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关于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关于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本文通过剖析数字化的社会生存方式及其特点对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对于建构一个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基于数字式的生存方式的教学模式作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数字化 教学模式

1 引言

随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以个人PC机为主的数字化工具的迅速普及,数字化的高速传播系统为我们描绘出即将到来的数字化的生存环境。科技的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建构一个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基于数字式的生存方式的新教学模式已提上议程。

2 数字化的社会生存方式及其特点

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为主的数字化工具迅速普及,人类正步入基于高速的数字化传递系统,基于大量的多媒体(各种媒体)的信息来源的数字化的社会。数字化的社会具以下特点:

(1)人们生活在数字化的生存环境下,使用数字化的工具,创造BIT形态的数字化产品;

(2)数字化的新事物层出不穷,新的知识爆炸性地增长,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事物也迅速被淘汰;

(3)数字化的高速信息传播使得社会文化全球化趋势加快,知识区域分布不平衡的状态被打破,共享成为可能。

数字化生存方式已成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要改变人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引发人们对教育观念的深层嬗变。

201

3 数字化环境中的教育新变化 3.1 数字化的社会给教育提供的机遇

数字化的生存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机遇。

(1)知识的快速更新。书本的知识更新周期大约在5年左右,而借助数字化工具和高速的数字化传播系统,知识的更新只需要1周甚至更短。 (2)有助于加强学校学习与现实社会的联系。由于有了数字化工具及高速传播系统的支持,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经验)得以以更多样化的形式实践(例如现实虚拟等)。

(3)教育终身化得以实现。知识爆炸性的增长,新事物的层出不穷,迫使人们必须终身处于学习的状态,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一次性教育制度必定会被教育终身制所取代。 3.2 “教”与“学”关系的新变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主动构造知识),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要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总而言之,“学”被看成是认知过程;“教”被视为影响和促进“学”的一种外部条件。新课程观认为:学习是主动的、个性化的过程;学习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学习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最终使学生能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基于以上观点,教育必须制定数字化的教与学的新模式,改变自身以求发展,建构一个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基于数字化的生存方式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

4 建构数字化的教学模式

4.1 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基本思想及其内涵

班级授课的形式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培养人注重统一化、标准化,如实反映了工业时代的特征。注重统一化、标准化的学习者,只能是那种只会机械重复标准化动作的低级劳作者。著名的教育学者布鲁姆曾指出,教育工作者已经“在评价中意识到,他们以往过分强调了教育目标的最低层次——知识,因而,把90﹪的教学时间用于这一层次,而很少把时间花在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因此在制定新教学模式时必须考虑到学习是主动的、个性化的过程,还要考虑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扩大教学的过程,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要求。

20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