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考点3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巩固提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考点3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巩固提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考点3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巩

固提升

编者选题表 考点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综合 题号 1、2、3、4、5 6、7、8、9、10、11 12、13、14

一、选择题

1.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启蒙思想的试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 ) 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

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D.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

解析: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启蒙思想影响,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政体反复更迭,故“各种政体的试验场”“启蒙思想的试验田”指的是法国。依据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归总统,排除A、D两项;国家元首是总统,总统拥有实权,排除C项。本题选 B项。

2.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道:“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米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 ) A.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 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D.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解析:C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欧美早期革命中具有曲折复杂的特点,材料中的观点是大革命时期资产统治阶级的政治遗产,即扩大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因为整个18~19世纪,欧洲主要的历史使命是实行有效的资产阶级统治。

3.(2015黄山月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第五条: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材料主要说明了( ) A.总统是国家元首,是国家权力中心 B.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C.总统和议院之间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法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解析:C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议会可以被总统解散,这是分权制衡的原则,故C项正确。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因此,总统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A项错误;只凭借材料无法

1

推断为共和政体确立,故B项错误;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说明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国家,故D项错误。

4.(2014开封一模)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当时法国( )

A.宪法规定议会有特赦的权力 B.希望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C.国民议会中君主派力量强大 D.欲借助工人力量建立共和政体

解析:B 从材料时间看,此时法国共和制已确立;从材料内容看,法国政府赦免了一些曾是资产阶级敌人的政治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以一票微弱优势获胜的共和政府,B项正确。材料中规定是政府所为,看不出是宪法规定,A项错误;C、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5.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钱、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哪一项最能体现孟德斯鸠的上述思想(或受其影响)( ) A.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员成为共和国总统 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C.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解析:C 材料中的“有一些人以出钱、财富或荣誉著称”,这里的“一些人”是指贵族和有钱人,孟德斯鸠认为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权力。在法国,最初的参议院实际上就是贵族院或元老院,就是针对材料信息的情况出现的。 6.某同学在学习“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课题时,制作了某国政治体制示意图,对该国体制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元首仅是国家的象征 B.立法权与行政权独立平等 C.帝国国会所起的作用很小 D.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解析:C 由图片中“皇帝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可以任命首相,首相对皇帝负责”可知这应为德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故排除A、B、D三项,C项正确。

7.(2014唐山模拟)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2

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之争

解析:D 根据所学史实德皇与巴伐利亚等国王的矛盾,属于国家统一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故选D。

8.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解析:C 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到1871年时德意志已经完成统一;B、D两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体现普鲁士在各邦中占据独特地位,但是其权力受到其他邦国的制约,反映了联邦制的制衡原则。

9.(2014咸阳模拟)有学者这样描述:“这个帝国既不发展英国式的强有力的立宪政体,也不借鉴作为法国特征的民主与平等。俾斯麦为了争取公众支持他的计划,利用当时存在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感情,许诺??”俾斯麦的“许诺”最有可能是( ) A.帝国国会由普选产生 B.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C.皇帝是帝国的元首

D.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解析:A 民主是有利于得到人民支持的,帝国国会由普选产生,有利于民众行使民主权利,最有可能成为“许诺”,故A项正确。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皇帝是帝国的元首体现了德国代议制的不彻底性和保守性,尤其是皇帝掌握大权,具有专制色彩,都会失去人民的支持,不应该成为“许诺”,故B、C两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的权力中心是皇帝而非议会,故D项错误。 10.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国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国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国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 A.首相有权解散帝国国会

B.帝国国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C.首相只对帝国国会负责

D.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解析:B “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国会并重新选举”说明解散帝国国会的不是首相,而是联邦议会,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俾斯麦提交的法案被帝国国会否决后,在俾斯麦的指示下,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国会,新一届的帝国国会通过了该法案,说明帝国国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故B项正确;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首相对皇帝负责,皇帝有创制法律的权力,不是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故C、D两项错误。

11.(2014贵州模拟)《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

B.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 C.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

3

D.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解析:C 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权力很大,反映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故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可以调和,B项不正确;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政体,不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只是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故D项说法不正确。

12.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反封建性 B.法制化 C.渐进性 D.普选制

解析: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共性。它们都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献,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美国;C项不符合法国,D项四个国家都不符合,故A、C、D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4浙江联考)有人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1)依据材料一,分析法国为什么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70年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民主政治的经济因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理解美国的宪法为什么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中妥协的认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前两句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实际要求回答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确立共和政体的史实;第三小问结合工业革命完成后,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的社会状况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的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可见谈判和妥协政治机制的创立与实践,保证了美国宪法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第二小问从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参议院与众议院,国会、总统与联邦法院之间的关系入手。第(3)问从原因看,妥协是政治双方势均力敌的结果;从结果看,妥协能够达到预期的政治目标,防止社会动荡。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答案:(1)法国的专制主义过于强大;大革命后法国社会陷于动荡,工业进程缓慢。

4

1875年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法国为民主共和国。 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2)宪法创立的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的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谈判妥协修正。

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之间。

(3)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体现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和发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意志帝国没有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实现全面的议会民主制是非正常现象,因为政治与经济应该步调一致。德国形成的是以容克贵族同德国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为主要特征的政治体制。为转移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他们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导致了帝国的瓦解与“一战”的灾难。

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鉴于英、美、法等民主国家也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的事实,我们很难保证,德意志帝国实现了全面议会制民主制就不会走上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道路。正如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尼培代指出,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帝国主义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而且也是广大民众(“小人物”)的帝国主义,普通民众也狂热地支持对外扩张。

——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德国政治民主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关于“德国政治民主化”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德国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发展步调不一致,这种不全面的政治民主化导致了帝国的瓦解与“一战”的灾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德意志帝国瓦解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造成的,即使建立全面议会制民主制也很难阻止德国走上扩张道路。分析观点的合理性,无论持何种观点均可,可联系德国统一及德国发展的相关史实分析论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有限,德意志帝国瓦解的主要原因是不全面的政治民主化。

论证:①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德国是以容克贵族同新兴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为主要特征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世袭君主仍然保留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帝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是国家的权力中心。③议会作用很小,只是装点“门面”,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④《德意志帝国宪法》体现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特点。⑤对外扩张是德国资产阶级与容克贵族推动并实现其利益的体现。

观点二:德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德意志帝国瓦解的主要原因是其实行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扩张政策;而完全的政治民主化也未必能够阻止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论证:①议会对德国政府形成了一定的制约。②全面议会制民主制并不能解除一个国家的扩张性,英、美、法等民主国家就是证明。③德国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是帝国主义扩张政策和狭隘民族主义的产物。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