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讲义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国际贸易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自由贸易理论存在的问题

1、掩盖英国资本自内对外扩张的实质。

2、李嘉图的理论也掩盖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实际状况。

3、自由贸易理论者的目的是英国应当成为“世界工厂”,其它成为英国工业销售市场、原料和粮食的供应地。

第四节 保护贸易政策

一、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

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自由贸易学说盛行,但美国、德国在这个时期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的方法主要是建立严格的保护关税制度。

汉密尔顿和李斯特先后为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建立理论依据。 二、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的理论

(一)贸易保护理论最有代表性的是李斯特的“幼稚工业论”。

幼稚工业保护论—指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采用保护关税政策,培育或扶植其国内具有潜力的幼稚工业,使之发展到能与先进工业国家竞争的程度,从而提高国家的地位。 (二)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论的理论基础

1、经济发展阶段学说

李斯特把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2、生产力论

李斯特认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 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 (三)李斯特对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批评

1、“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

2、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 3、李斯特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四)李斯特的贸易保护原则和措施

保护目的——促进和保护国内工业生产力

保护对象——面临其他国家强有力的竞争而又无法相抗衡的新兴工业 保护手段——禁止进口或征收高关税 保护时间——不宜太长,最多为30年

保护程度——区别不同对象给予不同程度的保护 三、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贸易理论的历史地位

1、李斯特保护贸易学说对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2、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缺陷

(1)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尤其是以生产力论对抗劳动价值论是十分错误的。

(2)他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依据,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3、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积极的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为落后国家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经济贸易发展道路,例如,建立本国高度发达的工业是提高生产力的关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选择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等等,对于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贸易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五节 超保护贸易政策

一、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背景

西方国家先后进入经济危机之中,失业问题突出,需求严重不足。 二、凯恩斯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

1、凯恩斯超保护贸易主义的出发点——需求主义

需求主义是凯恩斯主义的实质,也是凯恩斯超保护贸易主义的出发点。它认为: (1)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决定于需求水平;

(2)边际消费倾向、资本之边际效率和货币的灵活偏好必然是需求不足; (3)政府要干预宏观经济;

(4)政府不仅要干预国内经济,还要干预外贸---奖出限入。 2、理论基础——顺差支持投资理论 Y=C+I+X-M Y-C=Id+If If=X-M

Y 代表国民收入C 代表消费需求I 代表私人投资需求X 代表出口M 代表进口

If 代表本国对外净投资。上述推导结果说明:一国顺差同对外投资呈正相关关系。 3、理论

(1)对重商主义大家赞扬:保护贸易增加一国就业; (2)贸易顺差引起国内利率降低,刺激投资增加; (3)出口扩大引起国内企业需求增加; (4)政府干预外贸—当国内干预失灵时。 4、保护贸易政策的限制条件

(1)顺差过大,会“物极必反”—因其通胀、成本上升。

(2)国内利率过低,对外代块过多,超过顺差额,引起贵金属外流,需求下降。 5、保护贸易政策的时限性

(1)顺差不总是与保护贸易政策相联系; (2)保护贸易政策是萧条时期的政策。

三、后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对外贸易乘数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马克洛普,世凯恩斯主义的追随者。在其1943年著的《国民收

入与国民收入成数》踢书中,完成了贸易乘数论,发展了凯恩斯主义。

对外贸易乘数论是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用于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

从对本国最终产品需求的角度,一国的国民收入Y=C+I+G+NX;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一国出口的增长,代表有效需求的增长,他与国内投资增长一样,可以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或倍数的扩大效应;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所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

边际进口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import—MPI):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所用于增加的进口部分;

乘数的作用过程—为什么投资或出口的增长,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成倍增长 假设经济中所有人的边际消费倾向MPC=4/5;

若经济初始增加了10个单位的投资,这笔投资成为投资者的收入增量,这个投资者是第一个人;

这个人按边际消费倾向(假设为4/5)将收入增量的4/5(即8)用于消费,购买消费品;这8个单位的消费支出就成为第二个人的收入增量;第二个人会支出8*4/5=6.4,这笔支出又成为第三个人的收入增量?.

将所有人的收入增量加在一起,就是初始10个单位投资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 ? Y=10*4/5+10*(4/5)2+10* (4/5)3+?. =10/(1-4/5)=50

投资乘数对外贸易乘数 即: K= 1 / (1-MPC+MPI)

外贸乘数的作用过程

出口的扩大使出口部门的收入增加,该部门的消费增加(消费增加的比例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加的幅度越大),这将带动向出口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相关产业部门生产增加,收入与消费增加,国民收入总增量将是出口增量的若干倍。 进口的增加,是有效需求的负增长,对国民收入产生成倍的收缩作用,对国民收入收缩的比例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越大,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例越大,对本国国民收入收缩的作用大)

外贸乘数公式 K= 1 / (1-MPC+MPI)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意味着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越大,进而带来的国内有效需求的增量越大,外贸乘数越大;反之越小;

边际进口倾向越大,意味着收入增量中用于进口的部分越大,国内有效需求的增量越小,外贸乘数越小;反之越大。

保护就业理论存在的问题 理论上的缺陷 动态利益的损失 消费者利益的损失

第六节 二战以来的贸易政策

一、20世纪50-70年代的贸易自由化倾向

大幅削减关税;

降低和撤销各种非关税壁垒;

二、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1、战略性贸易政策 把贸易政策同国家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制定和运用。

2、 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

三、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趋势 四、其他保护贸易主义的观点

改善贸易条件 保护公平竞争理论 国内市场失灵 分享外国的垄断利润

思考与作业题:

1、如何用哲学的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对外贸易政策? 2、评价现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得失。 4、 你认为中国应当采取何种对外贸易政策? 下一章预习题:

1、《洛美协定》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特点是什么? 2、普惠制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差别关税的种类和性质是什么?

4、 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基本要件是什么?反倾销措施有哪些? 5、 补贴的类别有哪些?

6、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的内容及用途是什么? 7、 从价税、从量税的涵义、特点是什么?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