呈一致性扩张,而且向肺周围延伸,高分辨扫描图像上能显示1.5~2mm的支气管。当柱状扩张的支气管和扫描平面平行时,表现为“轨道征”。远端支气管不变细,这一征象对此型的诊断很重要,其出现比例可达95%[3]。如扫描与扩张支气管呈垂直时,表现为卵圆形、圆形厚壁透亮影,支气管与伴随肺动脉比率关系倒转。此型支气管扩张多发生于3~5级支气管。

囊状支气管扩张是支扩中最严重的一种。表现为含气支气管囊状扩张,其内可含有分泌液、脓液,可出现气液平面,多发时呈葡萄样表现。多见于5~6级以下或末端支气管。

曲张型支气管扩张,扫描平面与扩张支气管平行时,扩张支

气管呈串珠状。垂直时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多发生于界于上述两者之间支气管。

3.支气管扩张的主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孢菌。

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强的抗菌药物有半合成青霉素,如: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其中以哌拉西林为最常用。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中以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的作用较强。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中亚胺配能及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氟喹酮类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氟罗沙星等。

4.肺的大体解剖和血液供应:

肺的位臵形态和分叶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肺与胸腔的壁层胸膜之间有一个潜在的腔隙, 称为胸膜腔。壁层胸膜分为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三部分。正常情况下,肺表面的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可以相互滑动和分离,在一些病理状态下,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形成部分或完全的粘连,胸膜腔闭锁,给开胸手术造成困难。两肺借肺根及肺韧带固定于纵隔的两侧。肺尖与胸膜顶紧密相贴,从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在呼气和吸气时,无明显的位臵改变。肺底与膈肌相邻,呈穹窿状,以适应膈肌的形状,在最大呼气和最大吸气时,肺底可上下移动约两个椎体的距离。左肺底膈以膈肌与肝左叶,胃底和脾相邻;右肺底隔以膈肌与肝右叶比邻。肺的外侧面膨隆,与胸廓的前后和外侧壁相接触。肺的内侧面与纵隔为邻,此面中最为重要的结构是肺门,它

是支气管、肺动静脉、淋巴管及神经组织出入肺实质的门户。肺的前缘和下缘薄而锐,而后缘钝。 左肺前缘下部有一切迹,为心切迹,切迹下方的肺组织向前内侧延伸的部分称为左肺小舌。肺的表面覆盖着脏层胸膜,在肺门和下肺韧带处与壁层胸膜相延续。脏层胸膜在肺表面形成裂隙,称为叶间裂。肺以叶间裂分叶。左肺只有一个叶间裂,即斜裂,将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而右肺有两个肺裂,即斜裂和横裂,横裂位于上叶和中叶之间,斜裂则位于上、中两叶和下叶之间,因而右肺有三个肺叶。叶间裂的发育情况有明显差异,发育良好者可达肺叶的根部,发育不良者仅有很浅的裂沟,甚至部分或全部叶间裂未发育,这种情况多见于横裂。因而在进行肺叶切除时,叶间裂的发育状况将显著影响手术的进程。

肺的血液供应: (1)肺循环

肺循环由肺动脉、肺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组成。因肺循环的血压和血流阻力都明显低于体循环,属“低压低阻”型的循环,故又有小循环之称,它是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

①肺动脉:起源于右心室动脉圆锥,分左、右两支,在相应侧肺门受到纤维鞘的包裹后,再与支气管平行分支。凡管径超过3000μm的肺动脉,平滑肌极少,而有较厚的酸性粘多糖构成的基膜,其中层有5层以上的弹性纤维,称为弹性肺动脉。待到达终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