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 全套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儿童社会性发展 全套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儿童社会性发展教案

学 前 教 育 专 业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性、儿童社会性的概念及意义。 2. 能够掌握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1.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2.儿童社会性研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儿童社会性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

第一节 概念界定、研究起源与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就已经开始,而我国则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

(一)社会性概念

东西方学者对社会性概念界定的差异:

西方:伯根(1976)认为儿童的社会性是由其稳定的内部结构和通过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那些特性。——不注重下准确的定义,而侧重研究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

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包括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社会认知、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六大系统。

我国:

1.广义与狭义说(陈会昌)

2.先天与后天合成说(傅安球,1953)

3.杨丽珠、吴文菊从发展心理学和幼儿教育角度看,认为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社会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性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社会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幼儿心理特性。

定义:社会性是指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如

1

果通俗的理解就是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行为总和。(教材)

(二)社会性与社会化二者的关系

谈到社会性必然涉及到社会化的问题。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行为模塑过程,是从生物实体成长为社会实体的过程,儿童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认识。可见社会化是社会性形成的过程,而社会性是指社会化这一过程的内容与结果。所以,社会性与社会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的。

(三)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始于20世纪初,起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因为人们对儿童本身的兴趣使然;

一个是对发展的关注,对发展的性质、过程及结果感兴趣。

二、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首先,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开展充实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对儿童的认识更为全面。

其次,从人文视角来看,研究儿童的社会性使我们承认对儿童的认识更为人性化,将儿童视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个体,而不仅仅是智慧发展和知识的容纳器。

第三,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童年期的经验可能对人的一生都存在影响,是成年期某些心理疾病和障碍的“始作俑者”。

最后,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为深入认识儿童心理学理论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论据。

第二节 儿童社会性研究问题的选择与研究层次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一)理论:理论存在的一个就是提出新问题并用研究加以验证。 (二)研究方法和技术:心理学传统的研究方法不适合于年龄小的儿童。 (三)社会的需要: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结果之一是新问题的诞生。 (四)知识本身:由于理论、方法和社会需要等种种原因使我们有了研究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结果,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的层次

2

任何研究都是不断深入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层次。

描述是心理学发展初期的主要研究层次,目的在于了解心理现象的基本事实和表现,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描述心理现象之后是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预测特定条件下的人的行为表现具有什么特征。如果我们对心理现象产生原因有了清楚地认识,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干预或控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进行考察研究的设计。

二、纵向追踪研究

纵向追踪研究是指对同一个体或同一群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考查的研究设计。

三、聚合式交叉设计

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设计,即包含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一种研究设计。

第四节 收集资料的技术

一、自然观察

(一)自然观察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就是通过对儿童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最大的优点是情景真实,所以儿童的行为表现也就更真实。这种研究方法所得的结果生态消毒高;同时观察法还可以读儿童发展进行描述,弥补了实验室研究只有数据没有 “人”的不足,能看到研究中活生生的人。

(二)如何通过观察获得高质量的资料

观察信度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观察研究的信度一般包括三种类型:1.不同观察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同观察者对同一观察时间的复合程度;2.稳定系数——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事件观察的符合程度;3.信度系数——

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