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题库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遗传学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绪论

变异(variation)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后代发生了变化,与亲代不相同的现象。 遗传(heredity) 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各方面相似的情况,本质上就是遗传信

息(DNA)世代传递的现象。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而现代遗传学是研究生物基因

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传递与变异,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的科学。

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 研究生物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变的规律。利用

数学及统计学方法研究生物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以及影响这些频率的因素。

数量遗传学(quantitative genetics)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运用数理统计和数学

分析的方法,研究生物数量性状遗传的规律。

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机制,主要

研究基因的本质,它的结构与功能及表达机理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微生物遗传学(microbial genetics)是以病毒、细菌、小型真菌以及单细胞动、植物

等为研究对象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体细胞遗传学(somatic cell genetics)以高等生物的体细胞为材料,采用细胞离体培

养,细胞融合和遗传物质在细胞间转移等技术,研究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功能及其表达的规律。

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而且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 ①绝对 ②发展

遗传是_________________的和__________________的。 ①相对 ②保守

德国生物学家A.Weismann反对获得性状遗传的重要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遗传学常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研究其单基因性状传递的规律。 系谱分析

1954年,N.K.Jerne提出抗体形成选择学说,主张所有抗体都是_____________决定的。遗传

达尔文(Darwin)提出了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进化论。自然选择 性连锁是_______________年,由________________发现的。 ①1910 ②T.H.Morgan

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是以1953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为标志。

①沃森(Watson)②克里克(Crick)③DNA双螺旋模型

1944年___________等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现了遗传物是___________。 ①O.T.Avery ②DNA

进化论的奠基人是_______________,他在1859年出版了_______________巨著。

①达尔文(C.K.Darwin) ②物种起源

摩尔根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1933年的诺贝尔奖,J.D.Watson和F.H.C.Crick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1953年诺贝尔奖。 ①创建了基因学说 ②证明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1909年,A.E.Garrod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人类生化遗传学的最早研究。 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

S.Benzer在研究T4噬菌体的rⅡ精细结构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名词。 顺反子 重组子 突变子

操纵子概念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提出的。 ①F.Jacob ②J.Monod

遗传学的第一个里程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德尔建立的颗粒式遗传

1900年由荷兰_____________,德国_________________和奥地利_______________分别在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材料,同时证实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①第弗里斯(De.Vries)②(C.Correns)③丘歇马克(E.Tsehermak)

作为经典遗传学研究的著名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①豌豆 ②玉米 ③果蝇

遗传学发展的3个时期为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时期和____________时期。 ①细胞遗传学 ②微生物遗传学 ③分子遗传学

1910年C.B.Bridges发现了白眼果蝇和伴性遗传现象,从此开始了果蝇遗传学。

第一个人的基因组连锁图谱是1980年由日本分子遗传学家利根川等测定的。

O.Winge在小麦中最早发现了缺体。

答:( x ) 答:( v ) 答:( x ) 答:( x ) 答:( x ) 答:( x ) 答:( x ) 答:( v ) 答:( x )

用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可以确定多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的位置。

答:( X ) 答:( x )

1923年,C.B.Bridges观察到了果蝇染色体的缺失。

“基因”一词是1909年英国科学家W.Bateson提出来的。 在遗传学的发展史上,研究生化遗传学的材料是玉米。 分离大肠肝菌的高频重组的H系菌株者是E.L.Tatam。 1961年由J.Shapiro从大肠杆菌的研究中提出了操纵子学说。 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是G.W.Beadle和E.L.Tatum提出来。 1962年H.Ris和W.Plaut用生化技术证明叶绿体中含有DNA。

在遗传学发展中,1940~1960年为细胞遗传学发展时期。 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者是 ①H.J.Muller; ③C.B.Bridges;

G.W.Beadle因何贡献而获诺贝尔奖?

②T.H.Morgan; ④A.H.Sturtevant。

答:( x )

魏斯曼(A.Weismann)的种质学说肯定了拉马克的获得性状遗传学说。 答:( x )

答:( ④ )

答: G.W.Beadle和他的老师E.L.Tatum研究了脉孢菌的生化突变型,证明基因通过控制酶

的合成来决定性状表现,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 什么是“颗粒”遗传理论

答: 根据孟德尔的豌豆试验,证明遗传性状的传递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而现代科学证

明了遗传因子是一段DNA分子,即基因。他们决定了上代传递到下代的各种性状,即颗粒遗传。

E.L.TaTum和J.Lederberg因何贡献获诺贝尔奖? 答: 他们在细菌的研究中证实了细菌的遗传重组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

颗粒遗传(particulate inheritance)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共存在同一个体

内保持其独立性,互不沾染,不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仍可按原样分离。(2分)

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二倍体生物在杂合状态下能表现出来的性状称显性性

状。

出来的性状称隐性性状。

性状(character)一个生物体可以加以鉴别的外部或内部形态,行为解

剖或生理生化特征。

显性基因(dominant gene) 二倍体生物在杂合状态时能在表型上显示

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即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recessive gene)二倍体生物在纯合状态时才能在表型上显

示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即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

基因型(genotype)指生物的遗传组成。相对于表型而言。常用英文字

母表示。

表型(phenotype)可观察到的个体性状,是特定基因型在一定的环境条

件下的表现。

野生型(wild type)一个物种在自然界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个体表型,人

为地定为正常的表型。

突变体(型)(mutant)基因发生突变的个体产生的表型,有别于野生

型。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二倍体生物在杂合体状态时不能显示

杂合子(heterozygote)指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染色体相同位置上具有不

相同基因的个体或细胞,不能真实遗传。

纯合子(homozygote)指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染色体相同位置上具有相同

基因的个体或细胞,能真实遗传。

非等位基因(non-allele)相对于等位基因而言,在染色体上处于不同

座位的基因。

等位基因(allele)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基因座的不同形式的基因

称为等位基因,这种不同形式是由于基因突变而造成的。

测交(test cross)用未知基因型的杂合体与其隐性个体杂交,以测定前

者的基因型。此种交配方法称为测交。

谱系图(pedigree diagram)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表示上下代性状遗

传传递关系的一种图谱。

分离(segregation)①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杂合子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引起后代性状分离。或②指在F2代群体中又重新出现了F1中不出现的某个亲代的表型现象。

适合度(goodness of fit)在遗传试验中,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实验

所得到的观察频数与理论预期频数相符合的程度。

孟德尔比率(Mendelian ratio)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分离比。

例如:一对基因遗传时,显隐性完全,F2表型的分离比为3∶1 二对基因遗传时,在一般情况下,F2表型的分离比为9∶3∶3∶1

等。

基因座(locus)某一基因或其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占据的确定的位

置。

(2分)

基因型AaBbCcDdEe的植物自交,假定这5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EE个体的比为_____________,基因型AaBbCcDDee个体的比为_________,基因型AaBbCcDdEe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1??1??1??1?①?? ②????? ③??

?2??4??4??2?5325(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三因子试验AABBCC?aabbcc,假定3对基因自由组合,则在F1自交得到的F2中,基因型AABBCC个体的比为______________。基因型AaBbCc个体的比为___________,基因型为AAbbCc

111个体的比为______________。① ②③

86432在一个n对因子的杂交试验中,F1代杂种形成的配子类别数为________,F2代基因型类别数为_______,假定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显性完全,则F2代表型类别数为________。

①2n②3n③2n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