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重庆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把接触面弄粗糙些或增大压力。 5、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是:

(1)用滚动代替滑动(因为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2)把接触面做光滑些,或用油膜或气垫等把相互摩擦的物体彼此隔开。

第六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力的合成 第三节 力的平衡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这个或那个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这一定律。但是,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是保持静止状态还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初始状态。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3)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改变。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物体必然受到外力的作用,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1)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第二节 力的合成

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二力合成。

2、合力与力的和是两个概念,合力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础上,用一个力代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

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4、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

第三节 二力平衡

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记为:同体共线、等大向反。

3、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分类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物体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定义 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叫做平衡做相互作用力。 力。 1、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两物体不同1、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 既是受力物体同时又是施力物体 点 2、性质可能是不相同的两个力 2、性质相同的两个力 相同1、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点 2、施力物体分别是两个物体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合力为0 受平衡力?不受力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运动状态不变 匀速运动?静止运动快慢改变??运动状态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第一节 质量

第二节 使用天秤与量筒 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 第一节 质量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2、质量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用符号Kg表示,常用单位有毫克(mg)、克(g)、吨(t)。换算关系:①1g=1000mg ②1kg=1000g ③1t=1000kg

3、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际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较多,常用台秤、案秤、电子秤、杆秤等。在实验室常用托盘天秤称物体的质量,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第二节 使用天秤与量筒

1、天秤

(1)使用方法: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

①“看”:观察天秤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秤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秤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不能超过天秤的称量,保持天秤干燥、清洁。 (2)测量方法:

①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

②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3、量筒和量杯:

(1)要正确识别量筒(或量杯)的分度值与最大量程。注意量筒的刻度均匀,而量杯的刻度不均匀。

(2)在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无论液面下凹还是上凸,测量者读数时其视线都应与凹面的底部和凸面的顶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第三节 物质的密度

1、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公式:密度ρ的计算公式ρ?m/v

3、单位:kg/m3、g/cm3

换算关系:1kg/m3?1?103g/(1?106)cm3?10-3g/cm3

例如:ρ水?1?103kg/m3?1g/cm3即体积为1cm3的水质量是1g。 第四节 阿基米德原理

1、浮力: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的作用,这个作用叫做浮力。

(1)浮力的施力物体——所浸入的液体。 (2)浮力的受力物体——被浸入的物体。 (3)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即:F浮?G排?mg??液gV排

式中?液为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单位kg/m3;V排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单位m3;g?9.8N/kg,粗略计算可取10N/kg。

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强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第四节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一节 压强

1、压力:

(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物体的重力G。

(3)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4)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1)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4)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1)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公式P?F/S。单位:①P:帕斯卡(Pa) ②F:牛顿(N) ③S:平方米(m2)。

①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