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IV

一 关于大数据信息化规划的建议和思考

与我省环保行政战略相结合?

1.1

方案团队组织建议

我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全局性、体系化、综合性的工作。该项工作要求编制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技能要求。一方面,编制人员要熟悉国家、环保部、省政府关于大数据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建设要求;另一方面,要站在全厅层面,充分调研梳理各业务处室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并将其转变为IT需求;同时,还需要编制人员了解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有机的应用融合到规划中。可以说,规划的编制过程同时也是政策、业务、技术的融会贯通过程。

为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顺畅性和规划方案的先进性、准确性,建议采用如下组织形式。

1.大数据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从环保厅信息中心及其它处室抽派有经验的资深专家5-7人,成立大数据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全权负责总体组织协调和顶层设计工作,并编写规划方案的总卷部分。

2.咨询委员会

从相关厂家抽调人员组成咨询委员会,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分工负责编制各分卷方案,接受工作小组的监督审核。

1.2

方法论支撑建议

长期以来,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信息化”成为若干“信息化建设项目”之总和。虽然许多组织都强调这些项目都是由“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指导来进行的。这种“项目导向”的信息化建设方法,总是在企业需求不断变化和IT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实

5

中陷入“力不从心”的境地。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和方法论,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建设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缺乏总体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导致企业业务流程不畅、部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和本位主义等现象严重,造成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曾谈到:“与西方发达国家比,国内的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已经不相上下,在软件方面有5年的差距,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有大概10年的差距,在企业架构方面则有20年的差距。”

信息化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在于:

◆信息化战略规划描绘了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信息化战略规划搭建了业务和技术之间的桥梁 ◆信息化战略规划制定了信息共享的统一标准 ◆信息化战略规划策划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指南

我省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绝不是业务系统简单的堆砌叠加,而是对业务的吸收、转化、重构,它属于信息化资源规范范畴。

因此,为了更好的达到既定目标,建议本规划以信息化战略规划和企业架构等方法论为支撑,以整个环保厅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管控模式和业务流程等为基础,结合环保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提出适合我省生态环境大数据的信息化战略、信息化策略、信息化建设蓝图和目标、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风险控制等。

1.3

需求调研建议

需求调研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由于环境信息化涉及多个业务部门,部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和工作衔接,要理清各业务及业务之间的需求、关联、流程,良好的需求调

6

研工作必不可少。因为信息化系统建设不是单纯的系统罗列,而是基于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的吸收重组、磨细咀嚼和重构的过程。

举例来说,基本每个环保业务都涉及对企业信息的要求,如果我们不将这些需求分析重组,可能需要给每个业务处置提供一个企业信息平台。而这些信息必然存在着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而我们通过分析发现,业务处室对企业信息的需求分布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如下图所示),并且具有逻辑关联和通用的部分。因此,我们可通过一个“企业全生命周期平台”来为各业务处室提供信息,而无需建立多个企业信息平台。

所以,建议加强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不仅要了解表面的需求,更要了解隐藏在业务背后的需求,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业务系统是可用的、实用的、易用的。

7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