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题库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遗传学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玉米有色糊粉层(R)对无色糊粉层(r)为显性,黄色植株(y)对绿色(Y)是隐性。下列是这两对基因杂合的两种植株1及2,它们分别与这两对基因为纯合隐性的植株测交产生的子代表型及其分布:

表型 植株1的子代 植株2的子代 有色,绿 88 23 有色,黄 12 170 无色,绿 8 190 无色,黄 92 17 总数 200 400 ①RY/ry ②Ry/rY ③0.10(10%) ④0.10

⑤得到ry/ry合子的频率=0.45?0.05=2.25% ①RY/ry ②Ry/rY ③0.10(10%) ④0.10

⑤得到ry/ry合子的频率=0.45?0.05=2.25%

影响交换可能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①性别 (果蝇♂,家蚕♀无交换) ②着丝粒 (着丝粒附近的基因交换率低) ③年龄 (高龄、交换值小) ④温度 (高温提高交换值)

简述F.A.Janssens的交叉型学说的要点及其意义。

①交叉是同源染色体,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的表现,“交叉”是交换的结果。遗传学上的交换发生在细胞学上的“交叉”出现以前。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2分) 1分) 1分) 1分)

2分) (((((((((((((((②交换的结果可以导致连锁基因间的重组。 ③阐明了“交换”与“交叉”的关系。

(2分) (1分)

在人类中,产生G?6?PD酶和色觉有关的两对等位基因G、g和B、b,在X染色体上连锁。两个基因座相距6个图距单位。有一个双杂合(互引相)的妇女同一个正常色觉并能形成G?6?PD酶的男人结婚,试写出这一对亲本的基因型,并指出其后代所有可能的表型及其比例。

母亲

GBgb?父亲

GBY 女性后代:色觉正常,并能形成G?6?PD酶 男性后代:

47%形成酶,色觉正常 47%不形成酶,色盲 3%形成酶,色盲 3%不形成酶,色觉正常

第八章 原核生物遗传分析与作图 转化(transformation)

从人的小细胞中分离出游离的人的染色体,作为供体,加入到培养的小鼠细胞中时,受体细胞摄入供体细胞中的整条染色体后降解为长度不同的染色体片段参入小鼠基因组内,人的基因就可能与受体细胞的基因一同表达。这种供体遗传物质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过程称为转化,或称转染。

共转化(cotransformation)

供体细胞的两个基因一起参入同一个受体细胞的表达。 F因子(F factor)

F因子即性因子,致育因子。它是引起供体菌与受体菌之间性行为不同的主要原因。

F因子是染色体外能独立增殖的共价闭合环状DNA分子,它是一个微小的可转移因子。

F?细胞(F? cell)

①不含有F因子的受体细胞记作F?。

②F?细菌表面无性纤毛,可与F?细菌接合,进行遗传重组。 F' 因子(F' factor)

由于Hfr菌株的不对称的切离得到了除F因子外,还有一段细菌染色体片段,称为F'因子。如F'lac?表示F因子并带有大肠杆菌的lac基因。

性导(sexduction)

(2分) (1分) (3分) (3分) (3分) (3分)

(2分) (2分)

(1分) (1分) (1分) (1分)

(2分)

利用F'因子形成部分二倍体的过程称性导,如F'lac?/lac?的形成过程。 普遍性转导(general transduction)

是指通过普遍性转导噬菌体进行转导,能使供体菌的任何基因都可传递到受体细胞中,并使受体菌改变遗传性状的过程。例如P22对沙门氏菌就属此类??普遍性转导。

普遍性转导噬菌体(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phage)

普遍性转导噬菌体是指许多温和噬菌体或部分改造过的烈性噬菌体感染供体菌后,经裂解反应得到的子代,其头部包装了宿主的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转导(transduction)

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DNA转移到受体,使受体发生遗传变异的过程称为转导。即通过转导而使基因转移,并发生重组。

转导噬菌体(transducing phage)

携带寄主DNA片段的噬菌体称为转导噬菌体。 完全转导子(complete transductants)

指通过转导得到的供体基因片段已与受体染色体基因组通过双交换产生的完整的重组染色体,这样的转导子称完全转导子。

转导子(transductants)

从被转导噬菌体感染的受体菌中选择出来在遗传上已发生重组的受体菌称为转导子。

局限性转导(special transduction)

通过局限性转导噬菌体只能把原噬菌体两旁的基因转移到受体,使受体发生遗传变异,这过程称为局限性转导。

局限性转导噬菌体(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phage) 是指温和噬菌体感染供体菌后经溶源化反应得到的子代噬菌体。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①由于基因突变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细菌为营养缺陷型。 ②基本培养基上必须加入某一营养成分才能生长的细菌,表示为此种营养成分的缺陷型。

如bio?表示不能合成生物素,是由于与此代谢有关的酶类缺乏所致。基因型为bio?的细菌必须在加入生物素的基本培养基上才能生长。

试简述转导试验的过程。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1分) (1分)

转导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转导噬菌体感染_______________,并注入它们的________。它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

①供体菌裂解 ②受体菌 ③DNA ④转导噬菌体 F'?F?杂交后的大肠杆菌中供、受体均是:

①F?;②F?;③F';④以上均不对。 可以生长,那么这两个突变体是

答:( )③

假如两个突变的噬菌体都不能在E.coli k上生长,但是当它们同时感染一个E.coli k时①互补;②突变在同一基因内;③突变在不同基因内;④①及③正确。 答:( ) ④

两个T4噬菌体的突变体分别感染E.colik,都不能生长。当这两者同时感染这一细菌时,仍然不能生长。那么这两个突变体是:

①在同一顺反子内; ②在不同的位点; ③在不同的顺反子内; ④互补。

答:(①

转化、普遍性转导和Hfr接合的过程的共同特点是: ①新转入的遗传物质需要一个双交换进行整合; ②受体的染色体变得更大;

③它们都属于性接合的过程;④上述都正确。答:( )① 一个细菌细胞得到新遗传信息的方法有:

①接合;②转导;③转化;④以上均正确。 答:( )④ 细菌的接合、转化和转导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要求: ①将供体细菌的DNA整合至受体菌染色体上; ②供体菌和受体菌接触;

③供体菌中的F因子;④上述均正确。 答:( )①

在普遍性转导中:

①供体细菌中任何基因都有可能被噬菌体转移到受体细胞中; ②只有与F因子有关的细菌基因才能被转移;

③只有某些特殊的细菌的基因可被噬菌体转移到受体细胞中; ④上述都正确。

答:( )①

一般来说,在普遍性转导中,转导噬菌体颗粒的蛋白质外壳内含有: ①一片细菌染色体,它长度约为噬菌体DNA的长度; ②噬菌体DNA加上细菌染色体;

③整个细菌的染色体;④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答:( )①

E.coli F?细菌的特点:

①作为受体细胞②不形成性纤毛 ③与F?结合后形成F?细菌④上述均正确 答:( )④

试简述Hfr?F?与F??F?杂交过程的不同点。

①Hfr?F?混合培养液在2小时内中断杂交,发现染色体基因重组率为10?3

左右。

②但几乎没有F?变为F+,即重组子仍为F?。

(2分)

(1分) (2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