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41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往年试题—简答题及应用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04741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往年试题—简答题及应用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08年—2013年历年简答题及应用题

42.简述网络协议的概念及其三要素。第二章2012.4

计算机网络中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定时

40.简述多路复用技术的概念与分类。第三章2009.4

在数据通信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介质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希望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 和时分多路复用TDM 是两种最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

41.简述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主要特点。第三章2011.7

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对于猝发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效率不高。

报文交换:传送报文时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且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道。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缓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分组交换:交换方式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是报文被分成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的分组长度。

41.简述停等协议的实现过程。第四章2009.4 停等协议的实现过程如下:

(1)发送方每次仅将当前信息帧作为待确认帧保留在缓冲存储器中;

(2)当发送方开始发送信息帧时,赋予该信息帧一个帧序号,随即启动计时器;

(3)当接收方收到无差错的信息帧后,即向发送方返回一个与该帧序号相同序号的 ACK确认帧; (4)当接收方检测到一个含有差错的信息帧时,便舍弃该帧。

(5)若发送方在规定时间内收到ACK 确认帧,即将计时器清零,继而开始下一帧的发送;

(6)若发送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ACK 确认帧(即计时器超时),则应重发存于缓冲器中的待确认信息帧。

42.简述家庭用户利用PPP协议与Internet服务提供商网络的连接过程。第四章2011.4 (1)家庭用户利用PC机通过调制解调器呼叫供应商的路由器;

(2)路由器的调制解调器回答用户呼叫,并建立物理连接之后,PC机给路由器发送一系列的LCP分组; (3)这些分组及它们的应答信息将选定所使用的PPP参数;

(4)双方对PPP参数达成一致后,将发送一系列的NCP分组,用于配置网络层; (5)针对IP协议的NCP负责动态分配IP地址。

43.简述数据链路层的两种差错控制方法及其工作原理。第四章2011.7

链路层的差错控制方法有两类:一类是自动请求重发ARQ,另一类是前向纠错FEC。(1分) 在ARQ方式中,接收端检测出差错时,将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2分) 在FEC方式中,接收端不但能发现差错,而且能够确定发生错误的位置,从而加以纠正。(2分)

49.试给出HDLC中常用的操作方式并说明每种方式的工作原理。第四章2012.7 正常响应方式、异步响应方式,异步平衡方式

1 / 10

2008年—2013年历年简答题及应用题

43.列举BSC协议中包含的监控报文,并分别说明各监控报文的作用。第四章2012.4

BSC中包含的监控报文包括ACK、NAK、ENQ、EOT ACK 肯定确认和选择相应 NAK 否定确认和选择相应 ENQ 轮询/选择请求 EOT 拆除逻辑链路

41.简述传输层中预防拥塞的主要策略。第五章2008.4

重传策略、乱序缓存策略、确认策略、流控制策略、确定超时策略。

43.简述移动主机登录到外地代理的过程。第五章2008.4

(1)外地代理定期广播一个分组,宣布自己的存在及其地址。一个新来的移动主机可以等待这类消息; (2)移动主机登录到外地代理,并给出其原来所在地的地址,当前数据链路层地址,以及一些安全性信息; (3)外地代理与移动主机的主代理联系,核实移动主机是否真的在那; (4)主代理检查安全性信息,如果核实通过,则通知外地代理继续;

(5)当外地代理从主代理处得到确认后,在它的表中加入一个表项,并通知移动主机,登录成功。

41.简述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中路由器的主要工作。第五章2008.7 (1)发现它的邻居节点,并知道其网络地址;(1分) (2)测量到各邻居节点的延迟或者开销;(1分)

(3)构造一个分组,分组中包含所有它刚刚知道的信息;(1分) (4)将这个分组发送给所有其它的路由器;(1分) (5)计算出到每一个其它路由器的最短路径。(1分)

42.简述IPv6与IPv4相比,IPv6的主要变化。第五章2009.4

(1)IPv6 把IP 地址长度增加到128 比特,使地址空间增大了296 倍。 (2)灵活的IP 报文头部格式。 (3)简化协议,加快报文转发。 (4)提高安全性。 (5)支持更多的服务类型。

(6)允许协议继续演变,增加新的功能,使之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

40.简述设计路由算法时考虑的技术要素。第五章2009.7

路由选择的核心是路由选择算法,涉及路由算法考虑的因素:1)选择最短路由还是最佳路由;2)考虑通信子网采用虚电路还是数据报操作方式;3)采用分布式路由算法还是集中式路由算法;4)考虑关于网络拓扑、流量、延迟;5)确定采用静态路由选择还是动态路由选择策略。

42.试说明拥塞控制与流控制之间的差异。第五章 2010.7

42.简述动态路由选择策略的概念和优缺点。第五章2012.7

2 / 10

2008年—2013年历年简答题及应用题

40.简述最短路由选择算法的基本思想。第五章2010.4

建立一个子网图,为了在一对给定的路由器之间选择一条路由路径,路由算法只需在图中找到这对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对于路径长度的测量有多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计算站点数量,另外也可以计算距离、信道带宽、平均通信量、通信开销、队列长度、传播时延等。

48.请给出分组交换网提供的虚电路服务与电路交换的区别,给出永久虚电路与交换虚电路的区别以及数据报服务的特点。第五章2009.4

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一种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两个端系统之间存在着一条为它们服务的虚电路。

电路交换:(1)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经面向连接建立连接。(2)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3)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4)由于各异的计算机终端传输数据的速率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 交换虚电路——指在两个用户之间建立的临时逻辑连接。

永久虚电路——指两个用户之间建立的永久性的逻辑连接。用户一开机一条永久虚电路就自动建立起来了。 数据报服务一般仅由数据报交换网来提供,端系统的网络层同网络节点中的网络层之间,一致地按照数据报操作方式交换数据,当端系统要发送数据时,网络层给该数据附加上地址、序号等信息,然后作为数据报发送给网络节点,目的端系统收到的数据报可能是不按序到达的,也有可能有数据报的丢失。

41.简述数据报子网中拥塞控制的措施。第五章2010.4

(1)警告位,在分组的头部设置一个特殊的位来指示警告状态,当分组到达它的目的端的时候,传输试题将这一位复制到下一个确认分组中,这一位也被送回到源主机,源主机就可以消减流量。

(2)抑制分组,路由器给源主机送回一个抑制分组,并在抑制分组中指明原分组的目标地址。同时,原来的分组被加上一个标记,因而它在前行的路径上不会再产生更多的抑制分组。 (3)逐跳抑制分组。

41.简述带宽、波特率、码元和位传输率的区别。第五章2011.4

带宽:是指在最小衰减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这种介质的频率范围,它是介质的一种物理特性,度量单位为Hz。 波特率:是指每秒钟的采样次数。

码元:每个采样发送一份信息,这份信息称为码元。波特率和码元率是相同的。 位传输率:是指一条信道上发送的信息的数量,它等于每秒采样数乘以每个采样的位数。

41.简述IP协议的基本任务。第五章2013.4

IP的基本任务是通过互连网传送数据报,各个数据报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主机上的IP层向传输层提供服务。IP从源传输实体取得数据,通过它传给目的主机的IP层。IP不保证服务的可靠性,在主机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它可能丢弃某些数据报。

48.如果互联网中的每台机器都知道所有其它机器的最佳路径,并希望最佳地使用带宽,则应使用哪种网桥,并说明理由及该网桥路由选择的核心思想。第五章2011.7

3 / 10

2008年—2013年历年简答题及应用题

应使用源路由选择网桥。原因是:透明网桥不能最佳地利用网络宽带,而源路由选择网桥有路由选择算法,可以获取源端到目的端的最佳路由。

源路由选择的核心思想:假定每个帧的发送者都知道接收者是否在同一LAN上。

当发送一个帧到另外的LAN时,源机器将目的地址的高位设置成1作为标记。另外它还在帧头加进此帧应走的实际路径。

42.简述转发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的功能。第五章2013.4

1)转发器:是一种低层次设备,实现网络物理层的连接,它对网段上的衰减信号进行放大整形或再生,用来扩展网段距离;

2)网桥:提供数据链路层上的协议转换,在不同或相同的局域网之间存储和转发帧; 3)路由器:作用于网络层,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转发分组;

4)网关:提供传输层及传输层以上各层间的协议转换,又称协议转换器。

40.简述TCP所提供服务的主要特点。第六章2008.4 TCP 提供的服务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面向连接的传输,传输数据前需要先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完毕要释放连接。 (2)端到端通信,不支持广播通信。

(3)高可靠性,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不出现丢失或乱序。 (4)全双工方式传输。

(5)采用字节流方式,即以字节为单位传输字节序列。如果字节流太长,将其分段。

(6)提供紧急数据传送功能,即当有紧急数据要发送时,发送进程会立即发送,接收方收到后会暂停当前工作,读取紧急数据并做相应处理。

40.简述UDP提供的服务及其主要特点。第六章2008.7 UDP提供了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主要特点如下: (1)传输数据前无须建立连接。 (2)不对数据报进行检查与修改。 (3)无须等待对方的应答。 (4)有较好的实时性,效率高。

41.简述TCP拥塞控制中慢启动的过程(确定拥塞窗口的大小的过程)。第六章2009.7

在刚建立连接时,将拥塞窗口的大小初始化为该连接所需的最大连接数据段的长度值,并发送一个最大长度的数据段(当然必须是接收窗口允许的)。如果在定时器超时前得到确认,将拥塞窗口的大小增加一个数据段的字节数,并发送两个数据段,如果每个数据段在定时器超时前都得到确认,就再在原基础上增加一倍,即为4个数据段的大小,如此反复,每次都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加倍。当定时器超时或达到发送窗口设定值,停止拥塞窗口尺寸的增加。这种反复称为慢速启动,所有的TCP协议都支持这种方法。

40.简述UDP的服务类型并给出4种基于UDP的应用层协议。第六章2011.7

UDP在传输层提供了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使用UDP的应用层协议包括:DNS、SNMP、QICQ、TFTP等。

4 / 1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