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教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课题: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第1 课时 总序第13 教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地形、和范围; 2、能够通过三角洲的位置认识位置的优越性; 批注: 3、通过阅读相关图表,能够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要产业部门; 4、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 及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2、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教学用具: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挂图和投影 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① 新疆位置在哪?地形有何特征? ②新疆气候有何特征?为什么? ③新疆农业、城市、主要分布在哪? 2、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欣赏,提问歌词中唱到的“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老人是谁?这个圈在哪?(邓小平、珠江三角洲)。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与本地区有关的图片(体现经济高度发达的建筑和交通等)提问本地区为什么如此发达它靠的是什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3、讲授新课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形。 1 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位置图,让学生读图独立思考,用抢答的方式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范围,教师总结并指出最早回答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2 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本地区的“地形特征”。 3 让学生以分组讨论的形式根据位置、地形认识本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师总结归纳,并对总结的好的小组给予掌声鼓励。 4 通过教师的启发“关于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置经济特区阅读材料”及其几个问题的回答:“刚才通过对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分析我们知道本区大部分在那个带?(亚热带)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这样的地形气候有什么好处?(有

25

利于种植农作物)。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节重点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最后总结归纳。 (二)、外向型经济 1多媒体展示图片“外向型经济一例”让学生理解认识外向型经济。 2 多媒体展示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来源地区” 让学生通过此图了解本地区外向型经济最有利的条件是:临近港、澳地区,所以才能优先获得港、澳的资金来源。 3 通过“涌动的民工潮”,一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二是让学生了解本地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了解本地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及其产品的出口地。 5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外向型经济对本地区的影响,有什么有利和不利因素,最后由不利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生活中不过分依赖别人)。 (三)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经济有利条件,和外向型经济。 (四)作业:根据听课情况布置。 教学(后记)反思: 26

课题: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1 课时 总序第14教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 批注: 让学生认识长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区域经济联系; 2、通过阅读长江三角洲地形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 价能力;通过阅读长江交通图表,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长江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让学生认识长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区域经济联系 教学用具:地图册、多媒体课件、 挂图和投影 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组图片,看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这是我国的哪条河流,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她的那些气息?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板书) 1、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读图7-30 探究:长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特点 过程:学生读图-个人思考分析-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回答-师生评价 2、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读图7-31,结合课文 小组讨论:长江三角洲城市间交通联系有什么特点? 师生归纳总结。 3、根据图文活动分析: (1)、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经济有哪些优越的条件?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回答、师生评价 (2)、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具备哪些优势条件? 学生思考分析、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回答、师生评价 (3)、长江三角洲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具备哪些优势条件?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合作-师生归纳总结 4、课堂小结 5、作业布置 【自主学习】 27

(1)位置、范围:长江三角洲简称“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顶点在江苏镇江附近,往东抵海滨,往南达______,往北到通(州)扬(州)运河,包括_____省东南部、___市及杭(州)嘉(兴)湖(州)地区。 (2)在图7-30中找出长江、钱塘江、京杭运河、太湖及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 (3)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和“丝绸之乡”。 (4)人口和城镇_____,工商业_____,经济基础雄厚。 (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6)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交通运输发达,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沪宁杭”“苏锡常”“杭嘉湖”分别指哪些城市? 教学(后记)反思: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